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給“高標準”定標準

  • 發佈時間:2015-10-21 09:32:46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王融國)近日,湖南省地方標準《高標準農田建設 評價規範》(以下簡稱《評價規範》)通過審查,標誌著湖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系列地方標準制定任務順利完成。這項工作不僅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更為湖南這個農業大省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

  高標準農田是指在劃定的農田保護區範圍內,建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産穩産、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産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農田。2013年,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水利部、林業局、國家標準委等部門,組織編制了《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2011-2020年)》。根據規劃對湖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要求,湖南省政府組織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質監局等部門認真研究、仔細討論,明確了制定湖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系列標準的任務。

  湖南是農業大省,各級地方政府對農業建設極為重視。近年來,湖南省農田建設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著耕地等級低、農田配套設施不完備、灌排基礎設施薄弱、資金渠道分散、建後管護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尤其是建設標準不統一,各方理解、要求不一致,導致建設方只關注自己、缺乏大局觀,由此出現農田建設可持續性差等問題。為規範湖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統一建設要求,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與佈局,促進耕地集中連片,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提高耕地品質,改善穿鑿生産條件和生態環境,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在湖南省質監局的主導下,湖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系列標準陸續出臺。

  2014年1月,湖南省質監局在結合湖南省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了湖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體系框架,計劃分兩批制定10項系列地方標準。第一批《高標準農田建設 總則》《高標準農田建設 土地平整》《高標準農田建設 土壤改良》等7項地方標準已經制定,並於2014年6月發佈實施。

  2014年9月,第二批《高標準農田建設 評價規範》《高標準農田建設 科技服務》《高標準農田建設 建後管護》3項地方標準列入湖南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據了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包含了前期工作、工程建設、運作管護、監督評價等方面的內容。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完成後,通過對審批結果、工程品質、資金使用情況、建成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有利於加強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因此,此次審議通過的《評價規範》顯得尤為重要。

  《評價規範》規定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評價的基本要求、評價方法、評價內容和等級劃分、工作程式等,用於對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審批決策、組織實施、建成效果等進行總結評價。目的是通過系統、客觀的分析,確定項目預期的目標是否達到,項目是否合理有效,項目的主要效益指標是否實現,通過分析評價找出成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通過及時有效的資訊反饋,為項目的決策和投資管理水準提供依據,同時也為項目實施運營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改進意見,對於完善已建項目和指導新建項目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標準主要起草人、湖南省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盛立新介紹,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出發點是保障糧食安全,項目評價是以耕地地力與産能、防抗災能力、土壤品質、耕地規模等為重點,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效果。《評價規範》主要對高標準農田項目的評價工作進行規範,通過對已經建成項目的前期工作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結合項目建成效果,分析項目建設中的問題,對項目建設起到監督和反饋作用,促進後續項目投資決策水準和投資效益的提高。

  《評價規範》通過審查,意味著今後湖南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從土地平整、改良,以及田間道路的鋪設、灌溉排水、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農田輸配電、科技服務,到建後管護的每一步都有標準可依。該系列標準的出臺,為提升湖南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提高耕地生産效率和水資源利用效率、實現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