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馬路上的“手語”

  • 發佈時間:2015-05-19 09:33:01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林 鳴

  聽説過特種兵手語吧?在充滿懸念和危險的人質解救中,在不允許出聲的險惡環境中,戰友之間的交流就是勝利的關鍵。一個表述準確的手勢,可能拯救一條或幾條性命。從某種意義上講,在熙熙攘攘的馬路上,司機和司機、司機和行人也是“戰友”——眼下,“戰友”之間關係緊張,彼此經常發生磕碰,有時還造成糾紛。與其粗聲粗氣地相互指責叱罵,為何不能使用一種文明的溝通方式?

  數年前,溫州2名小學生在斑馬線上被撞身亡。這一不幸事故引發社會各界關注。經過廣泛討論,“豎起拇指示意讓行”和“伸出手掌搖示先行”被確定為斑馬線禮讓手勢。其中“豎起拇指”含有對司機的尊重,對“禮讓”的請求與讚許的意思,充分體現一個“禮”字。而伸出手掌搖示先行”的動作重點在於“伸掌”與“搖”。這個動作既可以由行人使用,示意車輛先行;也可以由司機使用,示意行人先行。這一禮讓手勢向駕駛員表達了請示讓行的願望,同時也是對駕駛員的謝意。我發現,如今在北京地區開車,如果一輛車禮讓另一輛車,後車司機一般會向對方豎起大拇指、或輕按一聲喇叭。這些表達謝意的方式,讓人感到心裏舒服。還有,自行車在前方預備轉彎時,懂規矩的騎者會主動伸手示意。如貿然猛拐,無疑會讓後面車輛猝不及防。生命安危,舉手之勞。越來越多的人想到:如果有一種溝通方式,讓所有人心領神會,配合默契,該有多好!而最簡便易學的,就是手語。

  除了手語之外,車燈也是一種溝通工具。老司機都知道,日常駕駛的時候,車輛間互相交流和表達情緒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燈光,也就是常説的“燈語”。比如在一條窄路上會車,只能有一方先通過。出於禮貌,你可以閃一下遠光燈,示意對方先通過。當路口變綠燈時,如果前車長時間沒有起步,可以閃一下大燈予以提示。另外,短暫閃一下大燈還有“謝謝”的意思,很多情況下都可以使用。如遭到對向來車刺眼的遠光燈時,可以用閃兩下遠光燈提示其切換為近光燈,同時可以配合雙閃燈表示不滿。如果在公路上要超車先行,前車避開讓你先過,那麼在超車之後閃兩下雙閃燈是必要的。儘管多數司機都曉得用燈光説話,但由於缺乏統一規範,有時還是容易引起誤會的。這種情況有點兒像方言,一位廣東人與一位河南人是很難用家鄉話溝通的。這時候,“普通話”的作用就顯現出來。還是拿“斑馬線”舉例,假如行人能夠用手語示意“我要通過”,司機“聽懂”之後立即採取措施,在“生命線”前及時停住——舉手投足之間,意圖一目了然。

  因而,亟須權威部門出面,將“交通手語”和“燈語”規範和標準化,向公眾迅速普及,併為所有道路交通參與者樂於接受。當然,制定這個“交通手語”的原則,要以人為本、互敬互諒,老少皆宜,一學就會。據報道,“溫州手勢”一經普及,當地斑馬線事故大幅降低。一位的哥對此深有體會:“以前開車,由於缺少溝通,車停人不走;車想走時,人也到了車前,那種場面既尷尬又危險。這兩個手勢真的很管用,現在開車明明白白。”可見,出門上路學會一種“語言”,是多麼的重要。特種兵使用手語是為了取得戰鬥勝利,而“交通手語”的最大意義是“尊重行人,尊重法律,保護生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