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回應2000億3G投資打水漂質疑:不符合實際
- 發佈時間:2016-03-22 06: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技術更新遭遇“美麗的煩惱”。近來,中國移動關閉TD-SCDMA基站一事就遭遇2000多億投資“打了水漂”的質疑。有聲音認為,如果基礎設施很快被淘汰或重建,此前的投資豈不是浪費?
3月21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00多億投次“打水漂”的説法並不符合實際,多數設備只需通過一定改造就可以轉換到4G時代使用。
萬方諮詢研究總監付亮也認為千億投資打水漂的説法過於誇張。但付亮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我們應該總結在3G産業政策方面的經驗教訓,例如應該給企業更多的選擇權。這樣能避免未來走彎路。”
談3G投資打水漂不符合實際情況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3G之後短短數年時間我國就迎來4G時代。而當電信運營商們在4G領域加大投入之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預計我國2018年將完成5G國際標準的制定,2020年有望正式商用。
如果三大電信運營商全力爭奪4G或未來的5G市場,是否就意味著每代基礎設施的使用年限很短,甚至造成投資的浪費?近來,中國移動關停用於3G的部分TDSCDMA基站一事就引發這樣的討論。
在苗圩看來,我國快速進入4G時代,並不意味著在3G上的投入浪費了。他説:“因為在3G的時候,中國TD-SCDMA成為世界上三大主流標準之一,第一次能夠跟其他兩大標準在國際上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而且當初如果不搞TD-SCDMA,就沒有今天的TD-LTE,這是一個延續的發展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苗圩特別提及,所謂2000億投資打水漂的説法過於誇張。他説,除了2009年早期投入的一些設備需要在4G時代報廢以外,絕大部分的設備通過一定的改造,比如換一根天線,換一套軟體就完全可以用於4G的TD-LTE上,不會全部都淘汰。
對此,付亮也認為投資打水漂的説法不準確。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實際上真正完全獨立的TD-SCDMA投資並不多,另外,這幾年的商用已經為中國移動收回了不少投資。而且到2016年1月底,中國移動還有1.63億的3G用戶,還能從這部分用戶服務中受益。作為企業來説,中國移動快速向4G轉型做得也很成功。”
談産業政策今後發展方向要作改變
與此同時,付亮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及,雖然不應誇大我國在3G投資上走的彎路,但也應從中總結一些經驗和教訓。
“我國在1998年左右就開始研究3G的技術和標準,但是2009年才發放3G牌照,這比發達國家已經晚了五六年。這導致3G的技術設施商用的時間比較短。而且當初發給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是不同的3G牌照,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並沒有多大的選擇權。中國移動拿到的是TD-SCDMA這個國産牌照,實際上處於稍弱勢的地位。”付亮説。
記者了解到,2009年工信部發放的三張3G牌照分別是中國移動的TD-SCDMA、中國聯通的WCDMA和中國電信的CDMA2000,其中,中國移動拿到的TDSCDMA是我國的自主開發的國産品牌。後兩者則是歐洲和美國技術。而2013年工信部發放的4G牌照則均為TD-LTE。
在付亮看來,政府在制定産業政策的過程中應該給企業更多的選擇權,不應由政府來給企業“分果子”。
類似的思路在論壇上也有提及。一位研究人員向苗圩提出“為什麼國家的一些産業政策出現了負面效應”的問題。該人士發問:例如政府對光伏進行補貼,光伏出現産能過剩的局面,另外,對新能源車的補貼也滋生出一些騙補現象。
對此,苗圩回應説:“我們也意識到産業政策今後的發展方向要作一些改變,特別要實行精準的産業政策。去年中央已經提出來五大政策,其中對産業政策而言就是要準。”
當前,我國正推進以“中國製造2025”為核心的製造業轉型升級計劃。苗圩表示,我國正在抓緊編制與“中國製造2025”配套的11個規劃或者行動計劃。今年我國將啟動實施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建設,智慧製造、工業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創新等5大工程。
對於如何有效推動産業轉型升級,苗圩在演講中也表示,核心是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放活市場的無形之手,將進一步地簡政放權,實施更加精準的産業政策,在市場準入、公平競爭、財稅金融、科技創新、對外開放、人才培養等方面推動出臺一批實打實的配套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