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銀行業持續探索輕資本道路,越來越多的銀行正在壓縮網點面積,提高網點智慧化程度。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上半年,已經公佈中報相關數據的4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共減員7618人,新增加的網點多達68個。
櫃員大規模減少
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4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半年報顯示,相關銀行分別在今年上半年減少員工1458人、915人、5164人和144人,除華夏銀行未披露相關具體數據外,截至8月27日,已經披露中報的4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員工數量全部減少,這是銀行業近年來罕見的。而在往年,銀行減員現象往往發生於國有大行。
上述4家銀行中,平安銀行減員最多,其正式員工減少了1927名,派遣員工減少了2463人。平安銀行員工減少最多的部門來自信用卡中心,該中心目前擁有員工2373人,而去年年底該中心有員工4557人。
事實上,早在去年,平安銀行的瘦身計劃就正在按部就班的執行,平安銀行表示,一線櫃員有相當一部分進行了轉崗,或調整到其他部門。
中信銀行也是明顯減少了員工數量。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共有各類員工56565人,員工總數比去年年底減少了1458人。中信銀行表示,減員的對象大部分來自於網點運營人員,報告期內,新建綜合網點面積從2014年以前的1000平方米-1500平方米下降至500平方米-800平方米,通過業務集中上收、網點服務配套調整等系列舉措,節約網點運營人員1832人。
事實上,櫃員減少是近年來的大勢所趨。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曾透露,親自到該分行辦理業務的客戶每年正在以20%的速度減少,沒有人辦理業務 ,網點自然也不需要如此多的櫃員。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光大銀行雖然在總人數上減少了915人,但是其信用卡中心人數從今年年初的644人猛增至2457人,人數增加了近3倍,而各家分行的人數則基本均在減少,僅北京分行減員就達到了近200人。
招商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該行共有在職人員70325人,比2016年年底的70461人減少了144人。
智慧化網點轉型
在員工減少的同時,各家銀行的網點持續增加,光大銀行上半年增加了28個網點,中信銀行也增加了20個網點,智慧櫃檯等也有著大幅度的增加。
中信銀行中報顯示,上半年,中信銀行已成功推出基於區塊鏈的國內首個信用證資訊傳輸系統,與百度合作研發網點智慧機器人,設有自助銀行2920家,自助設備9716台,智慧櫃檯3757個,形成了由智慧(旗艦)網點、綜合網點、精品網點、社區/小微網點、 離行式自助網點組成的多樣化網點業態。
平安銀行也表示,將網點定位為線上化的“前哨”,通過行員 APP、FB(FACE BANK) 等智慧工具與設備的應用,以及生物識別、智慧投顧等技術的引入,為線下網點插上科技的翅膀, 與線上渠道全面打通、緊密結合,優化、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打造智慧化的“不排隊網點”。 同時,本行在人工智慧領域積極部署,並已取得一定成效。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佈的《2016年度中國銀行業服務改進情況報告》顯示:2016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櫃交易達1777.14億筆,同比增長63.68%。銀行業離櫃業務率為84.31%,同比提高6.55個百分點。離櫃交易金額達1522.54萬億元。
其中,網上銀行交易849.92億筆,同比增長98.06%;手機銀行交易金額140.57萬億元,同比增長98.82%;電商平臺交易額1.98萬億元。
數據同時顯示,已經有15家銀行的離櫃業務率超過了90%。民生銀行離櫃業務率99.27%,排名第一位;廣發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浙商銀行、農業銀行、光大銀行的離櫃業務率也均超過了95%。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伴隨著客戶金融消費行為的變遷,銀行需要不斷以智慧化手段和思維模式來審視客戶需求,並利用創新科技塑造新服務、新産品、新的運營和業務模式,實現規模增加、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隨著資訊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銀行客戶金融消費行為的變遷以及銀行業集約化經營的持續推進,銀行物理網點正在發生變革:一方面,效益較差的網點被裁撤;另一方面,原來大而全的網點正在向輕型化、智慧化、場景化方向轉型。
中信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吳軍表示,銀行現在物理網點確實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客流確實越來越少,電子渠道的發展一定是未來的一個方向。但是它並不能完全取代物理網點的發展,兩者其實會有一個不同的定位。
(責任編輯:張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