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二手車電商市場進入寡頭競爭 需要國家政策引導

  • 發佈時間:2016-03-22 07: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譚力峰  責任編輯:張少雷

  在“央視3·15晚會”上,目前行業市場份額第一的二手車線上交易平臺—車易拍因被曝光買賣雙方存在差價而被火速推向風口浪尖。正在發展壯大的二手車電商也因此被置於輿論風暴之中。

  2015年被稱為二手車電商元年,眾多汽車電商平臺以及各路資本的涌入,直接促使該行業在極短時間內進入到“戰國時代”。隨著新車年銷量的滯脹,二手車的交易日漸活躍。

  2015年,中國二手車電商平臺交易規模達到101.2萬輛,其中二手車行業的電商滲透率已經達到5%-10%。而今天的規模,是新車電商發展了5-8年時間才達到的。

  “這一兩年來,二手車電商行業可謂是‘野蠻生長’,當中也必然會存在很多不規範的現象,這不僅需要國家的政策引導,更需要從業人員的努力和投入,才能推動行業健康地可持續發展。”車王認證二手車超市定價與渠道總監周亞敏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有業內人士指出,2016年二手車電商市場將會陸續進入“寡頭競爭”階段,C2B、B2B、B2C、C2C四個領域各有領先者不斷嶄露頭角。

  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活躍二手車市場”。這意味著,二手車電商行業勢必會進入新一輪的整合階段。同時,近年發展勢頭兇猛的汽車電商也將會産生一連串的化學反應。

  危險的“共識”

  本次被央視3·15曝光的車易拍,是一家二手車C2B的線上交易平臺,消費者可以將車賣給全國的二手車商。該平臺打出的“透明”、“無差價”的口號是其主要的賣點。

  據報道,車易拍分別設計了針對賣家和買家的兩套後臺,從而導致買家和賣家看到的競拍價格有所不同,有的甚至相差數千元。比如同一款車的競拍價格,賣家看到的是7萬元,而買家看到的是6.5萬元,中間有著5000元的差價。

  報道認為,車易拍利用兩個交易端造成買賣雙方的資訊不對稱,構成對消費者的欺騙。

  報道播出後,車易拍隨即在其官網上發表了聲明,稱該部分收取的費用實則是行業內的“共識”。

  “關於晚會提到買賣雙方價格不一致的問題,其實二手車電商平臺的收費規則與二手房交易相近。一般由買主負擔稅費、仲介費等服務費,而賣家一般不承擔任何費用。所以在車易拍賣車的人看到的是可拿到的車款,而買車人看到的是車款加服務費,這是目前二手車電商平臺普遍的收費規則。”車易拍在聲明中表示。

  3月16日上午,車易拍發佈了第二份聲明,公示了此前就有的一份收費標準:交易成功後,向買方收取車輛價的3%作為交易服務費(900元起),向賣方收取300元車輛檢測評估費。如交易不成功,服務費和評估費則均不收取。

  “二手車電商相對來説只是一個仲介,收取一定的服務費是可以理解的,雖然車易拍收取的這部分費用最終是返還給4S店,但在操作過程中不夠透明與公開才是本次央視3·15晚會進行曝光的關鍵。”周亞敏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二手車電商在做市場推廣時會産生人力、場地等各種資金成本,加上每個地方的辦證費不一樣,收取相應的服務費其實也無可厚非。

  3月19日,車易拍創始人、CEO楊雪劍首度開腔,發佈公開信提出了兩項“可能決定公司生死存亡的建議”:1.“快易拍”只收取3%的交易服務費,並在每輛車的交易過程中向買賣雙方透明公示;2.取消“易置換”中原來車源合作渠道的服務費收費項。如在交易中有其他費用發生,也將同步向買賣雙方透明公佈。

  據了解,以此改進的新産品已于3月19日早上9點上線。

  “透明化”之考

  2015年,中國二手車電商平臺交易規模達到101.2萬輛,而車易拍以35.2%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在被央視3·15曝光後,時代週報記者在車易拍的官網頁面上,仍能看到其每天在首頁公示的高達數千萬元的成交總價值。

  “從去年開始,二手車確實是投資熱點,優信、瓜子、人人車等在宣傳推廣的力度上都非常大。但新生行業在剛開始的階段必然會存在一些亂象,這也是無可避免的。”周亞敏對時代週報記者説。

  事實上,在3·15當天,不僅僅車易拍被曝光,在北京電視臺財經頻道舉辦的首屆“誠信北京”3·15晚會上,另一家二手車電商平臺—瓜子二手車也因出售“調表車”的問題被置於聚光燈下。

  據北京3·15晚會報道,王先生早前購買了一輛雪佛蘭卡帕奇SUV,在一次4S店的檢測中,被工作人員告知該車實際里程已經超過5萬公里,但奇怪的是,該車里程錶顯示僅為3.2萬公里。因此王先生懷疑瓜子二手車對其出售的是“調表車”,其網站宣稱的“259項全面檢測”如同虛設。

  雖然最後的調查結果是,此次“調表”應是賣車方的個人行為,但瓜子沒有檢測出來顯然也有一定的過失。

  周亞敏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目前二手車行業中,有兩個標準大家都在做,一個是車況的標準,另一個是價格的標準。而車況是二手車定價的關鍵,因此這部分的標準也非常重要。“國內個人誠信體系目前仍待建設,違法成本小使得個人在這方面缺乏重視。現在國家都在提倡個人信用問題,而且改變目前二手車電商的現狀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不僅僅是商家。”

  去年可以説是二手車電商“元年”,隨著新車年銷量的滯脹,二手車的交易日漸活躍。根據中汽協數據,去年全國二手車已經突破850萬輛,幾乎達到新車銷量的一半。

  同時,據中汽協統計,2015年新興的二手車電商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僅在2015上半年,國內二手車電商平臺總投資額達到4.4億美元。

  到2016年,全國二手車市場將實現超過1000萬輛的銷售規模,步入“井噴期”。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線下的二手車市場仍佔約65%的市場份額,線上的二手車平臺僅佔10%-15%的份額。這説明線上二手車平臺仍不是主流。

  天天拍車創始人兼CEO汪薇薇曾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天天拍車最大的挑戰是在高速發展時期的管理效率,在市場佔有率和盈虧能力方面進行平衡,同時,中國用戶的換車時間還在調整過程中,市場仍需要進一步培育。

  “中國的二手車市場發展潛力是巨大的,但現在談競爭為時尚早,市場怎麼改變老百姓對二手車的態度,讓老百姓願意買二手車,才是目前二手車從業人員今後要努力去做的一件事情。”周亞敏對時代週報記者指出,另一方面,對二手車行業來説,發展存亡還是受國家政策影響比較大。例如4月1日起執行的“國五”排放標準,就會把中國的二手車市場切成小塊,二手車車源的流通存在障礙,此外還有二手車限遷以及相關的徵稅政策等,都對行業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在楊雪劍的那封公開信中,也指出現有二手車經營的法律法規根本不支援4S店合法合規的發展二手車業務—行業發展需要政策的支援。

  電商時代如何維權

  維權不僅僅發生在二手車電商領域。其實在汽車電商發展的近三四年裏,新生行業的發展總亟待相關政策的規範完善,這樣消費者在網上的交易才能得到保障。

  去年“雙十一”當天,阿裏汽車共售出6506輛汽車,交易總額達到7.19億元;汽車之家僅用14個小時就打破了2014年的成交紀錄,當日訂購總量達到54085輛,交易總金額87.95億元;易車網則實現訂購總量77992輛,交易總額達125.6億元。

  有調查數據顯示,一線城市72%、二線城市70%的人會考慮網路購車,75%的活力個性型用戶持開放態度。

  但事實上,消費者在網上購車後,遭遇到的各種問題卻讓他們感到不愉快。例如去年“雙十一”就有媒體報道稱,山東濰坊一市民在天貓上某汽車旗艦店購買了一款轎車,但去到4S店提車時,卻被告知需要加價數千元,否則無法提車。也有消費者在網上購車後,去到實體店提車時卻發現車輛本身與想像中的不一樣,從而要求退車。

  根據可瑞德購車數據調查顯示,有高達94.2%的潛在購車者都表示自己對汽車電商有關注。然而在調查潛在購車者對汽車電商的態度中,只有46.3%的人表示自己考慮電商服務,更多的人則表示自己不考慮使用電商服務。

  事實上,有分析稱,目前仍有大部分人不會輕易選擇網上購車的形式,因為擔心網路購車的安全性等問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網路購車存在的一些問題。由於這一市場仍未成熟,缺乏相應的監管,網路購車存在很多陷阱和貓膩。

  2015年度,全國消費者協會投訴與諮詢資訊系統共錄入受理汽車産品(含零部件)投訴18863件,同比增長31.18%。其中品質投訴和售後服務投訴基本佔據著一半的投訴量。因此,在品質和售後服務均難以保證的電商平臺上,消費者需考慮的東西亦更多。

  來自中協會的報告顯示,目前電商平臺被投訴的問題有:一是商品品質不合格和假冒的現象比較嚴重;二是七天無理由退貨難落實;三是消費者個人資訊遭洩露;四是網上支付安全難保障。

  為此,有業內人士建議,在使用汽車電商時,消費者首先要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共用的優勢,多選擇幾家專業網站,從價格、服務、售後、優惠等多個方面進行資訊的橫向比較,最終獲得令自己最滿意的網路經銷商;其次,多看看已經有網路購車經歷的車主購車心得,對自己購車也會有很大的幫助;第三,樹立消費者維權意識,不貪圖小利,杜絕虛假資訊的危害;網上購車要注意檢查機動車的證件手續是否齊全;要檢查車的發動機號與車架號是否有過更改的痕跡。

  “如果要賣二手車,必然貨比三家,現在那麼多二手車電商平臺可供選擇也是一件好事;而對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則最好選擇大型的、有廠家認證,而且售後服務的商戶進行購買,這樣後續的維修保養更有保證。”周亞敏對時代週報記者説。

  維權關鍵詞

  根據可瑞德購車數據公開的一份調查發現,在潛在購車者眼中,汽車電商最突出的三個劣勢分別是:汽車品質得不到保障、網購大額支付安全性以及額外滋生的費用。

  有30%的潛在購車者表示擔心網購的汽車品質得不到保障;有29.9%的潛在購車者則表示,網購大額支付的安全性和到店提車時額外滋生的費用是他們對汽車電商的擔憂。

  此外,還有消費者擔心提車價格與網上報價不一致、擔心售後問題維權難、缺乏試乘試駕體驗等問題。

  關鍵詞一:網購汽車品質

  由於機動車屬於大件的商品,因此在網路上購買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最好可以在實地體驗之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有消費者反映在網上購買某品牌的汽車後,提車時才發現整車的做工粗糙,後備箱、前引擎蓋縫隙過大,內飾的做工也和官網宣傳的相差甚遠,因此後續發生要求廠家退車等一系列糾紛。

  另一方面,不僅僅是整車銷售存在著這一問題,在網購汽車零配件方面也是投訴維權集中的領域。由於網購這些零配件價格比在實體店優惠得多,且選擇豐富,因此成為大多數車主的首選。然而,在魚龍混雜的銷售環境下,網上所購買的汽車用品、配件品質大多參差不齊,而且消費者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才能辨別,從而導致各種駕駛安全隱患。

  此外,在當下最為熱門的二手車電商平台中,也有部分消費者反映購買的二手車的品質或多或少地與宣傳不一致。雖然目前很多二手車電商都打出了“放心”“靠譜”的口號來吸引消費者,但由於行業內仍缺乏統一的車況檢測標準,消費者可供參照的選擇並不多。

  點評:

  網購的優勢在於能減去中間環節和眾多繁瑣的步驟,讓購車過程變得簡單、方便。網民可通過線上比較各款車型、價格來獲取該車大量資訊。因此,價格透明化和服務

  成為影響消費者線上購車決策的主要因素。現階段,消費者購車決策變得更為理性,與底價促銷相比,良好的購物體驗、合理透明的價格和貼心週到的服務更能吸引消費者。

  因此,除了做到貨比三家外,最好還是選擇大型權威的商家進行購買;如果是汽車上不可缺少的零部件,則需要尋找專業的維修工人進行安裝,也建議消費者儘量到正規的實體店購買。

  此外,勿碰“超低價”二手車。業內人士透露,“超低價”二手車很可能是來歷不明的套牌車;其次,下訂單前必須核對證件,訂金不要輕易交給對方;再次,要及時辦理二手車過戶。

  關鍵詞二:售後服務品質

  據中消協統計的數據顯示,隨著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以網路購物、電視購物為代表的遠端購物也成為消費者投訴的多發領域。2015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遠端購物投訴20083件,佔銷售服務類投訴的69.86%。在遠端購物投訴中網路購物佔比95.41%,比去年同期上升3.13%。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秘書長朱孔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網際網路企業的優勢就是輕資産,一旦網際網路企業開始加大投入自己建店,就會逐漸向重資産轉移,其原本和傳統線下方相比的競爭優勢會逐漸縮小,在實體服務方面可能還無法和原本線下經驗豐富的傳統企業相抗衡。

  事實上,昆明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會長楊四田也曾表示,電商介入汽車售後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但短期內不可能成為主流。電商做汽車售後需要完善的地方還很多,比如説如何認定開設網店資質、汽車保養或維修之後的質保問題、出現問題消費者維權方面如何處理等方面。

  點評:

  網購汽車屬於大件商品,因此除了在網購前要注意識別網站資訊外,還應要注重商品和服務實際情況,不能只圖便宜,不要輕信價格特別低的商品,這很可能是欺騙消費者的誘餌。

  另外,購物過程中,注意保存相關網頁和付款憑證,儘量向經營者索取發票,以便事後維權。最後,網上購物有多種付款方式,盡可能採取“貨到付款”,最好通過交易平臺提供的第三方付款渠道,以保證安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