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別在“成功焦慮”中迷失 讓我們的人生更開闊

  • 發佈時間:2016-04-13 10:28:4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樂 其  責任編輯:胡愛善

  或許是追趕成功的腳步太匆匆,時下,不少人似乎感到很煩、很忙也很累。進入論壇、登錄微網志、瀏覽微信,往往可見這樣的情緒在流淌。這其中固然有生活節奏太快、社會壓力太大的原因,但與一些人的“成功焦慮”關係不小。

  追求成功沒什麼不對,為成功而忙碌沒什麼不好。然而,在一些人眼裏,成功就是出大名、掙大錢、發大財。比如,茶余飯後,津津樂道的總是:張三又換車了,李四買彩票中了500萬,王五炒股一夜暴富。當成功被狹隘地、偏執地披上功利的外衣,成為金錢、名望和地位的代名詞,人們很容易急功近利、心態浮躁,甚至患上“成功焦慮症”。一些人甚至為了所謂的成功不擇手段,人倫、正義、道德統統都可以丟棄,摒棄了最基本的良知。

  成功絕不是物化了的名利,也不是華山一條道。把金錢、名望和地位等同於成功的全部,失去的不僅是幸福,還有自我。有的人雖食無山珍、居無豪宅,卻桃李滿天下,談笑有鴻儒,難道這不是成功?有的人雖默默無聞,卻執著於事業,潛心於研究,遨遊于思想的海洋,這難道不是成功?在一定意義上説,成功體現為一種價值的存在。一名普通環衛工人,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幾十年如一日為城市“美容”,因工作業績突出受到嘉獎,同樣也是一種成功。也許有人會哂笑説這也算成功?那只能説我們的成功觀念太狹隘,並不是因為成功的標準太低。

  追求成功是一種態度,讓這種態度趨於理性平和而不是虛浮躁動,與駕馭心態的能力緊密相關。人生需要一顆平常心,在追求中懂得取捨,在紛繁中保持本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懂得知足,才能快樂;懂得取捨,方可輕鬆;懂得珍惜,得以幸福。一個人什麼都可以缺,但就是不能缺少參透得失的明心。有人説,勝利有兩次,第一次在自己心中。的確,先從心態上取勝,事業上的取勝才或有可能;心態上先崩潰了,事業只會跟著滑坡。

  更進一步説,“成功焦慮症”之所以産生,乃是因為慾望過多。什麼鬱悶,什麼煩躁,什麼糾結,全取決於一個人的內心。心靜則無擾,心安則無憂,心寬則無怒。適度的慾望是上進的動力,慾望太多漫過心堤,就會變成生活中的煩和累。老子曰:“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名和利不過是身外之物,成功本就是一件輕鬆之事,成之則榮,敗之亦榮,瀟灑看待成敗得失,無所憂、無所慮、無所畏,映照的不僅是淡泊明志的境界,更是一種看破有無、懂得取捨的大智慧

  活在“成功焦慮”裏,就很容易把自己“弄丟”。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條河流,只要向著大海進發,又何須時時計較悠長還是短促,彎曲還是筆直?只要內心中始終有一束明媚的陽光,就不怕“自己”會丟失,也一定可以打破一切世俗,遇見理想中的世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