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多家電商平臺曝刷單醜聞 刷"爆款"已成黑色産業鏈

  • 發佈時間:2015-04-20 15:45:00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帥鵬坤 蔡坭  責任編輯:謝淩宇

  

一些區域快遞公司是刷單的“幫兇” 羊城晚報記者 陳秋明 攝

  喜歡網上購物的剁手族們,會習慣性地在搜索框中輸入要找的商品,接著網購平臺頁面上會出現滿屏的“寶貝”,不少人會選擇那些交易量大的店舖購買。如果你真的認為那些賣得多的就是信譽更好的,那就很可能掉進商家的陷阱,因為銷量和信譽都可能是商家刷單刷出來的。

  近日,某著名電商面對第三方商家的開放平臺曝出刷單醜聞。事實上,電商平臺上的店舖刷單早已經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之一。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網店刷單已形成完整的“灰色産業鏈”,網路刷單組織可以為店舖完成包括下單購買、郵寄空包裹等“一站式服務”,最低每單花上1.5元就可以刷銷量、刷信譽。

  對此,無論是電商企業還是快遞公司,都紛紛表態會嚴查並嚴厲打擊刷單行為。業內專家表示,在外部監管難以動搖刷單産業鏈基礎的情況下,最重要的還是電商平臺自身加大處罰力度。

  刷單已成電商“常規玩法”?

  近日,一位網友曝光了某著名電商平臺上的刷單內幕,一平臺商家稱該電商運動母嬰行業的員工直接對其提出要求,花5000元進行最低50萬元的刷單,完成後能獎勵王先生資源位,是“互相幫助的事”。根據該電商方面發佈的公告,該電商在事情曝光後進行了內部核查,並辭退了涉事員工。

  所謂刷單,實際上是一種虛假交易。店舖商家花錢雇人來購買商品、撰寫評論,以提高銷量、提升信譽。這種做法,在電商行業早已不新鮮,甚至有業內人士稱“只要有電商平臺,就有刷單現象”。

  在電商平臺上,商品可以通過銷量進行排名,更大的銷量意味著被展示在靠前位置的概率更高,也意味著獲得更多的流量,因此刷單成為不少網店的“終南捷徑”。

  店舖熱衷刷單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隨著電商平臺上的店舖數量越來越多,推廣費用也水漲船高。“相對於花錢買廣告位,刷單實際上是一種成本更低的做法”。

  廣州的劉峰(化名)是在淘寶上從事服裝生意的一個店舖掌櫃。他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最開始不懂得刷單,後來因為店舖沒什麼銷量,就開始刷單,最多的時候一次刷了200來單。”劉峰説,刷單在淘寶平臺上司空見慣,在他加入的一個淘寶店舖掌櫃群中,有幾百家店舖,“不刷單的幾乎沒有”。

  2013年的“雙11”期間,就有廣州本地一家服裝企業內部人士向羊城晚報反映:“500萬銷售額中有200萬都是刷出來的。”為此,公司還給每個員工下達了刷單指標。

  第三方平臺是刷單主力軍

  那麼到底誰是刷單的主力軍呢?劉峰告訴記者,除了動員朋友外,還有專門的QQ刷單群,店舖與店舖之間可以互刷,真正的主力是一些第三方刷單平臺。

  記者在網上輸入關鍵字搜索,頁面上立馬出現不少號稱專業刷單公司的連結。根據其中一個叫作“微時代”的刷單平臺提供的QQ號,記者與該刷單平臺取得了聯繫。一位客服熱情地向記者介紹:“我們是在確保您店舖安全的情況下,組織刷手(專門的刷單人員)去店舖購買指定商品,以購物方式增加銷量、流量和信譽度。”

  據該客服介紹,為確保刷單不被網購平臺發現,刷單平臺上的刷手來自全國各地,“都是用真實的ID,不會出現重復購買”;同時,為了保證整個刷單過程的購物真實度,刷手會先進行搜索,然後進入店舖之後,並且與店舖客服用阿裏旺旺進行“假聊”,最後下單購買。

  客服説:“我們做的是墊付代刷,也就是真買假賣。”具體流程是,刷手買的時候真實支付,這樣就造成一種“真實購買”的假像;但是店舖卻不會真的發貨,只發“空包或者單號”;在刷手們確認收貨並且提交好評後,店舖要把錢退給刷手,同時支付“佣金”。至此,刷單流程結束。

  據了解,刷單平臺主要靠佣金掙錢,而佣金主要看訂單價格。根據一個刷單平臺給記者發來的報價表。50元以下的訂單,每刷一單的佣金是1.5元,50至100元的訂單佣金是2.5元,100至200元的訂單佣金為4元,假如訂單金額在1000元以上,每刷一單的佣金則達13.5元。

  客服告訴記者,單刷得多佣金還可以打折,最高可以打五折。除了刷單之外,連刪除中差評的業務,刷單平臺也可以代辦,可謂“一站式服務”。當記者詢問客服生意怎樣時,客服回復:“每天都有很多店舖找我們刷單。最少(的店舖)也刷100單吧,多的(店舖)幾千單也有。”

  區域快遞企業成“幫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刷單過程中,除了要刷手和店舖老闆之間配合“默契”外,要形成看似真實的訂單,還必須要有真實的“快遞單號”作為保證,而這也成為不少快遞“空包公司”的一種賺錢方式。

  近日,央視便曝光了一家叫作“空包網”的快遞平臺,該平臺專門負責為淘寶平臺上有刷單需求的店舖寄送空包。事實上,只要在網上隨便一搜,就能跳出一大堆像“91空包網”、“極致空包網”、“空包114”等名稱各異的空包代發網站。

  這些空包公司的運作方式差別不大,一般是由店舖老闆提供發貨地址和收貨地址,然後空包公司將空包發出,但是空包並不會配送到收貨地址,而是在快遞網點就被簽上了收貨人的名字,於是在快遞企業的物流系統中,就産生了一個貌似真實的快遞;同時在電商平臺的後台中,也顯示收貨人已經簽收。

  記者從一空包公司了解到,根據所選快遞公司的不同和店舖的會員級別,每發一個空包的價格也從1.1元到2.4元不等。例如該平臺上顯示的全峰快遞空包價格,普通會員的價格是每個空包2.3元,而VIP會員則是2元。

  記者了解到,包括飛遠快遞、增益速遞、速爾快遞、龍邦速遞、快捷速遞、全峰快遞等快遞企業都是許多空包公司的熱門選擇。據一快遞業內人士介紹,上述快遞企業中除了全峰外,均是小型快遞企業。

  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一般參與到電商刷單中的快遞企業都是區域快遞企業:“同城快遞參與的比較多,因為要寄到外地的話成本太高;而且同城快遞管理上相對不規範,只要在系統中搞個假簽收就可以了,操作起來比較簡單。”

  同時,記者從一家服裝企業了解到,一些品牌賣家在“雙11”、“雙12”等特殊時段組織內部員工進行刷單時,也會選擇韻達、圓通甚至EMS等大型快遞企業進行配送。由於不少快遞企業採用加盟制,“只要和快遞配送點事先溝通好,也是可以操作的”。

  改革電商機制是解決之道

  4月7日,菜鳥網路正式宣佈在快遞環節打擊炒信(炒作信用),以規範行業秩序。菜鳥近日在平臺上強制下線了一家快遞公司,並且向所有合作的快遞公司發函通報了對該快遞公司的處罰,這也是國內首起因炒信而下線快遞公司的案例。

  之後,中通、圓通、申通、百世匯通、韻達等各快遞公司都對內部發出告示,要求禁止受理淘寶、天貓平臺商家炒信快件。

  但徐勇認為:“還是應該從源頭進行治理,只有電商不發空包,快遞企業才不會成為幫兇。”

  據悉,目前電商平臺主要採用技術和抽檢兩種手段對店舖進行監管。在技術手段上,京東等各大平臺都有“反作弊系統”。該系統會對商戶的成交行為進行檢測,例如通過IP地址、收貨地址等辨別,如果短時間記憶體在大量重復資訊,就可能被認定為刷單行為;另一種方式是抽檢。一位電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平臺會不定期對店舖進行抽檢,發現刷單行為則會被降級或清退。

  有資料顯示,京東的“反作弊系統”每日識別的作弊訂單有9萬至13萬單。行業人士判斷,淘寶平臺上的刷單行為遠遠超過這個數量。

  廣東省網商協會秘書長黃子榮認為,刷單從長遠來看對電商生態是一種嚴重的危害:“刷單讓消費者難辨真假,對電商的各種排名失去信任,長遠來看不利於電商發展。”同時,由於交易數據掌握在電商平臺手中,外部監管很難實現,這要求電商平臺自身必須加大對刷單的打擊力度,對刷單“零容忍”。

  但對這種監管,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悲觀:“刷單從根本上説是電商平臺本身的排名機制問題,不改變現有的運作機制,就很難制止刷單行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