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集集團回應勝訴美“雙反”調查:事來不怕事

  • 發佈時間:2015-05-22 14:3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石岩  責任編輯:張少雷

  “沒事不惹事,事來不怕事。”讓王宇沒有想到的是,他喜歡的這句話,竟然在自己供職公司的一次國際“大戰”中得到了驗證。

  王宇是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團)法律事務部總經理。去年5月14日,美國商務部對中國輸美53英尺幹貨集裝箱産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此案涉及三家中國公司,中集集團是其中最主要一家。

  “不同於傳陳林萍裝箱,我們輸美的53英尺集裝箱採用高強度鋼材。這一中國自主開發的産品,無論從容積還是密閉性等方面,都要優於國際同類産品,也因此受到了美國市場的高度歡迎。”中集集團副總裁張寶清對中新社記者介紹。他透露,涉案産品在北美地區擁有80—90%的市場佔有率。

  正是覬覦這一市場份額,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的拖車公司去年向美國監管機構提起申訴,申請對中集集團等三家中國企業進行上述“雙反”調查。

  “我們沒有遇到過這樣大的案子,第一時間確實有點忐忑。”王宇坦言。如果敗訴,涉案産品將面臨退出美國市場的風險。不僅上千人飯碗不保,産業鏈上鋼鐵等産品供應商也將受到極大影響。

  重壓之下,中集集團迅速與商務部溝通,後者鼓勵它積極應訴,並承諾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王宇稱,這給了中集集團以相當大的勇氣和決心。

  “我們決心奉陪到底。”張寶清説。這一決心即便在今年4月份美國商務部終裁認定涉案集裝箱存在傾銷及補貼等行為時,亦沒有改變。

  按照美國法律,在徵收反傾銷或反補貼稅之前,美國商務部與國際貿易委員會都需作出肯定性終裁。商務部裁定傾銷或補貼幅度,國際貿易委員會裁定相關産品是否對美國産業造成實質損害或構成威脅。

  為爭取最大勝算,中集集團不僅與國內競爭對手合作應訴,而且充分調動美國客戶資源,讓後者現身説法,為中方“站臺”。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招起到了很大作用。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當地時間19日公佈終裁結果,認定中國輸美53英尺幹貨集裝箱産品未對美國國內産業造成實質損害,從而一舉否決了美國商務部此前要求對上述産品徵收“雙反”關稅的決定。

  “美國對中國産品發起的‘雙反’不少,但商務部裁決最終被國際貿易委員會推翻的案例,確實不多。”商務部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告訴中新社記者。他認為,在貿易救濟“政治化”的現在,這對於中國企業應對貿易救濟具有很好的示範意義。

  而在王宇看來,此案之所以勝訴,乃是凝聚了“多方智慧”的必然結果。對於遭遇貿易摩擦日漸頻仍的中國製造業,他稱,此案很大的啟示就在於積極應訴,並堅持到最後一刻。

  “當然,在遇到貿易摩擦時,我們還一定要研究、遵守所在國家的遊戲規則,主動發掘為我所用的資源,盡最大可能説服對方。”王宇説。

中集集團(000039)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