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電動車停車費何時不再“煙籠霧鎖”

  • 發佈時間:2015-11-09 09:32:0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電動車停車費

  何時不再“煙籠霧鎖”

  □ 高 創

  多年來,河南省鄭州這個“騎在電動車上的城市”,違規收費、佔道經營、圈地斂財、丟車等,每天都在街頭持續上演,引發市民投訴不斷。據交管部門保守估計,鄭州市電動車超過200萬輛。然而,電動車停車收費卻讓人“霧裏看花”:不僅違規超標收取停車費和費用的流向不明,且存在無證“上崗”、侵佔公共資源、無票據等諸多“硬傷”。

  (據《中國青年報》)

  不只鄭州,全國不少城市都是在電動車的兩隻輪子上馳行,程度不一地經歷著電動車停車收費的陣痛。2014年北京國際自行車博覽會的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自行車市場發展已經將近15年,電動自行車目前年産銷量3000萬輛,當前國內電動車保有量超過兩億輛。如此龐大的保有量帶來的一個極為現實的難題是,在公共場所電動車究竟該停何處?

  相較汽車的配套停車場所建設,電動車可以説是無處安放的煩憂。當汽車停車難成了社會共性問題,政府亦在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建設,以期緩解難題。但是電動車停車問題卻被掩蓋在汽車難停的大問題背後,鮮有相關部門關注。於是,隨之而生的問題就是,一方面,電動車隨意停佔非機動車道,甚至壓佔盲道和快車道,既滋生不安全因素又帶來管理難題。另一方面,電動車停車場所設置缺乏具有針對性的統一規範指導,跑馬圈地肆意而為,收費標準不一,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種種亂象導致的最終問題是,電動車停車費收支不明朗,成了暗箱裏的交易,煙籠霧鎖無人能夠辨清來龍去脈。

  電動車停車收費不是不可以收,而是要收得有理有據有底氣。以筆者所在的城市為例,從親身經歷的收費過程來看,問題林林總總不勝枚舉,這恐怕也是許多城市面臨的共同治理難題。一是電動車停車區域劃分過於隨意,缺乏前期調研評估。二是收費自由,缺乏市場考量。要麼是不客觀執行收費標準隨意加價,要麼是延長收費時間矇騙停車者。而其收費過程中,更是缺乏相關票據,維權執法陷入困境。三是管理千頭萬緒,歸口部門不一,亟待理順。

  如果目前還不足以取消電動車停車收費,那就必須對怎麼收、收多少、怎麼用作出明示。作為地方政府,首先要明確管理部門、管理職責和監督機構,一方面要出臺具有針對性的設置準則、從業規範和收費標準;另一方面要加強執法,糾正不合規行為,集納民聲民意,適時公佈收支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