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中國企業何以不容忽視

  • 發佈時間:2015-09-07 09:32:2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品牌新語

  □ 胡立彪

  在2015年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FA)(9月4日~9日)上,中國品牌特別亮眼。不僅參展品牌眾多,佔了總數的1/3強,而且還帶來了具有國際領先技術水準的創新産品。用柏林展覽公司總裁何彥斯的話説:“中國企業已經成為一支不容忽視的消費電子創新力量。”

  如果了解到近幾年中國家電企業在歐洲市場的強勢表現,就會明白何彥斯的話可不是隨口一説,“不容忽視”也是有現實所指的。就在這次展會的3個月前,德國知名彩電品牌美茲(Metz)被中國企業創維收購。而德國另一彩電品牌勒韋(Loewe)今年則首次缺席IFA展,它雖然沒有被收購,但迫於生計也尋求與中國企業合作。向它伸出援手的是海信。

  不光德國人,法國人也不敢“忽視”中國企業的力量。早在11年前,TCL就收購了法國知名品牌湯姆遜的彩電業務。這期間經過虧損陣痛、中西方團隊磨合,TCL和湯姆遜兩個品牌彩電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10.6%,成為歐洲第3大彩電供應商。也正是有收購法國企業的底子,TCL這次參展IFA,拿下了1757平方米的展位,創IFA展有史以來中國企業展位面積之最。

  中國家電企業在歐洲接連並購,在IFA這樣的國際展會上顯露鋒芒,背後是中國品牌快速成長,在全球市場逐漸崛起,其勢不可擋。著名調研機構IHS DidplaySearch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電視出貨量9790萬台,同比去年下降5%。以日韓品牌為主的大部分品牌出貨未達預期,但中國品牌表現優異。排名前4強(三星、LG、新力、海信)品牌中,只有海信實現了同比份額上升。同時,中國品牌市場佔有率達到1/3,超過了韓係品牌,更把日係遠遠甩在身後。

  以TCL、海信、創維、長虹、康佳、海爾為代表的中國彩電品牌軍團能夠在世界家電舞臺展示強大的力量,當然不僅僅依靠數量取勝,它們各有技術特長,靠實力説話,這才是關鍵。其中,以海信的ULED技術最具代表性。

  對顯示技術的不斷追求已經成為推動産業升級的核心動力,而畫質提升才是對顯示技術最有價值的提升。業內人士認為,彩電畫質的提升,是由屏、背光模組和圖像處理技術3部分決定的。海信的ULED技術通過背光分區動態控制及圖像增強技術的運用,提高了色域、動態對比度、峰值亮度等關鍵指標,是很好的嘗試。ULED技術是當今為數不多的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的原創技術,技術成熟度高,最具市場推廣價值。ULED電視在色彩飽和度、對比度表現上和OLED相當,在亮度、技術成熟度和使用壽命等方面比OLED更具優勢,而且價格更加親民。

  海爾在本次IFA展會上展出一款最新研發的46吋透明電視,人氣超高。其採用OLED螢幕以及超薄的金屬邊框,看上去更未來、時尚。在畫質上,這款電視相當出色,不僅可以讓參觀者看到雙方的圖像,而且色彩表現力和動態圖像都非常棒,令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透明電視耗電量低,節約環保。

  當然,相比于三星、LG這樣的世界級品牌,中國彩電品牌不管在技術上還是在市場佔有率上,都還有“不容忽視”的差距,需要追趕的路還很長也很艱巨。不過,基於近年來彩電業轉型升級加速的趨勢,智慧電視、超高清電視快速普及,加之日係、歐洲品牌受制于創新能力衰弱而競爭乏力,這都給中國品牌崛起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可以説,現在正是産業轉型的窗口期,中國品牌只要堅持創新,在“網際網路+”的風口順勢而為,就一定能夠在全球市場上大放異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