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代糖食品不代表"零糖" 無糖食品"降糖"不靠譜

  • 發佈時間:2014-11-04 10:33:36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消費者報道

  核心提示 國內規定,“無糖”食品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於0.5克。所以,嚴格意義上講,無糖食品是不存在的。“降糖”一説更不靠譜。

  所謂的代糖食品,實際上是用甜味劑代替蔗糖和來自於澱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麥芽糖、果糖、澱粉糖漿、葡萄糖漿、果葡糖漿等,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標示“無糖”字眼的食品。

  前不久,號稱中國最大的保健食品展在廣州落下帷幕。期間,“2014保健食品新政解讀論壇”邀請到的演講嘉賓鄭家概提到,調節血糖的食品已成為保健食品的首個重災區。

  與此同時,《自然》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與糖代謝異常相關的人工甜味劑》顯示,被廣泛用於代糖食品的人工甜味劑,可能會導致葡萄糖不耐受,從而增加血糖升高的風險。

  面對市面上魚龍混雜的代糖食品,“零糖”“降糖”一説站得住腳嗎?

  代糖食品不代表

  “零糖”

  愛甜食卻要禁口,這如同“緊箍咒”牢牢拴住糖尿病人的胃。近幾年,代糖食品的涌現,可謂戳中了糖尿病人的心事,甚至滿足了肥胖人士“甜得健康”的訴求。

  所謂的代糖食品,實際上是用甜味劑代替蔗糖和來自於澱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麥芽糖、果糖、澱粉糖漿、葡萄糖漿、果葡糖漿等,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標示“無糖”字眼的食品。

  目前,中國將無糖食品定義為一種特殊膳食用食品,是為滿足糖尿病、肥胖等特殊人群的生理需要,按特殊配方而專門加工的食品,這類食品的成分與可類比的普通食品有顯著不同。

  那麼,“無糖”就是説沒有一丁點糖了嗎?其實不然。中國在《GB/T 13432-2004 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通則》標準文件中規定,“無糖”的要求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於0.5克。所以,嚴格意義上講,無糖食品是不存在的。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隨處可見的無糖餅乾、無糖月餅、無糖奶粉等,本身就含有澱粉、澱粉水解物或糊精之類的碳水化合物。一旦被人體吃進去,這些所謂的無糖食品內含的澱粉最終還是會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實際上還是糖的來源之一。可見,光看無糖食品的外包裝成分標簽是否糖,也是不科學的。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主任醫師楊曉暉教授曾表示,無糖食品本身就是一種食品,拋開口味來説,它跟我們日常吃的饅頭、米飯沒有任何區別。“我們只要進食到體內以後,它還是像正常的食物一樣,最終還是要分解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所以它也不能無限制地去吃。”他説。

  “降糖”不靠譜

  無糖食品打了個擦邊球,但因有明文限定其含糖量,還算規矩。對於那些明目張膽地打著“降糖”旗號的無糖食品來説,才真是忽悠人。

  無糖食品使用的甜味劑,熱量極低或為零,而甜度可以是蔗糖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在賦予食物甜味的同時,它們因不參與人體代謝過程、不産生熱量,而被認為是適合需要減重,患有葡萄糖不耐受症以及2型糖尿病的人食用的。

  2013年,北京衛視《養生堂》欄目曾就“無糖食品是否降糖”做過一組實驗。該實驗讓一個血糖正常的人分兩天,在同一時間分別吃同等重量的普通餅乾和無糖餅乾,1個小時後測血糖的變化情況。測試結果證明,市場上所謂的無糖産品,並不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而在今年9月,《自然》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與糖代謝異常相關的人工甜味劑》,對小鼠及人體的試驗發現,被廣泛用於代糖食品的人工甜味劑,即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可能會導致葡萄糖不耐受,血糖並不能穩定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從而增加血糖升高的風險。

  必須意識到,無糖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藥品,只能輔助控制血糖。若要“降糖”,還是得吃藥,切忌輕信無糖食品有“降糖”功效的宣傳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