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部分券商人士建議:精選優質個股 緊盯主題投資

  • 發佈時間:2015-09-28 03:09: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李超  責任編輯:楊菲

  部分券商分析人士認為,在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雙重任務的情況下,政策有望繼續保持寬鬆,以起到短期內托底經濟的作用。資本市場方面,A股主題投資活躍度將逐步上升,風險評價有望在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的基礎上改善,行業景氣度將成為挑選個股的主要考慮因素。

  穩增長有望加碼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近期發佈的研究報告認為,2015年四季度,穩增長政策將繼續顯效,投資面臨的“人”和“錢”的約束在逐步緩解,經濟增長有望回穩,預計GDP增長在7%左右,較三季度小幅回升,全年增長7%左右,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正處在動力切換、結構轉變、階段更替和風險緩釋的關鍵時期,新動力正在培育和形成,傳統動力正在調整和衰減,中國經濟還將在景氣週期的階段性底部延續一段時間。在新舊動力切換的關鍵期,政策要繼續保持寬鬆取向,為經濟新動力的成長和經濟轉型贏得時間,特別是要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雙重任務。深化改革的大方向不變,短期托底的政策取向也不會變。

  民族證券分析師認為,8月價格數據符合預期,顯示經濟仍面臨需求不足的困擾,今後政策選擇仍將以積極的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在通脹回升、實際利率已為負值的背景下,仍將以維持流動性平穩適度為主要目標。近期財政政策頻繁發力,耗煤量、鐵路貨運等數據均有好轉跡象,預計在基建項目的陸續開工以及基數效應共同作用下四季度PPI跌幅有望收窄,CPI將在2%-2.5%區間徘徊。

  南京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認為,中長期來看,過去投資驅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結構調整、産業升級過程中,舊經濟內生動力逐漸減弱,新增長點尚未形成規模,三期疊加的新常態下,潛在經濟增長速度下行難以避免。短期因素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斷加碼,政策在打通資金進入實體的渠道上下工夫,簡政放權、國企改革等改革措施釋放政策紅利,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短期內可能對經濟起到一定托底作用,但難以拉動經濟明顯反彈。此外,實體經濟風險積聚,不良壓力下銀行惜貸情緒依然較重。投資增速高位回落,有效融資需求不足。大量資金缺乏好的投資方向,不斷追高債券等金融資産價格。由於實體經濟缺乏加杠桿主體,資産匱乏的局布料將延續,“經濟冷、金融熱”的形態短期難以改變。

  中航證券分析師符旸認為,政策面上的穩增長力度不能放鬆,貨幣寬鬆進程必將延續,財政力度也將在年內剩餘幾個月裏不斷發力。樂觀情況下,經濟在四季度能夠階段性企穩或小幅反彈,但趨勢上仍處於增速下行趨勢中。

  首創證券分析師王劍輝認為,政策方面,全面寬鬆仍是一段時期內的政策主題。各項經濟數據尚未顯露改善跡象,金融市場震蕩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加之市場對改革呼聲不斷走強,經濟、股市以及改革都需要寬鬆的政策環境保駕護航。預計工業生産及盈利狀況最快於四季度企穩。同時,四季度大宗商品價格企穩是大概率事件,至12月末跌幅有望顯著收窄。四季度股市有望企穩回升,企業投資收益也將因此改善。

  A股積極因素增多

  南京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認為,隨著央行連續降準降息,疊加銀行理財收益率緩慢下調,銀行表內外綜合負債成本有所下行。但目前利率債投資者結構有所改變,基金等交易性資金佔比提升,意味著貨幣市場資金利率對需求的影響力增加,投資者穩定性降低。無風險利率不具有大幅反彈的條件,短期內,股市資金回流後資産重配導致債券需求提升,資産短缺局面難以改變。若市場有技術性回調或是突發事件衝擊,依然是介入的好機會。隨著經濟增速持續疲軟,對於行業景氣度的關注將成為挑選個股的主要考慮因素。

  中信建投分析師認為,短期市場中的“築底”已經體現了較多的積極因素,震蕩築底還需經歷一個過程,對於未來的反彈需要將預期回報率降低,部分風險偏好修復的成長創新行業開始逐漸具備參與價值。

  國泰君安分析師認為,監管機構對於傘形信託等其他違規交易端口的清理及時、有效地管理了市場預期,整體市場所面臨的金融風險得到有效控制。而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在美聯儲不加息後進一步穩固。A股風險偏好經歷兩波快速下降後將逐漸企穩,主題投資活躍度將逐步上升。

  9月份美聯儲不加息為新興經濟體贏得了有利的時間窗口。中國穩增長政策加碼將緩解全球通縮預期。8月財政支出同比增長25.9%,主要是加快部分重點支出預算執行進度,著力點體現在交運、節能環保、社會保障等領域。財政政策進一步轉向積極,其發力效果可能在四季度即有體現,A股風險評價有望在此基礎上改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