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夜間銷量只佔全天1/10 武漢八成便利店熬不到零點

  • 發佈時間:2015-11-26 14:01:00  來源:武漢晚報  作者:王愷凝 孫珺 褚家威  責任編輯:金瀟

  和社區超市、小賣店不同,便利店最主要的特色在於“24小時營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便利店就意味著“24小時不打烊”。在武漢,從2002年中百集團開設第一家24小時便利店“好邦”開始,到如今本地民營品牌可多、快七及外地品牌TODAY(今天)等各路資本進軍江城,便利店也已在武漢三鎮遍地開花。但是,日前武漢晚報記者探訪中百好邦、東翼今天、聯合一百、華潤蘇果等20家便利店發現,只有5家便利店能熬到零點。

  記者從武漢市商務局獲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武漢已有1842家便利店,但真正實行24小時經營的便利店僅佔兩成,383家。

  零點過後生意蕭條

  上週五晚上淩晨1點,記者來到位於毗鄰江漢路步行街的“TODAY”便利店,店內燈火通明,除了飲料、泡麵、酸奶、米油等便民超市常見的商品,還有蒸包子、烤腸、滷蛋等熟食供應,甚至還出售感冒藥、消炎藥等藥品,門口“24小時營業”的招牌很是醒目。

  店內只有一名工作人員值班,忙著整理商品條碼。在記者駐留的20分鐘內,只看到一名在附近唱K的市民前來買東西。工作人員小陳告訴記者,零點過後基本就沒什麼生意了,到早上7點也只能賣500元左右,熟食為主。

  “晚上8點到12點最忙。”小陳説,黃金時段店裏會安排2—3名員工,由於開在商業街附近,營業額可以衝到2000元,多數是年輕人和的士司機,和零點過後不同,這個時段飲料、麵包、餅乾等最俏。

  在記者探訪的球場橫街三商便利店、蔡家田好邦、萬科金色家園喜友家、江大路可多超市等20家通宵營業的便利店中,江漢路的TODAY算是生意最好的一家。“零點到淩晨3點,有時候只能賣100多塊錢。”三商便利店的營業員説,“生意不好,只能幹守。”

  更多便利店“守”不到零點後。前天晚上10點,位於二七路東立國際和後湖一家社區旁的9577便利店都是一片漆黑。“幾乎沒有通宵營業過,基本晚上9點就關門了。”後湖9577便利店旁邊一家超市的營業員告訴記者。

  夜間銷量只佔全天1/10

  “雖説很多家便利店都打著24小時的招牌,但真正做到24小時的為數不多。”“喜友家HappyMart”連鎖時尚便利店董事長胡小海説,旗下的喜友家便利店進入武漢後,本打算全力發力24小時營業模式,但最終只選擇了一家萬科金色家園店在“試水”。

  胡小海給記者算了筆賬,一家24小時的便利店,夜間的成本開支主要是人工和電費。如原本只需要雇請4名員工,如果熬通宵,則要增加兩名,一個月光人工開支就多出了6000元,夜間電費也因此增加了40%,多支出1000多元。

  這家保留下來的24小時便利店,一天中夜間(0:00到8:00)消費營業額可以達到500多元,可以做到盈利。但一般情況下,夜間銷售額只有一兩百元。算下來,一個月入不敷出。

  況且,夜間的銷售佔全天的比重也不過只有十分之一而已。即便如此,胡小海仍然不願意放棄24小時的模式。“這必將是未來便利店的發展趨勢。”他説,武漢這座城市的城市時尚度整體在提高,人們的夜生活會越來越豐富。

  另一方面,武漢街頭巷尾的小賣部、夫妻店密布,其中很多紮根在夜市、宵夜的市場裏,通宵營業,成了沒有掛牌的“24小時便利店”。但因為它們一般規模小,商品單一,貨源可信度也不高,未來可能成為成熟便利店的“目標”。胡小海就打算今年開始“收編”30家漢口、武昌社區周邊的小賣部,將它們打造成加盟店,店面升級,貨品提檔,統一配送,增加進口商品以及夜間鮮食等等。“人工這塊就省掉了,使得24小時變得更加可行。”他認為。

  與便利相比市民更看重便宜

  除了夜間成本,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便利店相比,武漢的便利店商品沒法賣出高價也是多數24小時便利店無法24小時營業的原因。

  在古田二路一家醫藥企業做人力資源的向先生曾在上海工作。“3塊5一盒的泡麵,在上海便利店能賣到5塊。”向先生説,上海的24小時便利店,商品價格都比大型超市要貴出30%。

  2002年中百好邦開業時,店內2000余種商品價格都略高於中百超市和中百倉儲。但一年後,商品價格全部回調至與超市相當。“武漢市民對價格很敏感。”好邦相關負責人分析,和北上廣相比,武漢人還是“巴家”些,在便利和便宜之間,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後者。“貴幾毛錢都會放棄購買。”

  為何便利店商品定價高一些?胡小海説,除了夜間成本高以外,便利店和超市不同,多數開在鬧市及人氣旺的社區。而這些地方租金和轉讓費都很高。2012年,9577便利店曾經看好武漢國際會展中心一間30平方米的門面,但轉讓費高達18萬元,月租金8000元。

  “按‘平價’算,便利店就成了微利行業,支撐不了高投入。”9577便利店的負責人解釋,便利店説白了賣的是便利而不僅僅是商品。如果價格和超市持平,毛利潤最多不過25%。也就是説,一天賣5000元,毛利不到1300元。而在台灣、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便利店的平均毛利高達40%以上。

  武漢有望出臺補貼政策

  儘管如此,多家便利店的負責人認為,生意雖然難做,還是要堅守。

  “外資便利店早就盯著武漢了。如果不先行導入搶佔制高點,以後更難做。”胡小海分析,武漢商業氛圍很濃,雖然全家、羅森、7-11等至今沒有涉足,但只是時間問題。“他們之所以不進入,是因為市場還沒有成熟。”

  市商務局的數據也能“佐證”武漢便利店市場還有發展空間。據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便利店的不同發展階段與每人平均GDP有著密切關係。按照上海每3000人開設1家便利店的標準,我市應開設便利店3400家,目前是1800多家,還可開設約1600家,發展潛力較大。

  據市商務局透露,武漢準備對現有便利店企業進行篩選,重點支援代表企業快速布點、擴大規模;對現有利用自住房開店的夫妻店中一部分符合24小時便利店條件的,進行轉型升級或加盟改造;加大引進國內外頂級全天候便利店,促進市場良性競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