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化係”2700億資産整合加速 先買資産後注入

  • 發佈時間:2015-10-10 08:07: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建鋒  責任編輯:吳起龍

  9月23日,天華院(600579.SH)公告稱,因重大事項,公司自2015年9月23日開市起停牌。作為天華院實際控制人的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化工”)旗下其他5家上市公司也動作頻頻。

  此前,中國化工制定的“十三五”規劃末期目標為,總資産5000億元、銷售收入5000億元,而這兩項數據在2013年分別為2725億元、2440億元。

  一位券商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國化工要實現上述目標,除了內生增長外,通過收購海外化工子行業大公司,然後再實施證券化將是一個重要手段。目前其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已經在該項計劃實施中。

  密集行動

  在天華院(前身為ST黃海)于9月23日發佈《重大事項停牌公告》後,市場對其重大事項滿懷憧憬,但目前公司涉及重大事項的具體內容尚無法知曉。

  2013年8月2日,黃海集團將其所持天華院的全部股份(約1.15億股)悉數轉讓給中國化工旗下所屬中國化工科學研究院。至此,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中國化工科學研究院。同年12月25日,公司重大資産重組實施完畢,原輪胎業務資産全部置出,同時向化工科學院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天華院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為化工機械的研發、製造、銷售。

  在上述資産重組完成後,天華院的凈利潤先升後降。數據顯示,公司2014年、2015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為0.57億元、-854.97萬元。

  除了天華院外,中國化工旗下其他上市公司 沙隆達A (000553.SZ)、 瀋陽化工 (000698.SZ)、 藍星新材 (600299.SH)等近期也動作頻頻。

  沙隆達A 9月24日公佈的《關於重大資産重組進展公告》顯示,本次重大重組涉及的標的資産為本公司實際控制人在以色列的下屬企業 ADAMA,該公司從事農作物保護業務,與本公司業務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目前,公司正在積極組織獨立財務顧問、法律顧問、審計機構、評估機構等相關仲介機構對重組標的資産進行盡職調查、審計、評估,各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推進中。沙隆達A 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被中國化工通過信託或其他資産管理方式控制。

  此外,瀋陽化工向公司控股股東中國藍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星集團)發行1.59億股股份購買山東藍星東大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藍星東大)99.33%的股權在9月10日獲得證監會[微網志]核準。資料顯示,中國化工持有藍星集團63.58%的股權,藍星集團持有瀋陽化工集團有限公司100%的股份,瀋陽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瀋陽化工33.08%的股份。

  7月25日,藍星新材公佈的《重大資産置換及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購買資産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修訂稿)》顯示,擬置入資産為藍星集團持有的安迪蘇集團85%普通股股權。

  黑化股份 (600179.SH)于8月26日公佈的《重大資産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産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顯示,公司擬向郭東澤、郭東聖、王強、紀世賢及盧天贈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安通物流100%股權和安盛船務100%股權,此次交易後,公司實際控制人由中國化工變為郭東澤、郭東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天科股份 (600378.SH)在8月也因重大資産重組而停牌,而在9月22日,該事項被實際控制人中國昊華(中國化工持有其100%股權)以不知情為由否決。

  先買資産後注入

  針對中化係旗下上市公司動作頻頻,有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國化工要實現其“十三五”末期的目標,一系列資本運作必不可免。

  中國化工網站資料顯示,公司2015年做好“十三五”規劃時提出了具體的戰略目標:繼續以“新科學、新未來”為引領,按照“3+1”的格局,緊扣“結構調整”主線,堅持“兩趨零、四同步”,繼續“三個大力引進”,向化工産業鏈“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5511”戰略目標,即到“十三五”末期,實現資産5000億元、銷售收入5000億元、利潤100億元、企業家100名。

  數據顯示,中國化工2013年資産總額2725億元,銷售收入2440億元,戰略定位是“老化工,新材料”。目前其有化工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基礎化學品、石油加工、農用化學品、輪胎橡膠和化工裝備6個業務板塊。公司正在實施“十二五”規劃,按照“新科學,新未來”加快産業結構調整,中國化工將形成“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加基礎化工”的“3+1”主業格局。

  一位券商化工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化工要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其“十三五”末期資産總額和銷售收入增幅都要增長1倍左右,從其自身內增長情況來看,要實現這個目標難度較大。該分析師稱,通過收購海外資産,然後再進行證券化來化解收購帶來的財務壓力是其一直以來的思路,而且這個思路已經在付諸實施,即通過收購國外化工行業內大公司,通過資産證券化後來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這也是中國化工改革、做大做強的一個重要思路。

  資料顯示,中國化工全資孫公司中國農化國際有限公司(新加坡)持有ADAMA 公司 60%的股權。中國化工網站國際業務顯示,ADAMA 公司是全球第七大農藥生産和經銷商,植保業務涵蓋了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等系列産品。業務遍佈全球120多個國家,在30個國家擁有超過40個分支機構,在全球有近5000個産品註冊登記和6000多個商標。

  無獨有偶,藍星新材此次擬收購的安迪蘇集團原來是一家法國動物營養添加劑巨頭。藍星新材公佈的方案顯示,安迪蘇集團是專注于研發、生産和銷售動物營養添加劑的全球性領軍企業,具有超過 75 年的生産和研發經驗,主要産品包括蛋氨酸、維生素、酶製劑等動物營養添加劑。根據第三方機構Feedinfo 估計,2014 年安迪蘇集團蛋氨酸産品全球市場份額約為27%,排名全球第二。2014 年,Evonik、安迪蘇集團及Novus 三家生産廠商合計佔有全球蛋氨酸産品市場約84%的市場份額。

  2013年至2014年,安迪蘇集團資産總額分別為127.81億元、126.8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為85.32億元、99.2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61億元、16.25億元。

  資料顯示,2006年,中國化工集團旗下的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投資4億歐元,實現對法國安迪蘇集團的全資收購,並於當年1月17日在比利時正式簽署對安迪蘇集團的交割協議,這也是中國化工行業第一例海外並購。

  上述券商人士進一步對記者表示,雖然中國化工正在實施的“十二五”規劃主要集中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加基礎化工四大領域,但這與公司先收購海外優質資産後再證券化並不衝突,也不用擔心將來這幾家上市公司存在同業競爭的關係,因為國際收購伴隨著各種機遇,中國化工的主業也會不斷更新,預期這一方法將會成為公司未來在資本市場上的主要手段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份,中國化工通過全資子公司中國化工橡膠公司與義大利Camfin S.p.A。(以下簡稱CF)及其股東簽署協議,以每股15歐元的價格收購CF持有的在米蘭證交所上市的倍耐力公司(Pirelli)26.2%股權,之後與CF及其他投資者合作對其餘股份發起要約收購。

  資料顯示,倍耐力(Pirelli)是全球第5大輪胎製造商,擁有140多年的研發製造歷史,銷售額超過60億歐元,銷售網路遍佈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高端市場排名第一,是F1賽車的獨家供應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