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廣西蔗糖業突圍路在何方?推廣機械化種植是方向

  • 發佈時間:2015-01-19 06:46: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從2011年到本榨季,我國食糖價格經歷了大幅下跌。2011年8月最高達到7810元/噸,目前的陳糖已跌至4200元/噸左右,新榨季的新糖僅為4400元/噸左右。近3年裏,糖價跌幅接近50%。

  作為我國食糖主産區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食糖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60%以上,全區涉糖農民人口2600萬人。糖價持續跳水,對糖企、蔗農有何影響,糖價何時會探底回升,糖業如何突圍?圍繞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日前來到廣西一些産蔗市縣進行了調研。

  糖價下跌帶來的煩惱

  本輪糖價下跌和以往有著不同的特點。在加入WTO以前,我國食糖價格主要受國內供求關係影響為主,表現出每3年到5年就會出現一個價格波動週期。現在,國際白糖市場成為影響國內糖價走勢的重要因素

  冬日時節,正是甘蔗開榨的時期。

  記者腳下是全國含糖量最高的一塊土地。在廣西崇左市各縣區,舉目儘是茫茫蔗海。這裡的甘蔗種植面積分別佔全國、廣西總産量的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在崇左市龍州縣南華糖業有限公司,一輛輛裝滿甘蔗的大卡車正在排隊等候入榨。新砍甘蔗的甜味和糖廠特殊的氣味籠罩著整個廠區。“開榨已經有一個多月,現在日榨量達3500噸。”廠長程鴻歡對記者説。崇左與廣西其他産糖地一樣,本榨季開榨階段,比往年推遲半個月左右。

  2014年11月,廣西共生産食糖6.6萬噸,為歷史最低水準,相比2013年同期下降76.4%。開榨期推遲,新糖上市量創歷史新低,卻未能給現貨市場銷售帶來些許支撐。

  “新糖上市初期報價尚在4600元/噸以上,隨後一路下滑,近期南寧地區新糖報價僅為4350元/噸至4460元/噸。”説到糖價,程鴻歡連連搖頭。

  據《廣西糖業年報》統計,2012/2013制糖期,作為我國食糖主産區的廣西共有30家制糖企業104間糖廠開機生産,共有81間糖廠虧損,虧損面達78%,預計本榨季全行業將是虧損。

  “原糖加工項目無序違規建設造成原糖加工産能嚴重過剩,原糖進口量不斷暴增是國內糖價下跌致使糖業走入困境的主要根源。”中國糖業協會副理事長農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在過去幾年,我國原糖加工項目大量開工。據統計,2010年我國的原糖年加工能力不足300萬噸,到2014年包括在建的以及計劃建設的將超過1200萬噸。

  “目前我國食糖年消費量約為1450萬噸,而國産糖加上原糖加工能力已超過2500萬噸,産能過剩率超高。”農光説。

  甘蔗原料成本高也是我國糖業陷入困境的另一大主要原因。崇左市糖業局局長劉登科告訴記者,我國每人平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與巴西、泰國、澳大利亞等産糖大國每人平均幾百畝甚至上千畝的情況有天壤之別,加之我國的蔗田水利設施條件差、山地多機械化水準低、甘蔗品種單一老化嚴重等原因,致使甘蔗生産單産低、勞動力成本高,決定了我國的甘蔗種植成本要遠遠高於其他國家。

  “對比2013/2014榨季,巴西、泰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的甘蔗平均收購價折合人民幣到廠價只有約240元/噸,而我們的甘蔗地頭收購價格在2013/2014榨季為440元/噸,比國外的高將近一倍,基本沒有國際競爭力。”劉登科説。

  過去3個制糖期全國食糖産量經歷了3個溫和增産年份。然而,由於甘蔗種植的比較效益持續下降,導致種植面積減少,預計2014/2015榨季國産糖産量將下降180萬噸左右。産量的減少是否意味著糖業供求關係會改變進而引起糖價觸底反彈呢?農光認為目前糖價走勢尚不明朗,“本輪糖價下跌和以往有著不同的特點。在加入WTO以前,我國食糖價格主要受國內供求關係影響為主,表現出每3年到5年就會出現一個價格波動週期。而如今,國際白糖市場成為影響國內糖價走勢的重要因素。”

  推廣機械化種植是方向

  目前,我國糖業産業鏈已逐步完善,節能減排等挖潛措施空間已不大。這就意味著未來糖業的出路只能從原料種植這個環節做文章,而推廣機械化種植是關鍵

  在內憂外困的形勢下,蔗糖業路在何方?業內一直在探索。

  據了解,我國的蔗糖業經歷過幾次大的變革。一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東糖西移,完成了糖業生産的重新佈局,形成了廣西這個全國主要産糖基地。二是上個世紀90年代,經過重組整合,形成了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糖業集團。三是2000年以來迴圈經濟在生産環節得到廣泛應用,形成了較為豐富的産品鏈。

  “從現在來看,糖業産業鏈已逐步完善,節能減排等挖潛措施空間已不大。過去我們通過努力將噸糖的生産成本降了300元,這已基本到頭了。這意味著未來糖業的出路只能從原料種植這個環節做文章。”程鴻歡説。

  作為大宗農産品,食糖的成本主要來自原料成本,佔70%左右。而在原料成本中,人工成本又佔了55%以上。單就人工收割成本一項,就在每噸120元至150元。

  “如今農村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農村甘蔗收割勞動力嚴重不足,全市甘蔗砍收用工缺口預計在8萬人左右。用工荒會影響到甘蔗收割,造成糖分損失,也反過來推高了人工成本。”劉登科説。

  甘蔗種植基地被稱為糖業生産的“第一車間”。據測算,1畝甘蔗地從犁耙、種植再到中耕管理,最後到收割,平均每畝地機械化作業成本能比人工節省近750元。目前,崇左市啟動了以機械化為標誌的新一輪糖業變革。

  去年,崇左市利用流轉的土地建設了30萬畝的“高産高糖”糖料蔗基地。將規模化種植、機械化、高效節水灌溉和良種良法推廣結合在一起,平均每畝有望增産2噸以上。

  在英德肥業公司的甘蔗種植基地,記者看到一台甘蔗收割機正在作業。一輛拖拉機跟著收割機行走,甘蔗源源不斷地落入拖拉機的車廂中,不一會就裝滿一車。

  “一台機一天就能收割20畝,如果換到人工需要40人以上。目前,我們已實現了從種植、灌溉、施肥及收割等各個環節的全程機械化。”管理員黃金通説。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這些機械化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積極的成果,然而推進卻異常艱難。即使崇左這樣的甘蔗種植大市,機械種植、收割面積佔全市甘蔗種植面積不到5%。

  “機械化推廣的前提是分散種植向規模種植轉變。然而土地經過整理流轉後租金也上漲了。我以前租的地是每畝500元錢左右,現在每畝漲到了1000元以上,通過機械化賺的錢基本和土地租金的上漲抵消了。”扶綏縣岜盆鄉的甘蔗種植大戶黃文進説。

  “機械化推進會受到土地分散、地形特殊和蔗農種植習慣難改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同時大規模的機械化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蔗糖産業的機械化將會是一個相當漫長曲折的過程。短期內,蔗糖産業是很難通過機械化自救走出低谷的。因此,我們希望國家能夠出臺相關政策,支援糖業穩定發展。”農光説。

  制糖産業關乎民生

  市場低迷、生産成本高企,因此有人認為可以改種其他作物,通過進口解決我國的食糖需求。這種想法要不得,因為食糖一方面是戰略物資,涉及國家安全;另一方面涉及數千萬農民的利益,是必須要保住的一個産業

  糖價的持續下跌,讓糖廠難以為繼,也讓蔗農收入減少,再次引發了人們對蔗糖業的重新審視。

  “我們生産成本超過了糖價,現在屬於虧損運營,生産得越多虧損就越多。現在是拿過去賺的錢來彌補虧損,但能堅持多久也是個未知數。”程鴻歡説。

  承受糖價下跌衝擊的還有蔗農。廣西的甘蔗收購價格由2012/2013榨季的每噸475元下降到了本榨季的400元。這使要雇傭勞動力的種植大戶出現了虧損。

  “這個榨季我2000多畝甘蔗估計要虧損50多萬元。”黃文進對記者説。

  對於個體種植戶而言,主要是自種自收。如果不計算蔗農自身勞動投入,種植成本為255.8元/噸。這在當前收購價下還能保持一定盈利,但和種植其他作物的比較效益正在縮小。

  “原料蔗收購價格不斷下滑,種蔗成本連年上漲,蔗農收益持續下降,會導致蔗農種植積極性的下降。而糖企虧損,給蔗農兌付蔗款的壓力越來越大。目前,已有糖企出現無法兌付蔗款的情況。這種連鎖反應將會影響到社會穩定,使整個産業的形勢更為嚴峻。”扶綏縣糖業局副局長盧安光説。

  由於種植收益的降低,崇左市已出現部分農民將甘蔗地改種香蕉、木薯、柑橘、速生桉等現象。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甘蔗地改種其他作物的面積達10萬畝。

  市場如此低迷,甘蔗生産成本又這麼高,那麼蔗糖業是否還有優勢,未來該如何發展?“有人認為既然甘蔗種植成本這麼高,進口糖又這麼便宜,可以改種其他作物而通過進口解決我國的食糖需求,這是萬萬不可行的。因為食糖一方面是戰略物資,涉及國家安全;另一方面涉及數千萬農民的利益,是必須要保住的一個産業。”農光説。

  在崇左市,隨處可見蔗海中一座座別墅式的小洋樓。這些都是前幾年蔗農們賺錢時建起的。當地農民稱之為“甘蔗樓”。

  經歷過多年的發展,蔗糖業在廣西發展已經有相當的成熟度。從種到收到榨,形成了相當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崇左多位農民在接受採訪時均向記者表示,目前還沒有什麼能替代甘蔗,因為政府有扶持,企業有訂單,銷售不用愁。

  除了堅守的蔗農,也有企業選擇在此時進入甘蔗種植行業。在扶綏縣渠黎鎮篤邦村,記者看到南寧市英德肥業公司種植的2000畝甘蔗正在收割。種植基地管理員黃金通説,公司選擇此時進入蔗糖種植行業,主要認為現在行情處於低谷期和轉型期,恰恰是一個好的介入機會,有利於打造從化肥到種植的一體化産業鏈。

  為了穩定甘蔗種植面積,崇左市出臺了許多提高蔗農種植積極性的措施,例如完善蔗田道路、灌溉等基礎設施,在推廣良種、購買農機等各方面給予補貼等。這些措施使得全市甘蔗種植面積仍穩定在430萬畝以上的較高水準。

  “現在蔗糖業是遇到一些困難,但是我們的整個産業基礎都還在。蔗糖業依然是崇左的優勢産業,對蔗糖業的發展問題不能放鬆,更不能放棄,而是要迎難而上,轉變發展方式,尋找出一條新生機。”崇左市委書記黃克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