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大學生使用校園貸款現象普遍 有人安5個相關APP(2)

  • 發佈時間:2016-03-24 08:13:20  來源:東方網  作者:微網志  責任編輯:張明江

  動動手指就有幾千塊 校園借貸是“蜜糖”還是“毒藥”

  近日,易觀智庫發佈《2016中國校園消費金融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針對2893份大學生調查問卷分析發現,大學生群體對於分期消費的接受程度普遍較高,超過67%的大學生用過分期消費並且表示還會繼續使用。

   越來越多的小鮮肉習慣了“分期購物”,依賴上“校園借貸”。回頭看,這些看似簡單便捷的“校園貸款”,究竟是“蜜糖”還是“毒藥”?□東方今報記者 劉羽/文 李新華/圖

  【試驗】

  下載個借貸APP 動動手指就有幾千塊

  “新學期,我們全都要新的!”打開小鮮肉説的“最好使”的那個校園貸款APP的頁面,上頭這句“全新”的廣告語格外晃眼。

  聽小鮮肉們説,註冊校園貸款都超級簡單。記者也決定試試,從註冊到申請貸款,需要幾分鐘。

  先找到頁面左上角的“註冊”,點擊,顯示新用戶註冊頁面,填寫用戶名、真實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設置登錄密碼和交易密碼,填寫圖片驗證碼,提交,收到短信驗證碼後填寫,完成註冊。

  登錄剛剛註冊的賬號,點擊“信用消費”借點錢花,隨便選擇一個取現用途,再選3000元取現金額,選擇銀行,輸入銀行卡號,此時,銀行資訊將自動與註冊賬戶綁定。

  最後,點擊“立即取現”,選擇分期(還款月數),確認,完成借款。整個過程不超過三分鐘。在“取現”頁面,還貼著“最快3秒到賬,最長40天免息,最高1萬+額度”的“圖説”。

  小鮮肉們説,這個校園貸款註冊還是麻煩的,很多校園貸款APP只填寫手機號和短信驗證碼就能夠進行分期和貸款。

  而且,校園貸款各平臺之間對同一借款人的借款資訊沒有數據共用,同一借款人可能在多家平臺同時借款。昨天,記者就用同一身份資訊在四個校園貸款平臺進行了註冊。

  【透視】 校園借貸“有三坑”

  “分期”除了服務費 還得多交千元“無名費”

  “分期”有多“划算”,為啥小鮮肉被迷得不要不要的?

  昨天上午,記者也想“試水”一把分期購物,換個又大又薄用起來又快的智慧手機。於是,記者又註冊了個超火的APP,在APP商城中標價4699元的手機分期付款,分期24個月,月供只要252.56元,不過,分期買下這部智慧手機,記者一共要付6061.44元,這比商城標注的價格將近高了1500元。

  在其他類似校園分期(貸款)平臺,記者發現,號稱“零利息”分期購物的商品,只標有月供,個別會標注幾十元的服務費。但是,“分期”總額減去服務費,再去掉商品原價,那多交的“無名費用”是啥?

  借點錢花來得容易 但是“利息”超級高

  無抵押、零利息貸款,聽起來好像就是空手套白狼。可真貸起款來是這麼回事嗎?

  拿校園貸款平臺“分期樂”來説,借款600元,不分期一次性還款時要還612元,這裡“手續費”是12元。

  要是借款分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還,還款總額實際是642.12元、684.12元、720.36元、774.36元;對應的年利率分別為28.08%、28.04%、26.74%、29.06%。

  算完了校園貸款的年利率,咱們再來對比一下中國銀行的貸款利率。根據《人民幣貸款利率表2015-10-24》顯示,一年以內(含一年)的短期貸款,年利率是4.35%;一至五年(含五年)的中長期貸款,年利率是4.75% 五年以上的貸款,年利率是4.90%。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得蹦老高。校園貸款借錢容易,還錢的時候可佔不著便宜。

  “貸款合同”一邊倒 “甲方違約”責任大

  在分期或者貸款前,有多少小鮮肉會認真讀一遍“合同”,再按下“確認”鍵呢?

  咱們先看一個校園貸款平臺(分期樂)的服務協議標準條款,在免責條款裏,這些情況下出現任何問題,校園貸款平臺不承擔責任也不賠償,比如電信設備出現故障不能進行數據傳輸的;或是由於駭客攻擊、電信部門有技術調整或故障、網站升級、銀行方面的問題等原因而造成的服務中斷或者延遲。

  不僅如此,如果借款人(甲方)違約,那“罰金”可是很狠的。在違約責任條款中,上面明確寫著“逾期還款違約金公式:每期應付未付款項*0.05%*違約天數。催告費用公式:每期應付未付款項*0.5%*違約天數。其他合理費用公式:每期應付未付款項*0.45%*違約天數”。

  這樣瞅著,如果貸款逾期多天沒還,那麼這每天的違約金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三問】

  校園貸款為何火熱?

  申請方便、手續簡單、放款快速,看準了大學生的“消費需求”,校園貸款也越來越火。在調查中,在校大學生大讚校園貸款平臺,他們甚至忽略了校園貸款中的各種“高利息”和“高服務費”。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曾公開表示:“現在銀行已經叫停了大學生信用卡業務,而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又有買電腦、手機等産品的用錢需求。爸媽給的錢不夠,又不好意思和同學借,面向在校生的小額貸款平臺就有了市場空間。”

  校園貸款誰來監管?

  在採訪中,很多高校老師和大學生家長並不看好校園貸款。在鄭州一高校擔任了8年輔導員的張老師認為,不少校園貸款平臺讓學生變成了“分期購物的專業戶”和“拆補套現的貸款常客”。

  “這些校園借貸平臺註冊簡單,借貸方便,但是它們沒有一個完整的資訊化系統,一個人能在多個貸款平臺上註冊,連續貸款,拆拆補補。”張老師疑惑,“校園貸款平臺誰來監管,出了問題去哪維權?”

  校園貸款是否合法?

  “校園貸款這種模式是否合法,一直是有爭議的。”河南春屹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少春説,目前,網際網路金融作為一種新的産物,涉及的很多法律法規是不完善的。

  “在法律人士看來,不管是校園借貸,還是一般的網路借貸,這種模式就是民間借貸。”張少春説,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校園貸款,沒有面簽,甚至經過別人代辦就可以貸款,這就容易出問題。”張少春説,應該鼓勵大學生在創業時進行小額貸款,但也要規定校園貸款平臺在向大學生借款時核實借款用途,履行監管職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