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全球眼光助力武漢科技金融創新

  • 發佈時間:2015-11-25 04:29:35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黃佳

  黃佳目前擔任普華永道中國上海首席合夥人、中國中區市場主管合夥人,負責普華永道中國中區市場的各服務部門的運營。上海所是普華永道在中國大陸最大的機構之一,擁有員工逾3000人,其中包括130多名合夥人,面向全中國各個行業的客戶提供全面的專業服務,包括審計、諮詢和稅務服務。

  黃佳自1995年加入上海普華永道後,先後被派往美國矽谷和英國倫敦工作,在稅務、企業上市重組、收購兼併和跨國投資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專長為企業設計營運和稅務優化戰略、公司結構重組、稅務及法規的審慎性調查。

  2014年,普華永道在武漢設立分所。

  普華永道

  普華永道秉承“解決重要問題,營造社會誠信”的企業使命。我們各成員機構組成的網路遍及157個國家和地區,有超過20.8萬名員工,致力於在審計、諮詢及稅務領域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普華永道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成員機構根據各地適用的法律協作運營。員工總數約15000人,其中包括約640名合夥人。

  無論客戶身在何處,普華永道均能提供所需的專業意見。普華永道實務經驗豐富、高素質的專業團隊能聆聽各種意見,幫助客戶解決業務問題,發掘並把握機遇。他們的行業專業化有助於就客戶關注的領域共創解決方案。

  普華永道分佈於以下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瀋陽、大連、西安、成都、青島、南京、蘇州、武漢、杭州、寧波、廈門、廣州、深圳、香港、台北、中壢、新竹、高雄、台中、台南及澳門。

  “聊出來”的“武漢科技金融指數

  “坦白講,與政府機構聯手做‘武漢科技金融指數’這個項目,我們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少有涉足。”黃佳説,普華永道幫助各地政府做了大量的諮詢項目,包括上海自貿區的發展評估,也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申辦委員會提供財務諮詢服務。“‘武漢科技金融指數’是個很新鮮的事物,相信在普華永道的幫助下,該指數能助武漢一臂之力。”

  黃佳透露,最初與武漢市政府合作的諮詢項目僅僅只是一份調研報告,隨後在與武漢市金融局的一次會談中,雙方協商決定將調研報告形成一個定期發佈的金融指數。黃佳告訴記者,“聊出來”的“武漢科技金融指數”讓他對武漢政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拘泥于條條框框,作風務實,“政府沒有把它當作一個簡單的政績工程”。

  黃佳介紹,“武漢科技金融指數”由科技金融資源指數、科技金融發展指數、科技金融創新指數和科技金融風險指數四項構成。包括科技金融需求指標、科技金融流動指標、科技金融商業環境指標、科技金融人居配套指標、科技金融供給指標五項一級指標和31項二級指標。

  “這個指數有很強的對標性,橫向上就是與其他城市的對標,産生直觀的優勢和短板判斷,及時反饋給政府,為政府保持優勢,提升短板領域給予意見和建議,及時制定或調整行動方案。縱向上,指數定期發佈後,政府能根據不同階段,同自身發展進行比較。”他透露,合作期間,普華永道將定期對武漢科技金融發展情況進行評估,給予行動計劃和建議。

  留住人才,應多引進高品質企業

  時至今日,普華永道武漢分所開業整整一年。“分所在武漢的營運非常健康,所以選擇武漢是正確的。”黃佳坦言,根據市場需求,普華永道越來越發現生根當地,輻射周邊核心城市需求的重要性,選擇在武漢開設分所,其實早就有這種想法,而阻礙的不是市場,不是當地政府的服務,也不是政策不到位,而是這個行業人才的缺乏。

  武漢高校數量名列全國前三甲,這裡有很好的人才儲備優勢,在武漢不愁找不到有潛質的新生力量,為此,普華永道願意將企業設在武漢,在這裡招聘一些應屆畢業生,對他們進行培訓,把人才留在武漢。

  如何留住人才?黃佳談了他的觀點。政府一方面除了出臺財稅政策、人才政策等,更多做的應該是把高品質企業吸引過來,相比北上廣深過高的生活成本,在武漢就能找到同樣的就業機會,這裡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全世界很多企業,包括新創企業、網際網路企業,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有像普華永道這樣的大型企業的入駐,成為這些網際網路企業核心經濟的服務對象,在紐約,大量的網際網路企業都在服務當地的金融企業。黃佳説:“這就相當於武漢有相當成熟的科技金融企業、專業服務,自然就會帶動大學生、創業者,形成良性迴圈,互相成為服務和被服務的關係,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態圈,我覺得武漢在這個方面很有潛力。”

  政府要善於有所為,有所不為

  如同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然後向全國推廣一樣,武漢獲批國家科技金融試驗區不是國家給予的特別眷顧,它擔負著歷史重任。國家賦予這裡先行先試的權利,為的是解決包括中小型企業、雙創企業融資難和融資成本過高等一系列問題。黃佳對比美國矽谷舉例説:“我們在行業中發現,一個初創企業是很難貸到款的,在國內只認硬資産的擔保,而美國矽谷銀行卻恰恰相反,幾乎不看資産,如對網際網路公司提供大量的債權融資貸款,而這種做法就給科技金融提供了很大空間。”

  黃佳提出科技金融創新可以歸結為幾個方面:政府給了科技金融一定的政策空間,會有相應的引導基金來參與,如債權股權的投資,這可以學習深圳和蘇州的做法,他們之所以成功,首先政府要把科技金融交給市場來運作,這個是核心,也是關鍵。

  其次,要打破一定區域的界限。很多政府引導基金要求按一定比例投給本地創業企業,這就無形中加入了地域限制,可以把心胸、把圈子放大一點。武漢正在開展的創業大賽,向全球拋開橄欖枝,這種開放的做法,值得點讚,其實,這種做法不僅吸引到全球的創業想法,無論最終是誰贏得桂冠,這個企業在哪發展,但最終還是會和武漢相關聯,武漢的影響力就提升了。

  第三,就是基金的持續性。這個市場不缺錢,科技金融目前的現狀是項目少而資金多,這時候就要鼓勵比較好的風投專業參與到武漢,營造良好的生態圈。黃佳建議,“武漢的光谷、生物醫藥在全國是領先的,武漢就要優先打造這些名片型産業,形成名片型産業集群,在已有的領先基礎上,做大做強。

  建設中部金融中心要從軟硬環境構建做起

  以前,城市中心的建設主要依賴於政策導向,通過宏觀規劃、政策手段,形成資源要素的集聚,成功打造了諸如北京政治文化中心、上海金融貿易中心等。

  黃佳提出,隨著科技的發展,資訊水準的更疊,以及全球一體化的發展,未來城市中心的建設,僅僅依賴政策導向或已遠遠不夠,高知分子、金融精英會選擇更適合的區域和環境。因而,武漢建設中部金融中心應充分關注該趨勢、變化,從軟硬環境的構建做起,打造自由、平等、開放、包容的氛圍,從而吸引優秀的、有理想、有抱負企業家,創業者、高知分子安居樂業以形成良好的金融産業生態。一旦生態系統建成,中部金融中心自然便成型了。

  今年9月,國家把武漢定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創新中心,武漢科技金融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

  最近,普華永道在最近的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佈了APEC CEO調研報告,報告針對亞太800名CEO進行調研。調研發現:有三分之一的CEO對於國內業務的發展缺乏信心;有77%的CEO認為,高品質的經濟增長有賴於高水準的教育;同時,對於高品質的經濟增長,CEO們普遍認為,有賴於諸如交通、醫療等軟硬環境。

  黃佳認為,武漢科技金融未來的發展方向,可以從環境方面,借鑒深圳的經驗或者歐美等發達國家,如丹麥,設立自下而上的創業體系,提供優秀的創業環境、完備的創業配套及資金支援,營造建設資訊公開、管理透明的服務型政府;人才方面,可借鑒矽谷模式,構建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態圈,在上述環境達到的前提下,提升本地人才待遇,落實政策細則,加強企業管理水準;科技方面,可借鑒以色列,多方位政策借鑒,包括稅收、科研財政扶持、孵化機構等、全面優化産業結構,推進科技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資本方面,可借鑒矽谷模式,全方位、多角度的科技金融服務産業生態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