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孫犁:書皮包出“書衣文”

  • 發佈時間:2015-09-26 18:29:4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胡忠偉

  散文大家孫犁,一生嗜書如命,對書“珍如拱璧”,從幼年開始,就養成了讀書、愛書、惜書的好習慣。他上小學時,就學會了包書皮,這個好習慣伴隨了他一生,而且到了晚年,由此引發他創造出一種新的文體——書衣文。他晚年出版的《書衣文錄》和《耕堂讀書記》深受讀者熱捧。他的這些寫在書皮上的文字,內容豐富,自由隨意,精短雋永,令人難忘。

  孫犁曾經説過:“我對書有一種強烈的、長期積累的、職業性的愛好。一接觸書,我把一切都會忘記,把它弄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我覺得是至上的愉悅。”1974年4月,孫犁在包《西遊記》的書皮上寫過一則《書箴》,可以看作是他愛書惜書的宣言:“淡泊晚年,無競無爭。抱殘守缺,以安以寧。唯對於書,不能忘情。我之於書,愛護備至:污者凈之,折者平之,閱前沐手,閱後安置。溫公惜書,不過如斯。勿作書蠹,勿為書癡。勿拘泥之,勿盡信之。天道多變,有陰有晴。登山涉水,遇雨遇風。物有聚散,時損時增。不以為累,是高水準。”在1978年春寫的《裝書小記》中,他深情記述了對茅盾新版《子夜》包裝的經歷來:“最近,《人民文學》編輯部贈送我一本新版的《子夜》,我就利用原來的紙封,給它包上新的書皮。這是童年讀書時期養成的一種愛護書籍的習慣,一直沒有改。遇到心愛的書,總得先把它保護好,然後才看著舒適放心。”對於文革後發還回來的舊書,“我差不多無例外地給他們包裹了新裝,也是利用一些舊封套,這些工作,幾乎持續了兩年之久。”因為“包裹書籍的時候,我的心情是非常平靜,很是愉快的。”這種專心致志地修補舊書的過程,就和婦女們“織毛活、補舊衣一樣,確實是很好的休息腦子的工作。”

  正像孫犁自己所説的愛書惜書“不以為累,是高水準”一樣,他把整理書看成是“很好的休息腦子的工作”,因此在與友人的書信裏,孫犁也不忘把這種讀書惜書的樂趣分享給別人。1994年1月20日,他致信衛建民,“我近來的工作是:每天站在書櫃前,觀察包紮舊書的報紙,如有太臟太舊,則取出重新包裝之。”那種樂此不疲的愉快心情溢於言表。對於書頂變黑,孫犁也有獨門絕技加以整治。“鉛印平裝或精裝,立著放久了,書頂即變黑,整治之法:用細砂紙打磨之,就乾淨多了。我近用此法,整修商務舊版書多種,頗為得意,也證明我愛書之情,至死不渝了。”讀書,包裝殘破的書,給了孫犁無窮的精神力量,使他在惡劣的環境裏,堅韌地活了下來,成了“有生之年,就是愛書之日”的著名的愛書家。他的“書衣文”,是真正的書話,不僅僅記錄著他讀書的“心情行跡”,更多的是對當代文學作品的品評,是一部部真切動人、博雜獨特的讀書記、買書記、讀人記,因而形成了一道獨特而亮麗的讀書風景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