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民生銀行北京社區支行銳減一半 多數網點冷清

  • 發佈時間:2016-05-16 08:41:48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曾經火熱一時的社區銀行現在略顯沉寂。北京商報記者日前從 民生銀行 一位社區支行員工處獲悉,民生銀行在北京的社區支行數銳減了一半,理由並非經營不善,而是此前監管層對社區支行下達必須持牌的一紙要求。然而,持牌營業著的多數銀行社區網點,仍普遍面臨著經營冷清、金融角色淡化的尷尬,社區銀行是否已行在囧途?北京商報記者近日對多家社區銀行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走訪調查。

  模式統一

  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現在社區銀行普遍的標配依舊是2-4名員工、1-2個櫃檯、2-3個員工工位(資訊臺)、3台左右自助設備。

  這一配置其實是有章可循的。據了解,2013年底,銀監會發佈了《關於中小商業銀行設立社區支行、小微支行有關事項的通知》,也被業內稱為“277號文”。“277號文”對社區網點的業務模式、風險管理等提出了細緻的要求,可以稱得上是近年來社區銀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在北京商報記者的走訪中,每家銀行的社區網點員工都或多或少知曉“277號文”的內容。一位民生銀行社區支行的員工表示,在“277號文”下發後,民生銀行在北京地區關閉了近一半的網點。

  這是因為“277號文”明確了社區支行應分為“有人”和“無人”兩種模式,前者要求持牌經營,後者必須24小時自助,不存在中間狀態。而民生銀行在“277號文”下發之前就設立了不少社區銀行,興業、光大、浦發等在此領域也佈局較早。據了解,2014年6月,各地銀監局開始發放社區銀行牌照。截止到2014年11月2日,民生、光大、興業、浦發、平安在獲得牌照並投入運營的社區支行數量方面排名前五,分別為406家、286家、232家、118家、71家。這5家銀行至今也保持在行業前位,城商行也涉足較多,四大行參與度較低。

  可以看出,這一格局並沒有因為“277號文”而發生改變。據民生銀行北京分行相關人士介紹,目前正在逐步關轉部分社區支行,除按規定必須關閉的以外,大部分仍會保留自助設備以維持對現有客戶的服務,一部分原因是根據“277號文”的要求,還有部分原因是經營因素,如房租到期等問題。目前持牌經營的民生社區支行數量比要求持牌前建立的數量少一些,部分社區支行正在辦理遷址過程中。

  冷清依舊

  事實上,像民生銀行一樣,即使“277號文”把一些已設立的網點打回去重新申請牌照或直接叫停,但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對開立社區網點的熱情一直都不低。

  更有可能給這股熱情潑上一盆涼水的,或許是多數社區網點始終冷清的經營。

  在北京商報記者的走訪中,沒有看到任何一家社區支行有排隊現象,甚至在記者和網點工作人員交談半小時左右的時間裏,都鮮有客戶到訪。

  上週五下午,記者到一家 興業銀行 社區支行諮詢業務,大約半小時的時間裏,僅有一位中年女性進入網點使用ATM機存款。記者詢問網點員工是否在下班時間客戶也這麼少,該員工表示,比白天多不了多少,但也是屈指可數。

  華夏銀行 一家社區支行的員工同樣透露,此前該網點營業到20時,現在改為18時,原因就是晚上客戶不多。

  通過延長營業時間迎合上班族從而獲客,本是社區銀行的一個願景。據調查,浦發、民生、華夏社區支行一般營業到18時,平安、興業的社區支行一般營業到19時。這個時間會隨季節調整,且各家網點根據各自情況營業時間不同,比普通銀行網點有不小優勢。

  但不具備時間優勢的普通銀行網點,卻在人氣上甩掉社區支行一大截。在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的幾家社區支行附近,都有普通的銀行網點,裏面普遍有客戶在座椅上等候辦理業務,有的甚至人滿為患。

  金融色彩淡化

  銀行有動力發展社區支行,並不是其成本低廉,更主要的是,在銀行依賴的傳統存貸差盈利模式受到利率市場化和網際網路金融的雙面夾擊下,發展社區金融成為銀行轉型的一個渠道,而社區網點被寄予了打通銀行“最後一公里”的厚望,通過物理網點的延伸,將金融産品與服務零距離滲透到社區居民,從而獲客。

  不過目前來看,相比銀行向社區滲透金融産品和服務,社區向銀行浸入生活氣息的速度似乎更快。

  一家股份制銀行社區支行的員工介紹,很多社區裏的阿姨起初來到網點都是覺得新鮮,前來打探一下,並非想要辦理業務,熟絡之後阿姨們常常到網點來拉家常,甚至給他們介紹對象,讓人哭笑不得。

  北京商報記者在該網點看到,門上還貼有新年時的對聯和“福”字,大廳內最顯眼的位置是一組玻璃門櫥櫃,裏面擺放著精緻的相冊和手工皂紙等物品(據介紹是辦理信用卡或購買理財的贈品),溫情撲面,與人們心目中“高冷”的銀行形象截然相反。

  社區銀行金融色彩淡化的另一個表現是,這裡沒有錢箱。據調查,社區銀行普遍可以開立借記卡、申請信用卡、代繳水電費、購買理財等,但以上業務均不涉及現金。例如開立借記卡,開卡後用戶存款要到ATM機操作;購買理財一般可以通過理財POS機轉賬,如果客戶攜帶現金過來,也需要先到ATM機存款,櫃檯無法受理。

  業務上的局限性讓有著“金融便利店”之稱的社區銀行難以施展拳腳。據一位社區銀行員工介紹,該網點所在的社區較為高檔,但開立三年多的時間,尚未有存款超千萬的客戶,發掘到百萬存款的客戶也寥寥可數。

  這也意味著,社區銀行獲客攬儲的願望難以達成。雖然一個標準型社區銀行的初期投入相比一個大中型支行成本,大概只是後者的1/10-1/8,但據粗略測算,一個社區銀行從店面租金(平均20萬-50萬元)到人員配備(一般2-4人,每人年薪按10萬元計算),從店面裝修到設備置備(二者總計50萬元左右)等,一年成本至少要100萬元上下。而按照目前2.85%的利差計算,要覆蓋100萬元的成本,需要存款約2.85億元才是不賠的底線。

  上述員工透露,由於利率市場化的衝擊,現在該行的績效考核獎勵指標降低了,比如原來攬儲100萬元獎勵5000元,現在只獎勵3000元,員工的積極性大大降低。

  下一步需精耕細作

  員工工作積極性下降對企業的損傷不言而喻,這對本就不被看好的社區銀行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德勤此前的報告顯示,現在已經有一些統計表明,國內新建的社區銀行多數處於虧損狀態。

  不過,上述民生銀行北京分行人士表示,社區支行是金融領域一次創新的經營模式,經過數年發展,已逐步摸索到了有益的經驗和盈利模式,探索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其中既有社區支行特有的問題,也有伴隨著近年銀行傳統網點所普通面對的困難。“我們的社區支行是民生全渠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總分行的統籌領導部署下,大大拓展了綜合性支行網點的服務半徑,既實現自身發展,對綜合性支行的經營起到了積極作用。”該人士説道。

  事實上,已有一些社區支行取得了不錯的發展。去年8月,渤海銀行在上海的5家社區支行管理的綜合金融資産就已全部破億。同樣在去年8月,興業銀行副行長陳錦光介紹,全國布設的1000多家社區支行很受老年朋友歡迎,發展兩年時間,相關的老年金融VIP客戶超過100萬人,受託資産5100億元。

  從銀行2015年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 平安銀行 截至去年末持牌開業的社區銀行304家,其中119家管理客戶資産過億,佔比超39%。民生銀行截至去年末持有牌照的社區支行1576家,比上年末增長833家,增幅達112.11%;社區網點項下資産1190億元,比上年末新增433億元;社區網點客戶數達到398萬,比上年末新增156萬戶。

  在北京商報記者的走訪中,也有社區網點員工表示,網點開業後受到周圍社區不少居民的好評,稱幫助自己增強了理財意識和風險意識,社區網點還多次舉辦沙龍服務,提高知名度和客戶黏性。

  上述民生銀行北京分行人士進一步表示,開始的時候社區銀行經營處於摸索之中,也經歷過一些彎路,現在逐漸總結經驗,在獲客、服務、創利等方面都有一些成效。而且在網際網路金融崛起的今天,社區支行成為普惠金融戰略的重要內容,所以社區銀行會繼續做下去。業務方面,在監管允許的情況下不斷擴大經營範圍,結合線上線下,打造成真正的便民平臺。

  對於線上線下的結合,也有業內人士建議,社區銀行可結合附近社區居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集中需求,在社區金融線上平臺接入家政、洗衣、生鮮配送等其他生活服務的垂直領域第三方機構平臺。這些非金融服務均具有發生頻率高、交易額較小的特點。通過整合各方社區服務資源,為社區居民提供非金融服務,以此提高社區金融線上平臺對社區居民的黏性,也可打破固有的諮詢、開卡、賣理財的同質化局面,精耕細作地發展。

民生銀行(600016)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