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金融業女高管:糾結400萬是買學區房還是移民(2)

  • 發佈時間:2016-04-25 07:34:42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課外教育月支出超8000元

  徐女士在糾結的同時,孩子們的教育一點都沒耽誤,聲樂、舞蹈、美術等業餘培訓一個也沒落下,“競爭太激烈,不課外培訓是不行的。”

  雖然學校規定不能給學生額外增加作業,但對老師的考核卻依舊以升學率和成績為主。此外,近年來,學生進入重點學校的“敲門磚”從特長變為學科測試,同樣在催熱課外輔導市場。

  目前,徐女士每個月的課外教育支出已經超過8000元。有研究顯示,課外補習費近年來成為家庭教育支出重頭,76%的家庭年均支付子女課外補習費達到3820元,其中最高的達到年均8萬元。

  早在2014年,相關調查就顯示,中國有70%的中小學生正在上課外輔導,重點城市普及率達到了90%。被調查的家長中有三分之一願意為子女每年上萬元的輔導費埋單。

  不過,去年以來,在“網際網路+”的大潮下,線上教育熱了起來。

  “相比線下教育,線上沒有時空限制,老師和學生節約了大量的交通和時間成本,利用碎片化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猿輔導最早的英語晨讀專題課是早上5點半,學生可以邊起床邊聽老師朗讀英文,這樣的課程安排是線下教育很難實現的。”猿題庫品牌公關總監黃敏慧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借助網際網路帶來的技術及規模化紅利,線上教育的成本要低。

  一名線上教育老師給本報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今年以來熱度不減的小升初課外輔導為例,班級制的小升初課程一年語、數、英三科要1萬多元,一對一輔導形式則要4萬多元;如果選擇線上教育,學生只需花費1元、5元和9元的價格,就可以聽到優秀老師的直播課程,“當然,線上老師每月拿到8000~10000元是很正常的。”他説。

  對於“天價線上教師最高時薪達25000元”的爭議,該老師認為,“你可以捧著網紅讓她月入百萬,為何不能允許憑真本事吃飯的線上教師有高收入?”

  無論是教育培訓市場的有益補充還是攪局者,線上教育都以自己的方式向千億市場前進。

  作為家長的徐女士則認為,任何事物的存在與興起都有其理由,線上教育同樣如此,但若線上上、線下兩者之間選擇的話,依舊會給孩子選擇線下輔導。“首先要肯定線上教育在空間與時間上的優勢,但這也直接導致了教師與學生無法第一時間産生交流,學生吸收知識的情況不能得到及時的回饋,尤其是對孩子學習自控力是非常大的考驗,對於自製力不夠的學生,網路授課的監督是個大問題。”她説。

  中國家長有多累

  三年前,一個名為“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調查就曾在網上熱傳。榜單上,前三名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生育成本(懷孕到大學畢業,下同)分別為276萬元、247萬元以及216.1萬元。

  該榜單引發的爭議是: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以後誰還能養得起孩子?尤其是年收入10萬元左右的家庭。

  徐女士告訴本報記者,她給每個孩子在教育及生活方面的儲備金在200萬元左右,“這是她們從出生到18歲成年的計劃投入。我想,這個數字在我所熟識的所謂中産階層收入家庭中屬於正常的。”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隨機在身邊的幾個媽媽團裏調研發現,一個孩子的生育成本花費上百萬屬正常,且教育支出約佔80%。

  “中國家庭的教育支出相對而言算是高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向本報記者表示。

  本報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在美國,年收入6.15萬~10.65萬美元的中等收入家庭,若有一個2013年出生的孩子,養到18歲,需要花費24.53萬美元,開支佔最大比例的是住房,約佔30%。

  中國教育支出的情況與美國中等收入家庭生育兒女的支出似乎不相上下,但熊丙奇認為,“美國的總支出中,其中很大部分是購房的支出,如果我們把購房與租房的支出也算進去的話,中國家庭的生育支出就不得了了。”熊丙奇表示。

  徐女士也給本報記者算了筆賬,如果加上房産投入的話,她在兩個孩子教育上的支出就上千萬了。

  “所以有時候為了自我安慰,得另有比較方式,我所知道的是,日本的花費也很高,光是孩子的撫養費和教育費大概就要花30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70萬元,但一切為了孩子,無論怎樣的投入,都是要做的,誰讓你是家長,這是責任的一部分。”徐女士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