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二手車電商平臺“方興即艾” 去年15家網站倒下

  • 發佈時間:2016-03-15 16:44:23  來源:新華網  作者:楊錚  責任編輯:胡愛善

  ▲在優信二手車網站(上圖)上,一輛2008款大眾邁騰的價格,比大眾官網(下圖)上一輛相似的認證二手車還要貴

  “上上上上,上優信二手車”,去年10月《中國好聲音》的決賽直播中,優信二手車的這條廣告語在60秒內重復了11次。

  病毒式的傳播一時間迅速提升了優信二手車的知名度,這也正是以優信為代表的二手車電商平臺迅速崛起的寫照。

  然而,隨著二手車電商業務的迅速發展,以往困擾二手車市場的老問題和電商平臺的新麻煩逐漸顯露出來。

  一時的風光之後,二手車電商平臺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

  責任不對等:xx天退車 做到不容易

  去年8月,曾有媒體報道過消費者通過優信二手車聯繫到二手車源,在購車後懷疑其為事故車而産生糾紛的案例。

  在此案例中,消費者在通過優信的平臺聯繫到二手車源後,通過與對方直接聯繫完成了交易,並未經過優信的平臺,因此在之後的糾紛中,儘管糾紛的核心還是那輛帶著優信“無事故”承諾的疑似事故車,但優信仍強調己方“一點兒責任也沒有”。

  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優信二手車在宣傳時表明這是一輛無事故車輛,並承認經銷商所售的二手車是經過他們專業驗車。消費者是基於對優信的信賴,才通過該平臺找到的經銷商,故當消費者受到損失時,平臺至少要負部分責任。

  實際上,除了類似上述案例中繞開平臺交易的技術因素外,二手車電商平臺的“退車”承諾,也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美。“14天想退就退”是人人車的宣傳語之一。而主流二手車電商優信、瓜子、好車無憂等都有“可退車”的保障。但實際上,“想退就退”並非無條件。

  人人車副總裁杜希勇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14天可退車”是無理由但是有條件。如果車輛有重大事故問題,買家要求退車不僅會獲得全額賠款,還會有一定的損失補償;而如果買家只是主觀上想退車,則需要支付略高於租車成本的退車手續費。

  實際上,即便是通過優信的平臺購車,消費者遇到疑似事故車時,要申請退車也並不容易。因為所謂的“無事故車”承諾與消費者通常的理解不同。消費者往往認為,電商平臺給出的“無事故”承諾,是指車輛“沒撞過車”,但實際上,電商給出的合同寫的很清楚:“無事故”是指無重大事故。

  在優信二手車給出的退車流程中寫道,如果要以“有重大事故”為由退車,消費者需要通過合同所指定的檢測機構(國家認可的具有專業鑒定資質的第三方鑒定評估機構或所購車輛品牌4S店或保險公司)對所購車輛進行檢測,出具檢測報告確定其所購買的車輛為重大事故車,方可提出退車申訴。而且,其中專門提到,保險公司出具的報告僅指定損報告。

  更重要的是,如果要退車,消費者需要在購車之後15日內完成發現問題、申請檢測、出具報告等一系列工作,方能啟動退車流程。這對既非職業二手車買家,亦非專業檢測人員的普通消費者而言,近似于“不可能的任務”。

  技術不透明:幾百項檢測 淪為數字遊戲

  二手車行業的專業性極強,二手車中間商掌握著對二手車産品品質更多的資訊,並利用這種資訊的不對等,低買高賣從中牟利。傳統的二手車市場存在很多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出售事故車、問題車,甚至非法拼裝車的問題,給人以“水很深”、“生人勿進”的印象。

  為此,各家二手車電商平臺在進入市場時,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充分檢測”的辦法,紛紛打出“xxx項專業檢測”的口號,而且檢測項目之多,令不少初涉二手車市場的消費者眼花繚亂。

  像優信提出的是128項專業檢測,人人車是“249項檢測”,瓜子二手車則增加到“259項檢測”。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相比“只有更多”的檢測項目,檢測資訊透明才是消費者建立信任的基礎。而二手車電商平臺由於其模式所限,往往缺乏實體門店,只能採取到府檢測車輛的辦法,其效果如何,尚無定論。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這些平臺只是到府檢測,而沒有用舉升機查看底盤的話,很難徹底排除事故車的可能。

  價格不實惠:優信價格 比車企官網還貴

  一提到電商平臺,消費者對其的印象往往是比實體店便宜,也比大賣場便宜。但在二手車領域,電商平臺其實未必有這樣的優勢。

  相反,二手車電商平臺的報價,不但普遍高於傳統二手車商的價格,甚至比一些品牌的官方認證二手車更貴。

  在優信二手車網站上,記者看到,一輛行駛里程為12.75萬公里的2008款大眾邁騰轎車挂出了9.6萬元的價格。

  在人人車,一輛相同年款,行駛里程9.4萬公里的邁騰轎車售價也不過是10萬元。

  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一汽-大眾的官方認證二手車網站上,一輛同樣是2008款的邁騰,里程數12.1萬公里,售價僅為8.5萬元。

  根據一汽-大眾官網介紹,其官方認證二手車除了能夠保證無安全隱患及法律糾紛、滿足一系列檢測標準之外,還能享受1年或2萬公里的原廠全國聯保。由於得到了廠家的品牌背書,並依託4S店的技術支援,這種品牌認證二手車的品質保證顯然要強于第三方二手車商。

  無信不立:去年15家二手車電商倒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曾對記者表示,中國汽車市場不斷地深入發展,二手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然而,交易資訊不對稱、不透明,隱瞞真實車況,以次充好,漫天要價的行為時有發生,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也從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消費者對二手車消費的積極性。

  消費者是會用腳投票的。當“xxx項”檢測淪為數字遊戲、“xx天退車”變成空中樓閣,二手車電商的光環也自然褪去,令其面臨“方興即艾”的窘境。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去年12月刊登的一篇文章稱,2015年至少有15家二手車電商網站關閉或者轉型。

  業內人士表示,二手車電商行業亟待建立統一的標準,但是因為二手車一車一況的特殊性,統一的標準又很難形成。如果第三方平臺能夠對出售的二手車的售後服務進行背書,依然能夠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此外,政府應該加強對二手車市場的監管和扶持力度,並且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據調查顯示,只要二手車的車況能夠經過第三方公司的認證,又有質保和延保服務,就可以打消80%消費者的顧慮。

  網際網路時代,二手車電商介入傳統二手車市場的好處在於促進了資訊的透明化。正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所言,誠信其實是現在二手車電商行業的痛點,而誠信的基礎則在於資訊要透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