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康師傅成港滬通首批標的 油品事件未影響機構評級

  • 發佈時間:2014-11-13 00: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筆者注意到,康師傅雖然隸屬於頂新集團,但是康師傅的事業是從在中國大陸製造和銷售速食麵開始的——公司是在天津創立並在大陸市場和銷售的面向大眾、關係民生的消費類公司。

  早在1996年,公司就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依附於香港這個國際化自由資本市場,成為一家投資者來自世界各地的公眾公司。從上市至今,康師傅股價已經累計漲17倍、年化收益率26%。

  而雖然涉入台灣地區發生問題油品事件的部分公司和康師傅同屬於頂新集團,但是由於企業經營的獨立性以及康師傅並未採用台灣地區原料,因此不少機構並沒有因為此事件而調整康師傅的評級。

  核心競爭力被資本市場看好

  筆者了解到,康師傅主要在大陸從事生産和銷售速食麵、飲品及方便食品。集團于1992年開始生産速食麵,並自1996年起擴大業務至方便食品及飲品。

  2012年3月,公司進一步拓展飲料業務範圍,完成與百事中國飲料業務之戰略聯盟,開始獨家負責製造、灌裝、包裝、銷售及分銷百事在大陸的非酒精飲料。

  近年來,由於食品飲料所處的行業是拉動經濟(內需消費)的主力,並且市場的廣闊和巨大潛力也讓康師傅被投資者所看好。

  近日國泰君安關於食品行業“滬港通”專題系列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康師傅收入、市值、股價回報率、PE均高於競爭對手。從上市至今,康師傅股價累計漲17倍、年化收益率26%。

  報告指出,康師傅有非常明顯的核心競爭力,在産品創新能力和渠道拓展能力方面均很優秀。而在盈利水準上,從歷史上凈利率、營業利潤率、ROE看,康師傅均佔有優勢,顯示出較高的盈利水準,並且各個品類在市場佔有率方面也領先,處於有利的地位。

  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康師傅之市值為162億美元,並且已被納入英國富時指數中亞太區(除日本外)的成分股、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香港成分股指數及恒生指數藍籌股行列。

  而自2008年起,康師傅控股因其穩健的財務記錄及出色的管理和創業技能,已經連續6年被福布斯評為“亞洲50強”上市公司,並在2014年入選福布斯全球百家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

  專注大陸市場

  康師傅雖然源自於頂新集團,但是康師傅的事業是從在大陸製造和銷售速食麵開始的。多年來,康師傅專注于開拓大陸市場,並採取了靈活多樣的産品策略,來應對競爭對手的挑戰。

  筆者了解到,面對中國大陸的市場,康師傅採取了極具針對性的分銷渠道建設,全力推進全渠道、扁平化的“通路精耕”戰略,使得平均每個銷售渠道的收入貢獻水準從2002年的2.2萬美元上升到了2013年的7.65萬美元,加上客觀上中國大陸市場快速增長的食品飲料消費需求,康師傅迅速將自身在食品飲料快消領域的先發優勢轉化為市場渠道優勢。

  此外,在産品方面,康師傅針對速食麵、飲料和方便食品三大業務群制定了全面的策略,包括市場價位定位、品類創新、口味創新、包裝創新、行銷理念和手段創新等方面,盡全力引領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同時對於市場新的變化,採取有重點的快速跟進策略,如推出“老壇酸菜”系列等。

  公司方面表示,公司將不斷完善遍佈全國各地的銷售網路,令新産品更加快速、有效地登陸市場,使得集團産品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截至2013年12月底,本集團共擁有566個營業所及75個倉庫以服務33504家經銷商及110355家直營零售商。

  在多年的耕耘下,康師傅品牌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不僅如此,康師傅品牌亦榮獲Interbrand(國際品牌集團)評審的“台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第二名,品牌價值高達14.98億美元,這已是康師傅連續11年於此調查獲得前五名。

  今年3月份,“最佳品牌”揭曉中國最具影響力品牌,康師傅獲德國品牌協會頒發“最佳産品品牌”及“最佳食品與飲料品牌”兩項獎項,該活動旨在推廣成功且具創新性的品牌管理。

  “這些榮譽的獲得,除對康師傅品牌力及競爭力的肯定外,更激勵我們不斷努力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美味及安心的産品。”康師傅方面表示。

  頂新事件後多數機構維持評級

  筆者注意到,雖然台灣地區油品事件讓康師傅受到了輿論的波及,但是不少評級機構並沒有因此調低康師傅的評級。

  知名評級機構穆迪表示,康師傅姊妹公司出售問題食用油事件對康師傅的Baa1評級,以及穩定展望並無影響。

  該行給出的理由是,儘管正義公司和康師傅均為頂新集團的子公司,正義公司和康師傅的業務經營與原材料採購均彼此獨立。更重要的是,康師傅並不從台灣地區採購任何食用油或其他産品原料,並且其所有收入和現金流均來自中國大陸。

  另一方面,穆迪認為該醜聞將對康師傅帶來一定的聲譽風險。對此該行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尤其關注康師傅是否出現庫存流動放緩,以及康師傅在大陸速食麵市場的份額是否出現下降,因食用油是速食麵産品的一種主要産品原料。

  截至目前,穆迪注意到康師傅經營情況良好,今年7月至9月,該公司並未出現銷售或庫存流動放緩的情況。此外,即使銷售明顯下滑,康師傅所持現金水準充足,應足以維持其6個月左右的運營費用。

  而另外一家國際機構德銀也表示不預期此次事件會對康師傅業務構成任何實質影響,相信康師傅股價短期內會回復正常,評級維持‘中性’。

  康師傅“內部郵件”舉三條事實 例證公司大陸産品安全

  在今年台灣地區油品事件爆發之後,輿論一時將同樣是頂新集團旗下的味全、康師傅等品牌推到了風口浪尖,消費者頓感無所適從。對此,康師傅方面表示由於關於食品安全相關資訊相對混亂,公司發表聲明表示康師傅與台灣地區油品事件並無直接關聯。並且,康師傅在大陸生産與銷售的産品並未涉及台灣地區油品事件,亦未從台灣地區進口相關油品。

  而除了康師傅的公開聲明,筆者注意到,康師傅食品控股內部向公司員工發佈內部郵件,再次説明事件的緣由與發展,列舉出大陸相關産品安全的三條保證。

  而實際上,筆者獲悉,康師傅多年也在供應商、産品生産流通、追溯系統等多方面採取多項措施來保證産品品質安全可靠。

  大陸産品安全的三大基礎

  10月14日,康師傅發佈聲明重申其運營的獨立性,以及其大陸産品的安全性。

  “康師傅與台灣味全、正義公司、頂新制油為獨立經營法人,並無直接關聯。”康師傅表示,“康師傅在大陸生産與銷售的産品並未涉及台灣油品事件,亦未從台灣進口相關油品,在大陸生産與銷售的産品均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安全無虞。”

  此外,公司也表示,已于2014年10月13日終止對台灣味全公司的康師傅商標授權,台灣味全公司不得再以“康師傅”為品牌在台灣地區生産與銷售速食麵産品。

  而在康師傅給公司員工的內部郵件中,則列舉了三大“事實基礎”,強調問題豬油事件始終僅限于台灣地區市場,大陸市場對於食品企業生産資質要求更加完備,有國家標準層層把關,經過持續溯源排查,進一步確認供應商製作豬油的原料均來自本地,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因此大陸生産的産品安全無虞。

  很顯然,康師傅油品原料從未從台灣地區進口,是強調公司大陸産品安全的第一個基礎,根據表示,中國台灣地區與祖國大陸的不同監管制度,也保障了大陸生産産品的安全性。

  根據表述,在大陸,所有生産型食品企業都需要取得政府核發的“企業食品生産許可證標誌”,也就是大家熟悉的“QS”標誌。每年,企業還需要接受嚴格的證後監督檢查,若發現有嚴重不合格項就會被吊銷QS標誌。在台灣地區,食品企業採行的是自主管理,相關單位並不直接介入監督環節。不同的監管制度也就對食品安全的保障産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我們更透過持續溯源排查,進一步確認供應商製作豬油的原料均來自本地,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這是康師傅能夠再三強調大陸生産的産品安全無虞的第三個事實基礎。”

  積極應對輿論挑戰

  除了列舉事實證明大陸所生産的産品有安全保障之外,郵件中再次表達了康師傅對於有關此事件的錯誤言論的憤慨與無奈,稱市場資訊紛亂短期勢必無法避免,但康師傅堅信唯有基於事實、基於科學,食品安全才能被確保。

  郵件中稱,預料各式紛亂的資訊很難在短期內被平復,因為情緒性的言語擾亂了理性思辨的能力。康師傅仍堅守:任何扭曲資訊詆毀康師傅的錯誤言論絕不姑息,任何趁火打劫的投機行為絕不放縱。

  而實際上,在此之前,市場上就已經有相關康師傅使用 “餿水油”的相關言論,針對不實謠言康師傅曾多次發表聲明,譴責,並強調追究法律責任的決心。

  對於一系列的風波,在內部郵件的最後,表達了康師傅作為行業領導者的責任與信心,“我們沒有理由回避任何的挑戰,而是以更積極的態度應對,基於讓事實説話,讓科學説話的原則,勇敢迎向前去。”康師傅在郵件最後寫道。

  多措施保證品質安全

  目前,食品安全已經成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台灣地區問題油品事件在相關單位清查後,並誤傷到康師傅,顯見食品安全相關議題的重要性有進一步提升的必要。

  根據康師傅方面的表述,作為速食麵行業的領頭羊,圍繞“一個核心,六個放心”運作,以食品安全為核心,通過在供應商選擇、産品原料、生産環節等嚴格把關來保證食品安全。

  具體來看,公司在供應商方面推動供貨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在生産環節關鍵控制點監控、對成品進行嚴格檢驗管理、對流通領域以及品質體系進行管理,此外,公司還建立MIS管理資訊系統,構建品質資訊線上共用平臺,來確保産品的品質與安全。

  而在具體的管理方面,公司還六西格瑪管理,精進産品品質,並啟動追溯系統資訊化建設,提升産品追溯能力,以持續推動食品防護管理機制,降低食品安全意外風險。

  而除了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可靠的産品,康師傅作為企業公民也在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筆者從康師傅官方網站上看到,幾乎每個月康師傅都有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行動。例如今年10月份,公司到天津泰達國際養老院走訪慰問,今年9月份,雅安地震災區7個“康師傅安康圖書館”建成;今年8月份,公司參與魯甸災區救助等等。

  公司表示,秉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回饋社會,永續經營”之道,以不同的方式去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如助學、抗洪、扶貧、環保、支援體育活動等,讓企業及社會同步健康發展。

  具體來看,食品企業除了積極響應“從農田到餐桌”,對産品進行全程品質控制;同時精進生産效能,符合綠色戰略外,更多面向關注社會熱點議題,更是樹立良好企業形象的重中之重。

  觀|察|評|論

  康師傅屢遭“身份”質疑“異類行銷”能夠撼動行業龍頭地位?

  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包括康師傅在內的不少紮根于本土的企業不約而同在網路輿論場上受到了莫名的挑戰,為“不實傳言”頭痛不已的這些企業也不得不開始通過法治之路進行維權。

  而康師傅也表示,公司近期被“惡意詆毀”,其中就體現在,個別人員及組織通過微網志,微信論壇等方式污衊康師傅公司為日資控股,參與“釣魚島”事件等等。

  實際上,這不是首次出現類似的言論,早在2012年9月,康師傅是日資企業的謠言就開始在微網志與手機短信上出現,而從此之後,幾乎到每年的9月特殊紀念日之時,總會在網上出現“抵制康師傅”的言論,不僅如此,這幾年“不實傳言”的傳遞渠道也隨著微信的風行,在不同的朋友圈以及公眾賬號中,以版本各異,內容雷同的方式不斷被重復著,異於常理的流傳模式,更像是有人幕後主導,希望借用民眾情緒,一直吹著“抵制日資康師傅”的號角。

  “這樣的規律性的‘不實傳言’,多是為了打擊特定企業所做的行為,有些已經構成誹謗罪”,華東政法大學民商法教授沈幼倫對筆者表示,“但是,這樣的行為並沒有真的動搖這些企業的行業地位”。

  沈幼倫表示,企業的市場份額,是由企業雄厚的自身業務水準決定,消費者自有判斷,不是“傳言”就能摧毀的。

  其實,隨著自媒體的崛起,如何解決自媒體的傳播環境一直困擾法律界,而有關自媒體傳播的法律界限問題,也終於在近期有所進展。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關於審理利用資訊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同時發佈8起典型案例,對利用自媒體等轉載網路資訊行為的過錯及程度的認定,以及非法刪帖、網路水軍等網際網路灰色産業的責任承擔作出明確規定。

  有關《規定》的出臺,正好與近期受網路“不實傳言”困擾的多家企業紛紛選擇採取法律手段進行維權有著相互支援的意味,相較于早些年“網路黑公關”橫行,企業只能透過公安部門介入調查才能有效遏制行業惡鬥相比,《規定》顯示不論是惡意傳播“不實傳言”的一方需面臨民事損失求償的法律責任,企業也能在法律的保障下,更及時主張應有的權利,還原事件的原貌。

  沈幼倫認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歪曲事實行為的性質就涉嫌造謠惑眾。在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雖然人們擁有對事件的自由評論權,但是毀壞他人名譽、造謠生事,就已經涉嫌誹謗,輕則民事賠償,重則應該進行刑事追責。

  根據筆者梳理的 “抵制日資康師傅”系列文章出現頻率來看,基本上在每年抗日戰爭紀念日前後開始爆發,如7月、9月等一些關鍵日期前後;而在次年年初,類似傳言慢慢停息。

  有公開資料顯示,在微網志論壇上,“抵制日資康師傅”系列文章從2012年10月首度出現高峰後,2013年與2014年又分別在6月出現頂峰。而微信的公共賬號,自2012年12月出現日資門相關資訊後,截至2014年8月底共有多達2505個公眾賬號發佈康師傅日資內容。單2014年7月一個月,微信公眾賬號就有701則與“康師傅永別”的“不實傳言”,佔總量的28%。

  面對有規律的“抵制日資康師傅”言論,沈幼倫認為,有人刻意為之的機會非常高。康師傅相關工作人員向筆者表示,近幾年,康師傅接連接到不少惡意事件,比如粘貼煽動抵制情緒的文宣在康師傅産品上;在各超市及高校大量分發詆毀該公司內容的貼紙和傳單;製作誤導消費者的橫幅鼓動消費者抵制公司産品;大量透過隱蔽的消息來源,在微網志和社交網路平臺發放詆毀公司的言論。

  為何選定7月和9月作為醞釀謠言的時間段,主要是由於速食麵行業在九月會進入傳統的旺季,如果能在銷售旺季之前透過謠言讓渠道經銷商或消費者對康師傅的産品産生疑慮,自然就有機會阻撓經銷商進貨,特別在校園的封閉式通路中,學生就不容易買到康師傅的産品。而“不實傳言”四處傳播的微網志微信平臺又恰巧是學生最常使用的手機通訊軟體,而學生也是速食麵主要的消費群體之一。

  但是縱觀康師傅的2012年到2014年上半年的財報可以看出,康師傅的業績並沒有因為“日資”傳聞而有所下滑。有效的大力促銷搭配成功的新品策略,康師傅2013年業績在整體行業成長出現挑戰的基本情況下仍交出不錯的成績,而這樣好的勢頭也延續到2014年上半年,與同期公告巨幅虧損的同業有著明顯的對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