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下質監部門公共服務效能探析

  • 發佈時間:2015-10-21 09:33:0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常態下質監部門

  公共服務效能探析

  □ 張秉軍

  新常態下,質監部門如何突破傳統體制機制的束縛,轉變公共服務理念,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與機制創新,激活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構建公共服務新格局,全面升級公共服務效能,是我們必須要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

  毋庸置疑,當前質監部門品質公共服務還存在目標設定缺乏科學性、市場品質資訊發育不良、公共服務職能定位錯位、品質市場主體責任虛置等諸多問題。因此,提升質監部門品質公共服務效能,應針對這些問題,探索適合的路徑。筆者認為,需要從如下5個方面著手。

  一是轉變服務職能,激活市場主體活力。要進一步建立品質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從根本上釋放市場和社會活力,讓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品質主體、責任主體。要勇於擔當,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建立政府主導下的品質共同治理制度,發揮市場在品質治理中的基礎作用,發揮社會在品質治理中的促進作用,共同推動品質提升。要把大力構建現代質監服務體系作為重要的發展戰略,充分調動社會仲介組織和品質技術機構的內生動力,推動消費需求從品質安全需求向品質滿意需求的根本性轉變。

  二是完善制度建設,創新監管模式。要立足於在品質發展中的角色定位,把促進品質發展的基本制度,如品質工作機制、品質公共服務、企業首席品質官、企業品質技術能力提升、品質治理方法推廣運用、品質教育與品質宣傳等作為重要職能,並明確品質發展的激勵措施。要建立健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制度環境,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和統一的市場監管,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真正通過市場的激勵與約束來促使企業提升品質水準。

  三是加快品質技術機構轉型發展。從根本上看,改革中最主要的是要把對檢驗檢測認證的認識,從事業發展模式轉變為産業發展模式。從今後發展方向看,檢驗檢測認證是國家大力發展的新興服務業,做大做強是發展方向。質監部門只有適應市場規律,大膽走向市場,加快管理機制創新步伐,變人力為人才,挖掘市場資源,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謀效益,以服務提信譽,才能通過市場技術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有效的品質仲介資訊,才能讓檢驗檢測機構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實現資源合理的配置,提高綜合實力,産生更大的經濟效益,走向良性迴圈。

  四是適應市場需求,大力培育新型的品質資訊機制。要高標準建設品質大數據,促進提供品質資訊的專業社會組織發展,推動各類品質仲介組織建設,鼓勵這些品質資訊機構充分公正地傳遞品質信號,提供專業化、個性化和多樣化的産品品質資訊。要構建上下統一、開放有序的服務市場主體的質監大數據資訊平臺,實現“資訊能查、數據可控、要素能管、決策有據”。要建立品質統計分析制度,指導各類市場主體做大做強,通過大數據技術更全面、更準確地反映整體品質狀況,形成一個來自政府、社會、消費者三方的品質大數據庫。

  五是加強督導,確保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到位。要按照2015年7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推廣隨機抽查機制,以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營造公平市場環境”的要求,建立隨機抽查制度,充分運用資訊公示、資訊共用、信用約束等手段,切實加強對市場主體的事中事後監管,促使市場主體自覺守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品質技術監督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