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315互金放大鏡沙龍:平臺成熟要解決三大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8-19 13:57:05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畢曉娟
8月18日,由網貸315主辦的互金放大鏡沙龍在北京賽奇咖啡舉行,91金融、有利網、眾信金融、金信網、和信貸、金融工場、短融網等平臺大佬和眾多媒體同業者蒞臨本次沙龍。
自七月以來,針對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政策、法規頻出,一直被外界定義為野蠻、草莽的P2P平臺有了法律地位,揭開成長新篇章。平臺在向成熟蛻變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互金放大鏡”沙龍針對這一主題進行分享和圓桌討論。
網貸315洪厚興首先分享近期平臺調研報告:從P2P平臺交易規模來看,民營係平臺交易規模遙遙領先,風投係和銀行係平臺開始發力。目前整個P2P市場相當零散,規模最大的平臺所佔市場份額僅有10%左右,未來産業基礎不斷完善,P2P行業面臨大洗牌,細分市場、徵信成為P2P行業新風口。
隨後的圓桌討論環節由網貸315CIO李子川主持,與會嘉賓從人才、數據、資本三個方面對P2P行業未來發展暢所欲言。
行業存在人才泡沫問題
近期不斷爆出平臺之間相互挖角、銀行高管高薪跳槽P2P公司的新聞,P2P行業是否真的求賢若渴?短融網CEO王坤認為,P2P行業人才積累比較少,僅從網際網路金融圈子尋找人才,難度比較大,也會存在人才泡沫的問題。
“尤其在傳統金融跳轉到網際網路金融過程中,人才泡沫問題嚴重。”眾信金融COO譚陽表示:“在公司風控問題上,不能依賴於個人經驗,更重要的是企業對場景的控制。”譚陽明確表示,眾信不挖人,也不會讓資源集中在某一人手中。“企業和人才的合作是等價交換的市場原則,我們會給人才訂立有目標的薪資,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與團隊共同成長。”
金信網副總裁王鳳華也表示,這種“挖人”,尤其是體系化的挖人是不提倡的,是不可持續的惡性競爭。
什麼樣的人才能獲得P2P公司的親睞?有利網副總裁孫川宇分享了評價人才的“五維模型”:洞察力、學習能力、創造力、責任心和一點野心。“任何快速發展的行業都會出現人才泡沫,因為打破了供需平衡。”
平臺依然謹慎對待與第三方數據對接
P2P行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數據共用瓶頸必須要打通。不透明的資訊會導致客戶重復的累計,也導致劣質資産端濫竽充數。
平臺與第三方徵信機構數據對接仍有很多顧慮,金融工場董事長魏薇認為,目前第三方徵信機構障礙有三點:一是機構中立的程度;二是未來是否和P2P平臺業務衝突;三是獲取行業資訊數據的能力能否達到要求。目前介入的機構可能有地域局限,與行業發展速度不匹配等問題。
和信貸COO周歆明表示,平臺其實不願意將借款端的資訊開放,能公佈的就是借款端黑名單。眾信金融COO譚陽也認為,如果是商業機構對接平臺數據,平臺是有顧慮的,尤其是用戶畫像,公司絕對不會披露。因此,應該有淩駕於商業之上的監管機構,強制要求平臺數據上傳。
平臺融資已過黃金時段
今年夏天至今,P2P行業一直風投不斷。金信網副總裁王鳳華認為,風投希望平臺迅速擴張,但平臺希望自己穩紮穩打的發展,平臺與風投之間需要經營也需要博弈。
央行的《指導意見》作為行業的分水嶺和轉捩點,使得整體行業進入相對穩定規範的發展階段。91金融聯合創始人吳文雄表示:“監管意見出臺後,P2P行業強調合規、門檻,受週期性影響,平臺創新性被壓制,VC也有一部分會逃跑,甚至可能來不及跑掉。”
有利網副總裁孫川宇指出,P2P平臺融資要重視兩點:錢和資源。P2P平臺是“開車的”,VC是“打車的”,但不是“買車的”。P2P平臺和電商不同,“我們不是比誰跑得快,而是在比誰活得長”。
眾信金融COO譚陽預測,未來打造多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團成為一種趨勢,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會比較多。如今,上市收購黃金時間已經過去,而10億-50億之間的中型平臺並購潮會到來。
“適合投資的平臺集中在排名考前的平臺,中小平臺還是需要自力更生。” 和信貸COO周歆明認為,“中小平臺堅持小而美,也能實現盈利,並不需要完全依賴風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