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監管今年落槌 P2P領軍人物熱議監管年
- 發佈時間:2015-03-14 07: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馬巾坷
編者按:今年的兩會註定是網際網路金融人銘記的兩會。去年的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網際網路金融,要“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今年李克強總理在回顧2014年工作時讚譽,“網際網路金融異軍突起”。兩會代表委員更是熱議網際網路金融,掀起了陣陣旋風,眾人期盼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政策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臺。本期針對網際網路金融特別是網貸行業的四大熱點問題採訪了多家公司高管,聽一聽他們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真知灼見。
2014年網際網路金融被首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後,成為網際網路金融大發展的一年。根據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集團給《證券日報》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餘額寶資産規模達到5789.36億元,在餘額寶身後,還有它帶動的龐大的寶寶軍團。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網際網路理財産品用戶規模為7849萬元。
另一種網際網路金融的形式P2P在國內也是方興未艾,目前國內P2P行業規模也已是全球最大。易觀智庫的研究顯示,2014年國內P2P行業規模達2012.6億元,2014年新上線的網貸平臺就超過900家。然而在迅猛成長的同時,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尤其是其中的重災區P2P不斷傳出跑路或是詐騙的醜聞。2014年全年出現提現困難或倒閉的P2P平臺數量達275家。央行行長周小川兩會期間在記者發佈會上説,除了P2P網貸之外,網路支付、網際網路理財等其他幾項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整體發展比較健康。從總體上來講,網際網路金融要逐步制定一些適合網際網路業務的規則。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採訪了多位網際網路金融業界領軍人物,聽聽他們的真知灼見。
如何分類監管
實現多層次監管體系?
中瑞財富CEO張巍薇:分類監管其實是比較符合行業發展實際的一種監管方式,就是要做到有什麼樣的能力做什麼樣的事。對於網貸行業而言,我覺得按照線上線下交易方式的不同或者資産類型的不同等角度來進行分類監管都不具備可行性。在理論上,通過對公司總體能力的評價來進行分類具有可行性。評價指標如股東信用、資本情況、內部控制、資訊系統安全、資訊透明公示、管理團隊能力等,根據評價結果進而進行分類監管。
壹文財富董事長李賓:比起傳統金融,網際網路金融業的監管面臨的問題要複雜的多,我很認同建立跨部門的監管體系的説法,因為網際網路與金融的跨界融合,改變的不僅僅是原有的金融業態,更突破了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分業經營的界限,具備明顯的跨行業、跨市場的特徵。原有金融行業的分業監管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網際網路金融的跨界特性了。要建立多層次的網際網路監管體系,首先要建立起“跨部門”、“跨地域”的監管體系,建立包括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工商、工信、司法等相關部門在內的聯席會議制度,再明確各部門的分類監管責任。
91金融創始人、CEO許澤瑋:第一,網際網路金融的本質手段是網際網路,因此其監管也應該使用網際網路思維來解決。第二,政府可以整合一個對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監管口,專門監管像91金融這樣的綜合性企業,從而簡化監管程式,進一步促進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發展。第三,剛性方向原則和軟性監管空間相結合。
螞蟻金服新聞發言人張道生:我國目前的金融監管機制是以行政監管為主、市場監管為輔。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的高速發展,這一機制已經逐漸難以滿足金融行業發展的需求。改革的下一步方向應該是加強市場監管,釋放市場活力。
擁抱監管
就必須設立門檻嗎?
螞蟻金服新聞發言人張道生:作為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內的領軍企業,螞蟻金服去年年會上給公司訂立的十六字方針中,主動提出了“擁抱監管”。最近,馬雲在證監會的一次演講中,再次提出要擁抱監管。我們認為監管辦法的出臺給行業劃清了底線和紅線,明確了這些後,有利於企業放開手腳去創新發展。而且對真正有志於通過網際網路去發展普惠金融的行業參與者來説, 只有規範才能收穫長遠。監管未出臺之前,行業可以選擇自律。網際網路金融中目前最為成熟的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歷程便是最好例證。誕生初期,第三方支付和現在P2P、股權眾籌等類似,也處於身份不明,法律地位模糊的狀況。為了打消監管部門和用戶的疑慮,支付寶等企業在央行未做要求的情形下,就主動每月向央行報送經營數據。同時面對鉅額的沉澱資金,自捆手腳,主動將其託管到銀行,防止被隨意挪用。
正是因為良好的自律,第三方支付行業順利度過了監管辦法出臺前的日子,隨後迎來了大發展。
京東金融副總裁姚乃勝:監管肯定要設定合適的門檻,我們也理解監管其實是為了保護創新。
事實上,按照傳統的監管辦法,是訂好規則劃出一個圈,然後大家在裏面不越出這個圈子,但目前來看,其實我們和舊有的監管規則是不平衡的。我們會和監管層一起保持持續的溝通、創造,雙方都在想怎麼給實體經濟的發展帶來活力,是否真正控制了風險,是否給消費者、商家、供應商帶來了好處。
中瑞財富CEO張巍薇:對於監管,我們一直是比較贊同對網際網路金融設置監管門檻。一方面,對於一直規範經營的平臺起到了保護作用;另一方面適當設置一定的準入門檻,也可以減少行業中“跑路”、“欺詐”等情況,從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投資人的利益。
對於設置門檻的建議,我認為應該集中在四個方面。第一是註冊資本,我認為1000萬元的註冊資本是個節點,在此之下的平台資金實力等方面可能略顯薄弱,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也相對較弱;第二是明確平臺不碰資金這條紅線。所有的交易都應該通過第三方資金託管賬戶進行;第三就是對平臺資訊透明度的要求。要充分進行資訊披露,這裡還是希望監管層能夠提出明確的要求;第四是堅持項目一一對應,堅決不做資金池。許多P2P平臺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期限錯配而帶來的流動性風險,這條其實是與第二條相輔相成的。
壹文財富董事長李賓:當“網際網路+”遇到金融,改變的是金融交易的範圍、人數、金額和環境。交易量的猛增、換手率的猛增,增加了風險的可能性。網際網路帶來的金融渠道革命決定了監管不得不管,門檻不得不設。而正規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也在集體呼籲“求監管”“求門檻”。門檻的設立既要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又要兼顧資金安全,因此凡涉及社會公眾利益的,都要嚴格監管,其他的就可以適度管理、區別對待。
建議在平台資質、行業準入門檻、從業人員金融背景等方面出臺硬性指標,從源頭過濾問題平臺。同時將保障投資人利益及資金安全的具體措施包括風險備付金賬戶、第三方資金託管、平臺壞賬預警機制等納入細則中,推動網際網路金融的良性發展。
網際網路
金融監管
剛性兌付該不該打破
風險準備金能“兜底”嗎?
玖融網CEO王鵬:我覺得原則上應該打破,從長遠來看也應該打破。但是結合中國國情和P2P在國內的發展階段,全面打破剛性兌付將是個逐漸的過程,現階段不宜打破。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剛性兌付作為一定時期的特殊産物,具有明顯的非市場化特徵。金融的核心是信用,信用的關鍵在於進行有效的風險分攤和確定合理的風險對價,讓市場在信用形成和維繫過程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但剛性兌付對市場機制的發揮産生了直接阻礙,風險阻塞在金融體系內部,缺乏有效的疏通,長此以往其中隱憂必將凸顯。所以,從長遠來看,應該打破,這也是中國當前進一步推進金融改革的關鍵步驟。
風險備用金必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託管才能起到防範風險,保護投資人的作用,何為真正意義上的託管,我認為,其一,要實現公開實時查詢,允許任何一名投資人隨時隨地查詢賬戶餘額;其二,平臺不能隨意支取,每筆支出都應受銀行監管。針對現階段國內P2P平臺良莠不齊的現狀,我覺得有必要強制執行風險備用金制度。
金信網COO安丹方:從P2P公司資訊仲介的法律屬性看,監管部門現在嚴令禁止的平臺自擔保是高度符合法學理論的,但目前風險保障金是否屬於自擔保範圍尚未有定論。監管層應儘快明確風險保證金法律定位。
風險保證金一定要注意託管的問題,因此建議監管層設立強制性法律規定,要求平臺將風險保證金託管,同時指定接收託管的主體。目前,擔保公司的保證金是由銀行託管,建議P2P的資金託管也由銀行來做。
寶點網CEO楊勇: 我認為剛性兌付應該被打破。它存在的初衷是為了推動理財新業務,讓投資者消除疑慮,也是為了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防止因投資者虧損誘發群體性事件。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以及投資二元結構的變化,這項規定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客觀現實,尤其對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很不利,現在它的存在是弊大於利,所以有理由將其打破。
關於風險準備金我的觀點是必須強制執行。比起大額項目逾期的資金,風險準備金的償還能力確實有限。但它的建立更像是一種自我約束和自我暗示,是網貸平臺經營者向投資者表明責任心的一種表現,對於平臺和投資者而言,它是一層安全保障。對於小額的逾期項目風險準備金也確實具備償還能力。
速幫貸首席風控官鄭春香:剛性兌付”的現象在短期內仍不可打破,它是我國金融市場特定發展階段的産物。現階段我國徵信系統尚不完善,借款人造假及違約成本極低,平臺的風控審核如果不受剛性兌付的約束,則平臺就會存在做大交易量,故意放鬆審核的道德風險。而保持“剛性兌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打消投資人疑慮,維護金融産業穩定發展的作用。但是這與“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又背道而馳,不利於對投資者進行必要的投資風險教育,因此我認為,剛性兌換需要有序打破,但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打破剛性兌付就意味著“去擔保”, 而在“去擔保”後的各種保障投資者權益的方式中,風險準備金的方式最受市場認同。是否需要強制執行,國家監管説了算,速幫貸會嚴格按照有關法規及監管要求來執行。我認為,風險備用金其實是最後一道防線,核心目的是為了保障投資人的收益,但是作為從業者,風險控制是我們應該關注和倡導的。比如我們速幫貸一直堅持特有的同城O2O模型,自有風控團隊線下嚴格把控風險,爭取從源頭上確保萬無一失。
信用風險難把控
如何完善徵信體系?
寶點網CEO楊勇:完善徵信體系是一項複雜而系統的工程,單靠個人或者P2P行業是無法實現的。我覺得這需要政府、行業、公民三方共同努力。
首先,國家應從實際出發制定符合社會發展現狀的徵信制度和條款,並做好相關的知識普及,同時成立職能部門負責計劃的落實,對於因徵信問題産生惡劣後果的個人和組織要依法追究責任。
其次,參與的行業必須提高自身覺悟,嚴守底線,不唯利是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規範化的要求嚴肅處理經營中涉及的徵信問題。
最後,個人應該秉承誠實守信的品德,不弄虛作假,自覺如實反映個人徵信狀況,同時通過學習掌握徵信知識,明確相關的法律條款和義務。
玖融網CEO王鵬:個人信用制度是國家信用管理體系和整個信用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市場經濟的發展基石。我覺得這是需要全體國民全社會共同努力達成的事情。
首先,政府為主導,制定徵信體系的標準,加強徵信配套制度建設,推進進程和把控環節和流程;進一步完善和建立個人儲蓄存款實名制,個人資産申報制度,個人破産制度等制度,為個人信用制度的健康運作奠定基礎。
其次,對個人信用制度建設進行統一規劃和領導。儘快建立設置科學、機制靈活、管理規範的個人信用管理機構。
第三,企業和事業單位為主體,積極響應,互相配合,開放數據源,加快發展徵信市場。目前,中國的徵信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與西方先進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中國需擴大徵信市場交易規模,在市場規則方面與國際接軌,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強制徵信數據源的控制者開放數據並使徵信數據合乎市場規律的商業化。並在不斷完善的基礎上與其他國家聯網接軌,達到資訊共用。
第四,媒體為助推器,媒體要發出正能量的聲音,進行積極正面的宣導。讓民眾意識到徵信體系的重要性後積極參與。
速幫貸首席風控官鄭春香:應該如何完善徵信體系是非常熱點的話題,我單純從P2P從業者的角度來談論這個話題,央行目前已為6億元以上自然人建立了個人徵信檔案,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徵信系統,然而或許是出於數據安全的考慮,短期內絕大部分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很難接入,我認為,央行徵信系統與P2P平臺實現對接及大數據徵信體系的建立和共用是完善徵信體系的辦法但在此實現之前,就速幫貸而言,速幫貸對借貸人建立最為嚴格的審批,一筆借款業務會由七位不同層級的信審人員從不同維度進行交叉審核,審查內容包括客戶的背景,收入,從事的行業,自身負債情況,現金流狀態,貸款用途,還款來源及收入負債比等多項因素。
同時,速幫貸引入聚信立的網際網路金融大數據,能涵蓋到借貸人的聯繫資訊、通話記錄、送貨地址、網路交易記錄等詳盡的歷史資訊,以便利用多個數據源交叉驗證資訊真偽;我們還與上海資信徵信有限公司進行合作,上海資信為我們提供網路金融徵信系統(NFCS)服務。速幫貸希望通過多維度的徵信數據對借款人和借貸項目進行徵信資訊的多重比對,進一步提高徵信結果的真實性與準確性,確保推薦給投資人的均為優質可靠的理財項目,同時也能為未來共用的大數據徵信體系貢獻精準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