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大學生網貸主要為購物旅遊 對風險知之甚少

  • 發佈時間:2016-02-01 07:30:44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導讀]無論是借貸公司還是分期平臺,都沒有在用戶申請分期時,主動、明確地告知逾期還款會造成怎樣的後果,或者將要如何賠償。

大學生網貸主要為購物旅遊 對風險知之甚少

  寒假伊始,貴州師範學院大三學生楊波(微網志)就通過分期貸款平臺貸到了5000元現金,用來支付她在廣州旅遊的費用。對於類似楊波的大學生而言,一次性支付數千元實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現在每月只需還款500多元就能完成去旅遊看海的願望,讓她覺得“很值得”。楊波告訴筆者,自己身邊越來越多的同學通過向貸款平臺借錢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據筆者統計,如今面向大學生貸款的平臺有近百家。大致包括分期購物平臺、單純的P2P貸款平臺,以及阿裏、京東、蘇寧等傳統電商平臺。寒假期間,眾多分期貸款平臺開始新一波的産品推廣。或推出“借貸便利、五秒極速到賬”的辦理方式,或將利率降至0.99%,也有平臺打出了最高可貸5000元的舉措。

  2016年1月,針對大學生使用網路分期貸款平臺這一現象,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50余所高校開展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2.77%的學生使用過網路分期貸款平臺,其中77.33%的學生使用未滿半年。辦理流程中,84.86%的學生不願提交父母電話。在貸款額度上,1000元以下的佔40.7%,1000~2000元的佔40.12%,僅有5.23%的同學貸款額度超過5000元。54.07%的學生每個月的還款額度為100~300元,而兼職打工、透支下個月生活費、省吃儉用則成為最主要的還款來源。

  購物、旅遊、創業成大學生分期貸款主因

  張澤銘是福建師範大學廣播電視學專業大一的學生。入學講座上,學長學姐介紹著專業學習要用到的單眼相機和電腦型號,不禁讓他犯了愁。看著宿舍門上、樓道墻上張貼的“借錢不怕坑,還款不用愁”、“零門檻,無抵押”各類借貸小廣告……他認為分期付款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就是覺得自己都長大了,找父母一下子要那麼多錢有些不好意思。”張澤銘説。在詢問父母的意見後,他決定使用網路分期付款平臺貸款購買筆記型電腦。

  通過學長的推薦,張澤銘選擇了一家較大型的分期平臺。“一開始以為過程會比較繁瑣,實際操作起來,還是蠻簡單的。”張澤銘介紹。

  雖然只需要填寫一份分期付款申請表,但其中涉及的資訊不少,除了身份證號、學號、一卡通資訊、學信網賬號這些證明申請人大學生身份的資訊外,還要提交父母、室友、輔導員的基本資訊甚至包括宿舍水電費的繳費憑證,緊接著會有後臺工作人員通過電話來進行詢問與核對。隨後,他需要將自己與身份證、學生證的合照上傳到網站上,等待驗證。簡單幾步,便可完成申請。據他回憶,申請分期的全部過程只需要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並且線上上完成。因為是首次申請,公司為新用戶啟動的免息福利,使得張澤銘每月只需要還款237元,這對他並不會造成多大的負擔。

  調查中,購買數位産品、衣服鞋帽、外出遊玩成為大學生使用網路分期貸款的主要方向。除了利用網路分期貸款實現消費行為之外,還有一些大學生開始利用它們的便利來完成自己的一些創業項目。

  李海浪是寧夏大學大三學生。生活中,他發現身邊的同學都很喜歡吃一家連鎖店的涼皮,而學校周圍尚無人經營,很多同學甚至專門跑到市區去吃一碗,他覺得這是商機。

  為了解決啟動資金的問題,李海浪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登錄了分期貸款平臺,註冊成為該網站的會員。當天下午,他便接到了該平臺在寧夏大學的代理打來的電話,主動提出在課餘時間到府為他辦理業務。

  拍攝照片以及學生證、身份證等證件後,李海浪將學信網賬號和銀行卡卡號同該平臺進行綁定,在提交了父母和同學的聯繫方式後,又在代理的介紹下同該平臺簽訂了電子合同,整個流程不到20分鐘。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半小時後,他的支付寶中多出了15000元。

  用這筆錢,李海浪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專賣涼皮的小店,生意很好。

  對分期貸款的風險知之甚少讓人憂

  “家庭地址填身份證上的地址,其他地址填省份+學校+宿舍樓+房間號,每月零用錢填1500(元),家長和同學的名字及電話號碼要如實填寫。有工作單位的填工作單位,沒工作單位的填個體經營……”半個月前,大三的學生胡月成了某網路分期貸款平臺的校園代理,這是他們統一提供給學生客戶的流程介紹。除此之外,他們還建議學生綁定指定銀行的銀行卡,因為“通過率高”。

  “大學生假期沒錢用的,可以來找我,利息很低!”為了顯示自己“不騙人”,胡月將辦理成功的業務截圖發到了朋友圈,並對申請人的基本資訊做了模糊處理。同時還有一張“明碼標價”的貸款表,上面顯示:借1500元,1個月還清,總還款1527元,若6個月還清,總還款1596元,月還款266元,若12個月還清,總還款1680元,月還款140元……在這張表格裏,申請人最多可借6000元。

  胡月告訴筆者,一週內他大概做了十幾單,大多是本校學生。校園代理們通過朋友圈和社交網站進行宣傳,來諮詢的學生不在少數,但問及違約責任的並不多。

  “關於違約金的事我們上級代理也沒告訴我們,學生也沒人問。我們的任務就是拉單,至於爛賬,那是公司的事。”胡月説。

  大同大學彭帆也曾是一家網際網路分期貸款平臺的校園代理,吸納客戶、發放傳單、貸款簽約、發展代理是他的主要收入來源。通常情況下,每成功簽約一人他能得到10元的佣金,之後依據客戶貸款金額的不同分別能拿到1%~3%不等的提成。據他介紹,如果是校園一級代理,每月收入能上萬。

  彭帆表示,發展人數及貸款金額同校園代理的收入直接掛鉤,這就導致部分校園代理失去理智,為了自己的收入而去欺騙同學,誘導同學們進行分期貸款業務的辦理。在他看來,有些平臺的利息並不低,而且學生簽署的協議裏有很多專業術語和法律條文,如果不認真閱讀根本無法理解,稍不留神就會吃虧。

  以某平臺官網給出的償還金額來看,貸款5000元,分12月還清,每個月僅需償還551元。當代理向學生介紹時,只會一直強調每月僅需償還500多元就可以了,看起來很划算。實際上這筆貸款完成後,該學生總共需要支付6612元,折合貸款年利率為26%,而2015年央行給出的商業貸款一年期利率僅為4.35%。同時該學生還需支付保險手續費和靈活還款服務包費,在該平臺宣傳文本及合同中,這部分費用標示得並不清楚,不細看很難發現。

  彭帆説他曾遇到一名大二的同學,因為沒有仔細閱讀合同文本,對滯納金部分並不了解,而産生了鉅額滯納金,導致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分期貸款官網上寫明,若借款人未按時全額償還每月還款額,則鬚根據逾期天數支付違約金。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據《楚天都市報》報道,湖北某大學的一名學生,因購買蘋果6手機及其他消費,申請網上貸款。隨後拆東墻補西墻,不斷找其他小貸公司貸款還債,最終欠下多家公司共計70余萬元的債務,而其本金僅為3萬元。

  採訪過程中,幾位同學都提到:無論是借貸公司還是分期平臺,都沒有在用戶申請分期時,主動、明確地告知逾期還款會造成怎樣的後果,或者將要如何賠償。這也讓一些同學並不清楚拖延還款要負擔多少,這也是一些學生借貸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的原因之一。

  如何理性面對網路分期貸款

  在網際網路分期貸款進入高校之前,各大銀行向大學生發放信用卡就曾因暴露風險、引發爭議被叫停。

  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黎元生認為,大學生相對於一般成年人來講,可支配的錢少,但同時他們又是時尚産品的主要消費人群,可以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促進社會消費。對於學生來説,這樣一種新型的消費方式很好地解決了金額不足與時間性的矛盾。對於商家來説,賣出商品實現盈利。對於整個市場來説,增加了市場的需求量,同時擴展了市場空間。

  “但這種付款行為只能用於小型的、零散的消費,不能使其成為自己的累贅,否則便得不償失了。”黎元生表示,只有金額較小、違約率較低的消費才適合這樣的付款方式。對於創業貸款、學費支付等此類相對較大的支出,在使用網路借貸平臺時要慎重。在他看來,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較小,創業本身就是一項風險投資,再加上網路借貸利率較高,如果不順利,創業之路會更加艱辛。

  同時,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市場行銷系主任康俊也表示,大學生網貸分期貸款這樣一種方式,能給大學生的消費帶來更多的機會,是具有一定的積極市場意義的。

  康俊認為,之所以選擇針對大學生,可能是商家在網際網路金融市場裏面切割出來的一個有利可圖的細分市場。學生有應對短期支付困難的需求,可能需要貸款。學生市場的規模足夠大且可以進入,同時大學生貸款需要購買的對象就是那麼一些主要類型。因此,這些網路平臺以這些消費品的購買為場景,容易低成本地獲得學生的參與。這個市場也是有利可圖的,絕大部分的學生還是會按期償還,壞賬率會比較低,分期付款這樣一種模式的設計總會有利潤可賺取。

  關於網路信貸的未來發展,康俊提出了三點看法:“首先,就網際網路金融而言,國家的監管肯定是會更加完善的,這些平臺肯定需要將自身的發展置於更加規範的運作體系之中,更加明確自己在金融業務中的責任,比如保證學生的知情權等。其次,這些平臺肯定要更加強調社會責任。比如,這樣一種方式如何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去實現消費,而不是鼓勵非理性消費。最後,這種平臺肯定要考慮未來的商業模式設計。它的利潤來源一定是多元的,比如商品銷售收入,而不光是貸款的利息收入。”

  康俊認為,網路信貸平臺將來不可能只是一個單純做網路分期付款的平臺,它一定會考慮如何利用現在累積起來的大學生顧客群、以及累積起來的信用值去開闢新的商業模式。

  關於大學生應該如何面對網路信貸,康俊給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對各種在法律允許範圍內的金融工具創新與實踐要保持一種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同時,應該注重在此過程中對自身正當利益的維護,增強風險意識、權利意識與責任意識。合理規劃自己的消費,堅持適度消費,堅決避免趕時髦、要面子的不合理超前消費。大學生一方面要看到這些網際網路金融工具對自身消費行為的影響,另一方面要能分析和挖掘這些工具的商業應用,比如,這些工具能否為創新創業提供支援等。”

  (應受訪者要求,胡月、彭帆為化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