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區域産業 > 正文

字號:  

廈門:千帆競發共鑄千億海洋産業

  • 發佈時間:2015-11-05 05:53:0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隨著陸地資源日益趨緊,佔地球71%面積的海洋將成為巨大的寶庫。建設海洋強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以及建設,使海洋經濟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如何保護好海洋、利用好海洋、開發好海洋成為沿海的一大課題。

  廈門因海而生、因海而興。通商口岸、經濟特區、自貿試驗區、海上花園城市等等,海洋賦予了廈門一張張耀眼的名片,也鑄就了廈門不同歷史階段各具特色的輝煌。如今,一個千億元級的産業鏈逐漸鋪開,海洋經濟正在成為廈門另一張耀眼的新名片。

  從零起步——

  遠洋漁業風生水起

  10月29日上午,一艘滿載漁獲的遠洋自捕漁船徐徐靠泊在廈門同益碼頭。船上這批來自北太平洋西部的鯖魚共計2230噸、總貨值1118萬元,也是廈門口岸今年以來最大的一批漁獲。今年1至9月,已經有26批大陸遠洋自捕魚從廈門口岸入境,總重6481.92噸,全年有望達到1萬噸。

  可是誰又能想到,2013年之前,廈門市的遠洋漁業還是一片空白。

  發展遠洋漁業,廈門本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廈門地理位置優越,瀕臨台灣海峽南端,與東南亞國家聯絡密切,距北太平洋、中西太平洋兩處世界重要漁場僅2天航程,發展過洋性和大洋性捕撈優勢獨特。廈門基礎設施完備,具有發達的海空運輸,完備的冷鏈物流,紮實的漁港基礎,先進的批發市場,為遠洋漁船停靠、補給和卸貨提供了便利條件。遠洋水産品市場前景良好,廈門本市的水産品需求量與日俱增,隨著地區城市聯盟的擴大,水産品交易還覆蓋了閩南地區,遠洋水産品市場前景良好。但是由於受到各種因素制約,這些優勢並沒有變成真正的生産力。

  從2012年開始,廈門積極響應國家加快發展遠洋漁業的戰略部署,借中央和福建省加快遠洋漁業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出臺的東風,提出加快海洋經濟強省建設,做大做強遠洋漁業産業,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

  2013年12月底,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會同財政局出臺《廈門市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遠洋漁業企業落戶廈門、遠洋漁船更新改造進行資金補助。2014年12月,廈門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快遠洋漁業發展八條措施的通知》,鼓勵更多遠洋漁業企業落戶廈門。2012年以來,已有5家遠洋漁業企業註冊成立,獲得農業部批准67艘遠洋漁船船網工具指標。

  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王春生介紹,為扶持企業健康快速發展,廈門市對外加強國際漁業合作,對內不斷完善服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2014年,廈門市進一步拓展與東盟國家城市政府間交流合作的空間,推動一批海洋漁業項目達成協定或意向。推動印尼瑟蘭島遠洋漁業基地建設,推進廈門相關企業與東盟國家合作開發遠洋漁業項目,並與印尼巴淡島、蘇門答臘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就開發遠洋漁業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熱情指導幫助企業申報項目、組建船隊和申請扶持資金是主管部門的主要任務。為此,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積極協調廈門海關、邊防檢查、檢驗檢疫等部門,簡化遠洋漁船出入境,減免相關費用,為遠洋水産品入廈開闢綠色通道。廈門遠洋漁業企業出境生産時,各口岸單位聯合進駐高崎漁港辦理通關手續。此外,還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加快高崎閩台中心漁港的升級改造,組織對現有港池進行疏浚,以更方便遠洋漁船停靠。整合高崎漁港現有水産品批發市場、冷庫、加工廠區資源,拓展遠洋漁業産業鏈。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爭取船網工具指標,大力吸引外地企業帶船來廈落戶,逐年做大船隊規模,爭取儘快達到100艘以上規模。”王春生説。

  佔得先機——

  新興産業方興未艾

  隨著生活水準穩步提高,海鮮正走上越來越多家庭的餐桌。不過吃海鮮剩下的大量蝦蟹殼如何處理也挺讓人撓頭。在廈門藍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秀芬看來,這些蝦蟹殼可不是垃圾,而是海洋賜予人類的寶物。

  “硫酸氨基葡萄糖是治療和預防骨關節炎的重要産品,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應用,但是目前上市的硫酸氨基葡萄糖主要是含20%氯化鈉或氯化鉀的復鹽産品,對高血壓、高鉀症等疾病的患者有一定的使用禁忌,而高純度、不含鉀鈉氯離子的硫酸氨基葡萄糖由於製備技術較難,一直無法實現産業化。”林秀芬不無興奮地説,“不過,蝦蟹殼所富含的甲殼質,正是提取硫酸氨基葡萄糖的重要來源”。

  瞄準了巨大市場潛力和資源優勢,藍灣科技和國家海洋三所經過多年的艱苦研究,成功實現了高純度硫酸氨基葡萄糖規模化、低成本、綠色生産,産品一上市就受到熱烈歡迎。國內權威的骨科醫院,如北京大學第三臨床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等的臨床前研究結果證明,“高純硫酸氨基葡萄糖”對骨關節炎的治療有效率達到96%以上。

  林秀芬表示,“政府+研究院所+企業”的合作機制是藍灣科技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只有集中三方的優勢資源,協同合作,才能共同解決影響海洋生物醫藥産業發展中的關鍵難題,加快我國生物産業的快速發展。

  在這種機製作用下,一個個海洋生物企業從無到有、迅速壯大,而且一開始就站在了産業的制高點上。

  廈門匯盛生物有限公司採用物理方法低溫破壁裂壺藻、低溫水提DHA粗藻油,以取代傳統的有機溶劑提取法,該技術工藝為國內外首創。該公司生産的DHA藻油2014年獲得歐盟新資源食品認證,為亞洲首家、全球第四家。目前已被修正藥業、中國台灣味丹集團、美國Source-Omega、荷蘭FIS、比利時INVE等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所採用。

  輔酶Q10被譽為“心臟保護神”和“神奇營養素”,能有效抑制線粒體的過氧化,是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廈門金達威集團通過海洋微生物黃色隱球酵母發酵生産輔酶Q10,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輔酶Q10原料供應商,佔據全球約50%的市場份額。

  “創新是廈門市海洋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王春生介紹,過去5年來,廈門市共實施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範項目26項,爭取中央財政資金3.65億元,帶動投資12.79億元。成立廈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培育省級龍頭企業22家,市級龍頭企業15家,並獲批准為國家海洋高技術産業基地試點和國家科技興海産業示範基地。

  優化結構——

  促進産業集聚發展

  2015年接近尾聲,廈門海洋經濟也將交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全年海洋産業總産值預計將達1782.96億元,同比增長8.97%;實現增加值479.72億元,同比增長13.9%。海洋經濟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一、二、三産業比例由2014年的0.7:29.2:70.1調整為0.3:28.3:71.4。

  “當前的重點是要加快海洋産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做強做大特色海洋産業。”王春生表示,下一步廈門市將大力推進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郵輪遊艇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海洋新材料等海洋新興産業發展。要抓好海洋産業龍頭企業培育,策劃生成一批具有競爭優勢和市場前景的大項目、好項目,加快推進現有優秀科技成果及時轉化落地,打造海洋經濟千億産業鏈。同時,要大力推進廈門國家海洋高技術産業基地試點、廈門海洋生物産業—國家科技興海産業示範基地和中國—東盟海洋合作基地建設,推動海洋企業在基地內入駐。此外,要加快發展海洋生態休閒産業,做好海域海島收儲和首期開發大嶼—大兔嶼——火燒嶼—寶珠嶼串島遊。

  海洋資訊體系建設也將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圍繞“智慧海洋”“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戰略的實施,廈門市將推進海洋經濟運作監測與評估系統建設,規範海洋經濟統計口徑,建立健全海洋經濟核算體系。

  “增強科技支撐,激發海洋經濟發展活力是未來工作的著力點。”王春生表示,廈門市將進一步做強廈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加強南方中心頂層設計,編制和實施5年建設發展規劃。加快南方海洋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積極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探索設立南方中心專項項目。同時要加快推動海洋産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與開放共用,努力提高廈門海洋産業公共服務平臺開放共用覆蓋面,提高平臺使用效率。下一步,廈門市還將加快海洋創投基金實施,做大做強海洋“助保貸”業務,為海洋中小型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扶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