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地方債發行首現流標市場化發行時代開啟?

  • 發佈時間:2015-08-10 04:34:01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上週五,遼寧省地方債的發行結果著實讓市場大吃一驚。不僅各期限債券中標利率較下限上浮,10年期專項債更是首次出現流標未招滿。

  對比其他各省地方債的順利發行,遼寧省地方債的招標結果顯然有些“尷尬”。地方債發行為何會出現利率全線上漲,甚至是流標?

  從資金面看,隨著股市調整資金回流,目前債券市場並不缺流動性,流動性因素並不足以解釋利率上浮和流標的結果。如果要用地方政府的信用溢價來解釋,則更行不通。雖然中國各省經濟發展差異較大,但今年已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省市級信用評級仍清一色的為AAA,即使有些省份今年財政收入增速下滑較快或出現負增長,也並不妨礙其獲得AAA的高評級。更何況與遼寧省經濟發展狀況相似的“東北兄弟”黑龍江、吉林,在今年發行地方債時並未出現利率上浮或流標的情況。

  當用市場流動性、發行主體信用風險等市場化因素分析無果時,就要從我國地方債發行的“特色化”因素入手。毫無疑問,自打各省可以發行自發自還的地方債以來,各省地方債不僅獲得超額認購,就連中標利率也幾乎與同期限國債利率相近,甚至出現了山東省發債利率低於國債利率的“奇觀”。

  雖然債券市場地方債的供給壓力在不斷增加,但各家銀行認購的熱情不減,而銀行不斷認購低利率、長期限地方債的動力,主要來自於財政存款。

  “財政存款是各家銀行爭搶的肥食,由於我國目前地方財政管理仍較為低效,大量的財政收入常年存放在銀行,並未加以好好利用。但對銀行來説,存款向來是最核心的成本來源,財政存款不僅規模大,且大部分僅按活期或定期存款支付利息,如此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各家銀行自然蜂擁爭搶。”一位銀行債券發行部門專業人士説。用認購地方債來換財政存款,這是銀行與地方政府間的交易,但如果雙方配合不夠默契,財政存款在各家銀行間分配不均,雙方的合作自然難以順利推進,地方債發行也會受阻。

  遼寧省地方債流標一事能否開創我國地方債的市場化發行模式,還不好妄下定論,畢竟這個結果很大程度是受非市場化因素干擾。可以期待的是,隨著地方置換債發行規模的不斷加碼,地方債供給壓力不斷增加,至少地方債信用利差會擴大,中標利率與同期限國債利率分化會逐漸明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