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布衣隱者的清新淡雅

  • 發佈時間:2016-03-23 09:32:36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卷有益

  □ 高中梅

  孫犁是當代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創始人。他的文字如荷花一樣根植于水鄉泥土,帶著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他始終淡泊名利、遠離官場、布衣步履、低調為人,其清新淡遠的創作風格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作家。最近讀《採蒲臺的葦:孫犁散文》,從中感受到布衣隱者的清新淡雅。

  這本書是孫犁的散文精選集,分生命留痕、時光荏苒、文海拾貝3輯,遴選了《採蒲臺的葦》《亡人逸事》《老家》等60多篇名篇。書中多以“自傳”性質的回憶為主要基調,抒發他的喜怒哀樂,表白他的品格與本性;以一個老知識分子的目光觀察社會與人生,通過對各個歷史時期具體生動的所歷所聞進行敘述,展開人生命運的長卷。書中還有讀書筆記一類的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旁徵博引、筆鋒犀利,顯示了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真知灼見。全書清新自然,含蓄雋永,富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孫犁的散文有他自己一貫的風格,形式自由,筆觸細膩優美。他的散文以寫人見長,善於抓住人物特點鮮明的音容笑貌,淡淡幾筆勾勒,使人物躍然紙上,如《石子》《張秋閣》都是這方面成功的作品。他晚年的散文在清新明麗之中,又注入了深沉凝重。如在《童年漫憶》《保定舊事》等形式各異的作品中,都貫穿著“我”的情感和思想,多夾敘夾議,議論的成分明顯增多,充滿人生體驗的睿智見解。他在《文字生涯》中感嘆“歷史經驗,歷史教訓,即使是前人真正用血寫下的,也並非一定就能接受下來。”讀來令人深思。

  孫犁除了愛書,沒有別的愛好。晚年作品,也是讀書隨筆類散文居多,且寫得頗有風骨,自成一格。而他只是淡淡地説:“我只是覺得,我老了,應該説些切實的話,通俗易懂的話。在選題時要言之有物;在行文時,要直話直説,或者簡短截説。”他晚年的散文多篇幅簡短,卻意蘊彌深。“及至老年,我相信,過去的事跡,由此而産生的回憶,自責或自負,歡樂與悲哀,是最真實的,最可靠的,最不自欺也不會欺人的。”自然、樸實,加上藝術上的不斷探索,精益求精,使得他的文章,百讀不厭。

  孫犁對當代文學最大的影響也許是創立了“荷花淀派”。那是在新中國初期,一批青年作家學習孫犁、追隨孫犁,受他的影響和指導,創作出一批較優秀的反映農村新生活的作品,文學研究者稱他們為“荷花淀派”。但晚年的孫犁卻不認為有這麼一個流派。他主張“文人宜散不宜聚”,中國文學史上“唐詩無流派,而名人輩出,風格多樣,詩壇繁榮”;更何況隨著時代風雲的變幻,他們中的一些人經歷坎坷,當他們再度寫作時,其風格與情調已不復往日了。

  孫犁對浮名避之不及,到了晚年,越發清寂刻骨。他生前從未大紅大紫,身後作品卻贏得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敬意。馮驥才寫道:“他給文壇留下的既是一種風格,更是一種性格。”賈平凹説:“將來要寫這時代的文學史,別的作家可能只配得上‘×××和他的《×××》’這樣的標題,而寫到孫犁,一定是‘孫犁和他的藝術’。”將孫犁稱為現代“大隱”的莫言評價説:“他後半生遠離官場,恪守文人的清高與清貧。這是文壇上的一聲絕響,讓我們後來人高山仰止。”

  孫犁曾説,對他影響最大的作家,莫過於魯迅。他一生奉魯迅為師,戰爭年代的行軍途中,書包裏常放著魯迅的《吶喊》《徬徨》等集子,晚年集書藏書,照著《魯迅日記》中所有提到的書目,立志一本本收全,癡氣十足。而在這本書中,感覺孫犁的文字清淡不失本味,素樸不失簡約,讀之宛如沉浸在淡淡的荷香之中。而這種獨樹一幟的風格恰是孫犁人格的外化,荷花成為對其文其人的最好詮釋。不論後來有多少模倣者和追隨者,孫犁卻永遠只有一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