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網路涉毒呈低齡化 嫌疑人稱“不吸毒就out了”

  • 發佈時間:2015-08-13 07:46:39  來源:中央電視臺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觸目驚心】上萬名"癮君子"群魔亂舞 視頻直播吸毒過程!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有專門的DJ打碟提供勁爆音樂,有人提供色情表演,還有價格低廉的“貨源”,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服務大批的“溜冰族”。通過QQ群視頻功能,吸販毒人員們儼然把一個既涉毒涉黃的骯髒娛樂場所搬到了網上。近日,紹興警方重拳出擊,最終成功破獲了這起利用網路視頻交友平臺為載體的特大網路吸販毒案件。】

  “溜冰”聊天室震驚緝毒民警 聚眾視頻吸毒 還有色情表演助興!

  今年3月,紹興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的民警在偵破一起吸販毒案過程中,抓獲了正在吸食冰毒的阿強,當場繳獲了吸毒工具和少量冰毒。抓獲阿強時他正在QQ群視頻聊天,電腦畫面中阿強好友的異常舉動引起了辦案民警的警覺。

  浙江省紹興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刑偵大隊偵查員:奇怪的是,每個人螢幕前面都有一個吸管。

  偵查員告訴記者,抓獲阿強時他正在QQ群視頻聊天,電腦畫面中阿強好友的異常舉動引起了辦案民警的懷疑。

  通過對阿強QQ號內容的梳理,民警有了驚訝地發現。

  浙江省紹興市公安局緝毒支隊副大隊長何曉棟:看到這個吸毒聊天這個視頻以後,我感到很觸目驚心,就用四個詞來形容,群魔亂舞。

  眼前這個QQ群視頻聊天室就是網路“溜冰”群,畫面中這些青年男女每個人嘴裏都叼著一根吸管在吸食毒品,伴隨著勁爆的音樂,瘋狂地晃動身體不斷地吞雲吐霧,每隔一段時間螢幕中會打出“乾杯”的字樣,此時群情激奮這些成員會一同對著視頻探頭吸食毒品,螢幕上不斷出現一股股白煙,群裏的氣氛也隨之達到高潮,吸食過毒品的成員會在群裏發送著各種挑逗和一些不著邊際的內容,衣著暴露的男女一起瘋狂地搖擺。

  犯罪嫌疑人阿強:有的人希望溜了冰以後看看女人表演,等於是純粹個人的這種發泄這種。

  眼前這個QQ群視頻聊天室就是網路“溜冰”群,畫面中這些青年男女每個人嘴裏都叼著一根吸管在吸食毒品,伴隨著勁爆的音樂,瘋狂地晃動身體不斷地吞雲吐霧。

  通過對阿強QQ內容進行梳理,民警驚訝地發現,這裡居然有41個吸毒群,其中一般性的吸毒群裏有幾百個人,規模最大,體系最完善,管理也最嚴格的是一個名為“鴻門娛樂”的吸毒群,這個群建立剛短短幾個月,成員竟有多達1400多人。經警方粗略統計這40多個QQ群裏,竟一共有1萬多名的吸毒人員,這些人遍佈全國各地。

  網路上吸毒QQ群異常火爆,想要加入到群也並非易事,為了規避風險逃避打擊,入群也要遵循“行規”,必須要“驗明正身”。這個規矩是由群主跟管理員設定的,新進會員必須由熟人推薦,而且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認證。

  想要加入這個吸毒群也並非易事,必須有熟人推薦,還要在攝像頭前,當著所有群員、管理員的面吸食一次毒品。

  警方通過對規模最大的“鴻門娛樂”吸毒群進行梳理後發現,這個群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群主“依依”就這個“骯髒娛樂場”的老闆,為了營造氣氛聚集人氣,“依依”任命多名群管理員,他們有人專門負責打碟、提供刺激神經的音樂,有人專門負責色情表演,他們苦心經營的目的只有一個“賺錢”。

  阿強曾經是“鴻門娛樂”的一名管理員,他介紹説很多女孩子“溜冰”時間越長,吸食的量也就越大,開銷與日俱增,很容易被他們所利用。

  犯罪嫌疑人阿強:你幫我介紹生意,幫我拉客戶過來,我每個月免費的東西發給你,要是剩了錢也給你一點,這樣子很多。這種都以女性為主基本上。

  民警介紹説,QQ群裏的吸毒人員,絕大多數是通過網路向群主或管理員購買毒品,這不僅因為毒品便宜,還方便、安全。

  偵查員:現在就是説廠家出手可能冰毒是二三十塊(一克),(網路交易)到了地方上面也就100多元,但是像原來(線下)販毒的話,可能到地方手上就達到四五百塊錢,所以他這個利潤可能是百分之好幾百的利潤率作為回報。

  群成員購買冰毒時,只要在網上跟群主下單,然後通過支付寶、網銀轉賬的方式把錢打給群主,群主會選擇快遞公司寄貨到府,買賣雙方無需見面,交易風險從而大大降低。

  “毒網”群主變本加厲升級設備 群中交易毒品上百克家常便飯!

  隨著全國各地網路掃毒專項行動推進,這個名叫“依依”的群主也開始有所警覺,在6月初一度關閉了QQ群。這也讓偵辦民警差點斷了線索。然而“依依”不甘心精心組織起來的QQ群就這麼散了,於是就採納了上虞籍管理員“光光”的建議,由“光光”花錢購買了一個叫“約炮吧”的軟體。

  偵查員:這個約泡吧相對來説QQ來説更為隱秘,因為它有一個後臺的技術支援,就是説一播完沒有儲存了,就沒有任何的罪證記錄,沒有任何的記錄。

  與QQ視頻聊天群“鴻門娛樂”4個視頻窗口相比“約炮吧”同時線上的20個視頻窗口,無疑給“溜冰”成員更多釋放的舞臺。負責調節氣氛的DJ從原先的1個人發展到3人,更多衣著暴露的女孩出現在了螢幕上,激情躁動的“約炮吧”令所有成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瘋狂。

  與QQ視頻聊天群“鴻門娛樂”4個視頻窗口相比“約炮吧”同時線上的20個視頻窗口,無疑給“溜冰”成員更多釋放的舞臺。

  警方的調查中發現,活躍在群中的“駭客濤濤”除了做DJ外,他還是群裏的另一位供貨商。台州溫嶺一名女毒販“靜兒”一次性向“鴻門娛樂”的管理員“濤濤”就購買了600克冰毒。“吸毒群”的交易量從幾克到十幾克,發展到後來的幾百克,交易量的攀升使得人數不斷增長,引起了紹興警方的高度重視,“網路禁毒”專案組成立,辦案民警所將掌握犯罪嫌疑人的資訊,匯總錄入紹興公安資訊化實戰警務平臺,通過多警種的分析研判更多線索浮出水面。

  警方通過對線索進行梳理髮現,一個以廣東的“強少”“阮某”“羅某”為毒品貨源提供者,依託由“濤濤”“依依”組建的“溜冰群”為銷售平臺,以毒品和金錢為誘餌發展多名管理員,拉攏吸毒人員入群以販賣毒品獲利的犯罪團夥浮出水面,團夥骨幹成員多達30余人。

  警方通過種種線索,理清了這個拉攏吸毒人員入群以販賣毒品的犯罪團夥構架。

  2015年6月12日,“紹興網路販毒案”被列為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代號“2015-806”。依託資訊化實戰平臺多警種的合作,專案組經過2周的合成作戰,通過對犯罪嫌疑人銀行卡往來賬目的查詢及物流快遞單據的查詢,在短時間內落地了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落腳點,並修正完善了該案的網路販毒脈絡圖,理清出了安徽、廣東、浙江3條販毒線路和相關成員角色分工。

  2015年6月12日,“紹興網路販毒案”被列為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代號“2015-806”。

  2015年6月14日,紹興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紹興網路販毒案”專案組,根據公安部統一部署安排兵分6組,決定統一收網。專案組針對於網路販毒案件的特殊性,制定了週密的抓捕方案,特別強調了收網的統一性。

  浙江省紹興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副局長許華洲:因為這些犯罪嫌疑人都在網上,幾乎在24小時在網上聊天群裏聊天,人員天各一方,相隔數千里,所以一不小心這一名對象抓捕的時候,另一名對象如果沒有同時抓捕,一不小心就成了我們抓捕的現場直播。

  2015年6月15日至6月30日,根據專案組統一部署,分批先後在浙江紹興、杭州、溫嶺,安徽蕪湖、合肥,廣東東莞、深圳、汕尾,遼寧撫順、貴州黔東南等多地對公安部毒品目標2015-806案件開展集中收網行動。

  專案組收網行動共打掉網路吸販毒團夥8個,抓獲成員33人,繳獲毒品300余克,同時專案組根據前期掌握線索的落地和伺服器數據的梳理,陸續通過省、部對接部門移交涉案線索4000余條,面對一個虛擬的網路販毒王國,如何核實毒販的虛擬身份?如何確定毒販的落腳點?如何確定毒資的流向?一個個難題通過資訊實戰化警務平臺得以化解,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專案組收網行動共打掉網路吸販毒團夥8個,抓獲成員33人,繳獲毒品300余克。

  浙江省紹興市公安局局長淩智峰:它的資訊化合成作戰的核心,就是基礎資訊的採集,這是基本。情況分析、研判這是重點,合成作戰這是個關鍵。我們從這個案件的偵破情況來看,説明我們公安目前在力推的資訊化作戰它的空間非常大,它的總成效在以後打擊犯罪裏面的作用,發揮得越來越的明顯。

  網路涉毒呈低齡化 犯罪嫌疑人口述:年輕人不吸毒就“out”了

  犯罪嫌疑人“依依”今年34歲,大學畢業後她原本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3年前接觸過毒品後就再也沒有出去工作過,長期吸毒使她精神偏執心胸狹窄,導致她與家人關係破裂,用她的話説自己每天過著鬼一樣的生活。

  犯罪嫌疑人依依:我覺得我們溜冰的這些人,現在我回頭來看,就是鬼,稱不上人。天天也沒有正常的工作,也不去賺錢,每天就在一起就這樣吸毒,能是一個正常的人嗎,多少天多少天不下樓,一個人在家裏是正常的人嗎,稱為鬼我覺得不過分。

  今年34歲的“依依”大學畢業後原本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因為吸毒導致她與家人關係破裂,用她的話説自己每天過著鬼一樣的生活。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新發現吸毒人員總數是26.5萬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6萬人,上升的幅度為56.6%。其中35歲以下的青少年20.7萬名,佔到總數的75.7%,18歲以下的有10362名佔總數的3.6%,吸販毒人群呈現出低齡化的特點。

  公安部禁毒局戒毒康復指導處處長吳鑫: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和網際網路應用的普及,上網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青少年身心發育特點和認知規律來看,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鮮事物快,同時辨別是非的能力相對較弱,就容易受到不良資訊的誤導。

  吳鑫告訴記者,吸販毒人群已經呈現出低齡化的特點。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得知,在“溜冰”群裏的很多年輕人對毒品知識匱乏,面對其危害顯得很漠然,把吸毒“溜冰”當做了一種時尚。

  犯罪嫌疑人依依:在溜冰的這個圈子裏,在這個群裏面就是,就是會有這樣的感覺,他們叫做非主流,就是好像年輕人沒有玩兒過冰毒,就out了,有這樣的感覺。

  很多年輕人認為“冰毒”不會像海洛因有那麼強烈的依賴性,偶爾吸食一兩次“冰毒”不會上癮。在吳鑫看來從某種意義上,吸食冰毒的危害比海洛因還大。

  吳鑫:因為合成毒品是直接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會産生比海洛因更加強烈的心底依賴,也就是説,合成毒品更易上癮,從傳統毒品相比濫用合成毒品具有更強的社會危害。

  犯罪嫌疑人在接受採訪過程中都覺著這一是場惡夢,被捕前一直過著魔鬼般的生活,直到被抓捕的那天,他們如夢初醒才回到了人間。

  犯罪嫌疑人濤濤:不要把所有壓力寄託在毒品之上,毒品根本不能給你,釋放你的壓力,或者解除你的壓力,反而使你的壓力,一步一步更重,與世隔絕直到崩潰。

  犯罪嫌疑人依依:我想告訴正在往裏面鑽,或者有這個想法的年輕人,不要為了一時的刺激毀了自己的一生。

  半小時觀察:加強網路涉毒監管

  網路作為販毒的新渠道,覆蓋面很廣,其匿名性給打擊犯罪帶來一定的難度。近年來,公安機關開展了打擊娛樂場所聚眾吸毒違法犯罪活動專項行動,這迫使吸販毒活動逐步轉入到更隱蔽的場所。網路吸販毒不受地域時間限制,節省時間、人力成本,很容易達到群聚的效果。網路吸販毒互相之間可以不認識,潛在的社會危害也更大。因此必須要加強網路涉毒的監管力度,堵住漏洞。我們同時要告誡那些吸毒、販毒人員,網路空間絕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不法分子不得心存僥倖,無論網上網下,無論如何偽裝隱蔽,只要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公安機關就一定能夠將其繩之以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