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百餘家上市公司染指P2P:爆炒的估值終將歸位

  • 發佈時間:2016-04-21 10:05:06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網貸之家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110家上市公司組建了大大小小近85家P2P平臺。]

  [大部分上市公司會選擇通過注資、增資的方式收購或者入股P2P平臺,持股比例大多在10%~30%之間。]

  在前兩年風風火火佈局P2P之後,2016年,上市公司的網際網路金融熱情終歸平靜,而回首那些曾經被爆炒的估值,也終將歸位。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根據網貸之家數據統計,截至目前,上市係P2P已達82家,具體涉及110余家上市公司,其中除了10余家P2P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外,其餘均為控股或參股的形式,有些上市公司在P2P平台中的持股比例甚至不到5%。

  但無論如何,在前兩年網貸行業風頭正旺的時候,只要一沾P2P,上市公司必將獲得股價的攀升,典型如匹凸匹(600696.SH)轉型網際網路金融的消息傳出後,一個月內股價飆漲超過1.3倍,但直到現在,其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仍無實質性進展。

  打臉的案例不僅於此。去年以來,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政策接連出臺,對P2P平臺的合規性要求也愈加嚴苛,尤其是進入4月份,全國範圍內的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工作拉開帷幕,在“合規年”的作用下,上市係P2P內部也分化嚴重:既有像陸金所一樣的“巨無霸”,也有註冊用戶僅為幾百人的“迷你版”。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監管趨緊,上市公司未來也應仔細斟酌是否繼續從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撈金,以及有效提昇平臺規模的問題。

  各式扎堆狀態

  去年,上市公司蜂擁進入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分享風口行業裏的估值快感。去年前5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發現,40余家A股上市公司先後佈局P2P行業,而截至今年4月份的數據顯示:已經有超過110家上市公司組建了大大小小85家P2P平臺。

  其中,大部分上市公司會選擇通過注資、增資的方式收購或者入股P2P平臺,持股比例大多在10%~30%之間。

  10家左右上市公司以全資控股的形式持有P2P平臺,如恒大集團旗下的恒大金服、熊貓金控旗下的銀湖網、金蝶軟體旗下的金蝶金鏈、騰邦國際旗下的騰邦創投、賽為智慧旗下的惠投無憂、三六五網旗下的安家貸等。

  也有近30家上市公司在“趕風口但又無法下定決定”的矛盾心理狀態下,僅僅少量參股P2P平臺,持股比例甚至不足5%。

  上市公司組團成立一家P2P也是去年資本市場的風景線之一,最典型的如鵬金所,由天源迪科等19家A股公司、金彩彩控等3家港股公司共同組建而成,且每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均為3.79%;前海理想金融由古越龍山浙報傳媒、中捷股份、大連控股凱恩股份等5家上市公司聯合劉曉慶旗下傳媒公司共同組建而成。

  這種抱團狀態儘管看上去參與感十足,但在背景各異的上市公司之間如何協調資源是個問題。

  縱觀鵬金所22家上市股東的主業,遍及軟體、電子元器件、電工電網、通信設備、航空、工業機械、化工原料、保健品、精細化工、休閒用品、商業服務、環保等各式行業。業內也不禁質疑,上市公司究竟是“重在參與”,抑或真正投入自身的資源?

  “抱團模式從行銷的角度來説是很好的,在推廣宣傳方面可以博出彩,但並不意味著抱團的方式就一定能做好P2P,因為每家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資源,但上市公司本身願不願意將資源拿出來共用是一個問題,即便共用,協調也是問題,尤其是對於每家上市公司佔股比較小的平臺而言。”廣州e貸總經理方頌對本報記者説。

  除了不同行業的大雜燴以外,也有同行業的抱團模式,比如金一文化萃華珠寶東方金鈺3家黃金珠寶上市公司聯合另外13家非上市珠寶企業共同組建珠寶貸,並分別持有平臺2.33%股份,該平臺只專注于珠寶行業。

  有的上市公司接連吸納多家P2P入局,比如東方金鈺參股珠寶貸的同時,其內部網貸平台東方金鈺網貸也于去年4月成立,同樣專注于珠寶産業鏈條的融資需求。

  H股上市公司中國信貸(08207.HK)自2015年年初先後全資收購金融工場、第一房貸以及第一P2P10%股權,參股第一P2P旗下的網信理財。

  同樣是H股上市公司,中國新電信(08167.HK)先後收購了阿凡達財富70%的股權及蜜蜂金服45%的股權,其年報透露,正籌備進一步拓展P2P業務,並計劃成立第三方支付公司。

  借力轉型並不容易

  在方頌看來,上市公司佈局P2P行業動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出於自身資源、佈局等戰略考量,比如具有供應鏈資源或客戶資源,希望將資源與網貸行業相結合;二是上市公司自身主業增長乏力甚至虧損,希望借助網際網路金融翻身;三是純粹出於市值管理的需要。

  “有些上市公司甚至和比自身還要微小的企業共同參股P2P,且在P2P平臺上僅僅佔有不到5%的小筆股份,這就存在炒作股價、市值管理的嫌疑。”方頌説。

  在前兩年網貸行業風頭正旺的時候,只要一沾網際網路金融,上市公司必將獲得股價的攀升,去年上半年牛市的推波助瀾下尤為明顯。

  2015年1月19日,中天城投兩次發佈公告稱,擬逐步開展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網際網路金融門戶、眾籌資訊化金融機構等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在發佈公告後的5個交易日內,有兩個交易日股價出現漲停,公告後5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達35.95%。

  2015年4月27日,大金重工公告向投哪網增資1.5億元,佔股11.7647%,大金重工也在公告後5個交易日出現兩次漲停,公告後5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達到21.65%。

  但是,隨著去年下半年股市大幅調整,被爆炒的估值也驟然冷卻,回歸本位。

  從上市公司的主業來看,似乎沒有哪個行業不能“網際網路金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發現,110余家上市公司涉及製造業、傳媒業、農業、房地産、金屬冶煉、通訊、建材、電腦、電工電網、服裝、網際網路、醫藥、環保、商業服務、金融等10余個大類行業。其中,房地産、電子、服裝、農業等4個細分行業的上市公司最為積極。

  近兩年地産行業面臨拐點危機,不得不紛紛脫離主業謀求轉型,而如日中天的網際網路金融正好成為轉型對象的不二之選,但對於一無經驗、二無人才的地産公司來説,“網際網路金融+”並不容易。

  匹凸匹在2015年年報中表示,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受行業監管的影響,特別是中國銀監會正式發佈P2P行業監管細則《徵求意見稿》第十條明確:“禁止P2P開展股票配資、股權眾籌等業務,且不允許網貸機構從事除官網外的線下推廣活動”,報告期內公司新涉足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未能達到公司預期收益,尚處於前期研發階段,未能實現實際收入。

  去年,嘗試轉型網際網路金融的冠城大通(60067.SH)投資設立了P2P網貸平臺“海投匯”,海投匯于去年6月1日上線運營,截至報告期末累計成交金額為1.83億元,但冠城大通並沒有披露海投匯的具體盈利情況。海投匯官網顯示,截至目前,其平臺用戶29697人,屬於業內中小平臺。

  同樣在去年,高調宣佈退出房地産行業的證大集團董事長戴志康投資設立了證大e貸,而近期,證大e貸在官網提示,因近期債權供應緊張,故而停止産品供應。而在産品列表裏,最後一批發佈的理財産品時間為今年2月份。

  小平臺路在何方

  日前,網貸之家發佈前十大上市係P2P平臺,分別為陸金所(中國平安)、宜人貸(紐交所直接上市)、微貸網(漢鼎股份佔股5%)、投哪網(大金重工佔股11.76%)、翼龍貸(聯想控股佔股33.33%)、搜易貸(搜狐集團佔股35%)、和信貸(盛達礦業佔股5%)、銀湖網(熊貓金控持股100%)、鵬金所(天源迪科等22家合計持股83.38%)、銀客網(崑崙萬維佔股20%)。

  網貸之家創始人朱明春對本報記者稱,如果將P2P平臺劃分為上市係、風投係和創業係,目前發展勢頭最好的還是風投係,“上市係在品牌、團隊方面要比風投係差些,創業系裏沒有獲得風投的平臺相對緩慢。”他説。

  上市係P2P平臺內部業績分化嚴重,重量級如陸金所,中國平安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陸金所註冊用戶數超過1800萬人,累計總交易量超過1.6萬億元。其市值也已經進入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業內前七。

  也有理財用戶僅幾百人的“迷你平臺”,如拓日新能孫公司深圳市天加利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的“天加利”上線。截至今年3月末註冊總數不足400人,投資總額僅276萬元。

  本報記者獲得的網貸之家內部監測數據顯示,超過5家上市係P2P的平臺投資人數不足千人,大多數平臺成交量在10億元以內。廣東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PPmoney萬惠董事長陳寶國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如果P2P平臺的成交規模達不到百億元,未來將很難盈利。

  “上市係P2P大多是做內部業務,資金端和項目端都在內部迴圈和消化,而如果專注于自己內部供應鏈項目,事實上運營成本不會太高,另外,P2P平臺也可以作為集團內部金融板塊的一個重要補充。”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秘書長徐北説。

  “生存是沒有問題的,但至於合規性,這裡會存在一個‘自融’的問題。”他説,但這個目前還較難界定和避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