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金融業女高管:糾結400萬是買學區房還是移民

  • 發佈時間:2016-04-25 07:34:42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買學區房還是移民?這個最近在朋友圈被刷屏的話題,也是北京的金融業高管徐女士所糾結的:為了兩個孩子的教育發展,花400多萬元買一套約50平方米的學區房;用差不多的資金投入辦移民。

  如果選擇買學區房,就要承受比附近二手房高出每平方米三四萬元的價格;移民也並非想移就能移,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然而,無論選擇哪一條路,徐女士都還要花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帶女兒參加繁重的課外輔導。

  “無論選擇哪一樣,都要費盡心力及財力,很累,但真的沒辦法。”徐女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現在加上舞蹈、鋼琴等四類教育培訓,我們每個月(兩個孩子)的教育支出已經8000多元了。”

  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刺激著幾大産業的迅猛發展。首先,學區房一直是房産交易市場的暖冬産品,受二手房升溫及“二孩放開”等影響,目前的學區房諮詢量明顯上升;其次,隨著“移民爸爸”放棄買學區房,選擇移民的故事被大量轉發後,包括徐女士在內的不少家長也動了移民的念頭;此外,2007年達到1238億元規模的課外輔導市場,2015年已經突破了6000億元。

  買學區房還是乾脆移民

  徐女士的大女兒快6歲了,小女兒3歲多,如果花400多萬買下學區房能同時解決兩名孩子的讀書問題,這自然是首選。

  “現在我們比較糾結的是從去年開始,一些學校就開始實施‘同一房屋地址6年內只允許1個孩子登記入學’的規定了,如果有多名適齡兒童申請入學,房屋産權人必須是適齡兒童的法定監護人,我們第二個孩子是挂靠在非直系親屬家的,能不能入學就得看本學區學位是否有多餘的。”徐女士苦笑道。

  更讓徐女士被動的是,就在她盤算著花400多萬隻解決一個孩子的入學問題值不值時,由於學區房需求旺盛,房東“跳價”了。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相關數據發現,北京的學區房價格2015年以來漲幅不小。對口西城區大熱的宏廟小學的某小區,2015年1月的成交價為每平方米9萬元左右,而目前該小區在二手房仲介的掛牌價均超過了每平方米14萬元;海澱區的某學區房2015年1月的成交價為每平方米5萬元左右,而目前該小區的掛牌價已經達到每平方米七八萬元;朝陽區某學區2015年1月的成交價為每平方米4萬元,如今的掛牌價格已經7萬上下了。

  “學區房的價格一般高出附近二手房(每平方米)好幾萬元,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會考慮是不是買一套,原因很簡單,這樣可以讓孩子獲得相對不錯的教育資源。”徐女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2014年,一項北京教育資源的非官方排名顯示,西城、東城與海淀被認為是三大強區,而且按照教改,有直升的政策。因此,如果通過購買房産能使孩子一直在好學校裏學習的話,對於家長來説性價比還是很高的,畢竟學區房增值的概率目前依舊高於貶值。

  “好的學校、好的老師,我們做家長的再努力一把,孩子最關鍵的時間段裏,這無疑是風險最小的一種方式。”善於投資理財的徐女士分析道。

  但徐女士所在的媽媽群裏探討的是另一個話題:花數百萬元為孩子解決最起碼的教育公平的問題,是否值得?

  媽媽群中有兩種觀點:一是覺得不值,幾百萬完全可以辦移民,如果孩子有了綠卡,除了享有發達國家的教育資源外,未來讀國外高校的學費也只是國際留學生的1/3,並可以申請獎學金,畢業後的就業門檻和選擇面也比留學生更廣,還為全家一起移民提供了可能;另一種觀點認為,在國內學習更好,雖然能否成才依舊與“拼爹”脫不了干系,但將孩子教育成一個能自食其力且具有責任感的人也是一種挑戰,畢竟社會在進步。

  結果,支援教育移民的媽媽依然佔多數,但基本都是有著較好經濟環境的家庭。

  《2014海外教育特別報告》顯示,80%的中國富豪計劃將子女送到國外接受教育,同時中國千萬富豪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平均年齡為18歲,億萬富豪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平均年齡為16歲,出國低齡化趨勢明顯。相關移民報告顯示,我國目前正經歷以中産階層為主的第四次移民大潮,調查數據顯示,教育依舊是中産階層移民的初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