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2025"力挺航太裝備 9隻股有望"飛上天"
- 發佈時間:2015-06-10 07:15:01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張恒
中國網財經6月10日訊 (記者 劉小菲)滬指在站上5000點後震蕩加劇,多空博弈空前激烈。在經歷幾天連續跳水急跌,但最終均被強勢拉回之後,週二的A股市場終於被空頭佔了上風,三連陽格局終結。兩市有超過1000隻個股飄綠,但中國一重、中航重機等航太軍工概念股卻紛紛逆市漲停,讓持有的投資者倍感驚喜。從資金流向來看,昨日有115.04億資金流入航太軍工板塊,主力做多意願強烈。
對於航太軍工股的強勢上漲,多家機構認為除市場風格轉換,該板塊年後存補漲需求之外,資金對國企改革預期及“中國製造2025”的爆炒功不可沒。銀河證券稱,“中國製造2025”承載著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民族夢想,也是未來十年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和主要引擎所在,相關概念股有望在下半年收穫大級別行情,而作為高端製造的先鋒航太軍工或率先爆發,迎來戰略性配置的歷史性機遇。
躋身航太大國行業
眾所週知,高端裝備製造業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承擔了我國經濟轉型和産業升級的重任,而航太軍工行業作為高端製造業的先鋒,國家政策扶持不斷加碼,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從運載火箭研製發射,到應用衛星提供大規模業務服務,再到載人航太與探月工程的成功,都意味著我國已經躋身於世界航太大國行列。
然而,在航太裝備的規模、性能以及航太産業化發展水準方面,我國與美國、俄羅斯等航太強國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深空探測領域差距最大。據了解,深空探測是人類探索未知及前沿科學的重要途徑,截至目前,美國已經完成了太陽系內所有行星的探測,而我國迄今為止只發射了兩個月球探測器,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另外,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體系不完備、大容量高端通信衛星運載發展滯後,運載和進入空間的能力不足等問題也困擾著我國航太業的發展。
航太裝備成“中國製造2025”重點 成長空間打開
由於太空應用席捲了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為了提升核心競爭力,多個國家出臺了航太發展計劃。而對於航太正處於試驗應用向業務化應用、産業化發展的轉型關鍵期的中國來説,先進的航太裝備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市場普遍認為“中國製造2025”的到來對航太業來説是一場“及時雨”。
《中國製造2025》圍繞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並把航空航太裝備等十大領域列入了重點突破發展行列。針對航太設備的發展,《中國製造2025》明確規定,要發展新一代運載火箭、重型運載器,提升進入空間能力。加快推進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型衛星等空間平臺與有效載荷、空天地寬頻網際網路系統,形成長期持續穩定的衛星遙感、通信、導航等空間資訊服務能力。推動載人航太、月球探測工程,適度發展深空探測。推進航太技術轉化與空間技術應用。
工信部在當天的解讀文件中也表示,未來十到十五年,我國航太發展以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為主,適度開展載人航太和深空探測,積極推進軍民融合,形成具備強大國際競爭力的航太産業。為了實現航太強國的目標,工信部還表示要在加速推進數字化智慧化與産業化發展、掌握核心技術、加速市場化體制機制創新、實施軍民融合及加大國際合作力度等五個方面苦下功夫。
廣發證券研報指出,“中國製造2025”規劃已經正式出臺,相關的金融扶持及財政資金的使用等配套政策也將陸續到位,預計智慧製造將成為貫穿全年的投資機會,而被寫入重點發展領域的航太裝備也將進入黃金髮展期。國泰君安表示,“中國製造2025”將帶領著軍工業進入了轉型升級大週期,航空航太裝備等高端製造業佔比有望超過一半,成長空間進一步打開,中國衛星、歐比特等龍頭企業最值得關注。
上市公司圍繞“中國製造2025”佈局 股價上漲動力足
與各個國家搶奪航太制高點同步而來的是,A股中的不少上市公司也看到了“中國製造2025”給航太業帶來的機遇,紛紛加大了該領域的佈局。
從事小衛星、微小衛星研製業務和衛星應用業務的中國衛星,自2013年以來就通過融資、定增等多種方式不斷加碼主業,這也帶動了公司凈利潤連續兩年持續大增。2013及2014年報數據顯示,中國衛星分別實現凈利潤3.05億、3.56億元,同比漲幅為13.04%和16.53%。招商證券認為,在“中國製造2025“帶動下,我國衛星研製市場規模或飆升至400億元,有望給公司帶來不低於15%的業績增速。國金證券給予了該股100元的目標價位,相對於了昨日70.48元的收盤價,上漲空間超過40%。
航太工程利用航太液體火箭發動機和運載火箭在燃燒、傳熱、流體動力等方面的研製成果和研製條件,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航太粉煤加壓氣化技術。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2.36億,專利及通用設備的銷售貢獻了9.94億,佔比超過80%;航太動力則依靠航太軍工流體技術和慣性導航技術,研製開發了一些列産品,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等多個領域。中國網財經注意到,這兩家重型火箭研製公司的發展戰略,與“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提到的“推進航太技術的轉化”不謀而合。
另外,航太科技集團研製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于3月份進行了第二次試車,最難的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有望在2016年迎來首飛。除此以外,該集團還啟動了長征七號及新一代小型運載火箭的研製。據了解,航太科技集團旗下有6家公司在A股上市,除了前面提到的中國衛星和航太動力,航太電子、四維圖新、航太機電、樂凱膠片上漲動力也十足。
自“中國製造2025”落地以來,A股市場上的航太軍工概念股的熱情就已經被點燃。截至昨日收盤,除了處於停牌狀態的航太電子、振芯科技以外,其餘個股全部實現了正收益。其中耐威科技漲幅高達359.48%,航太通信上漲114.71%,航太動力、中航動控、航太晨光等其他7隻股也收穫了超過了20%的漲幅。
申萬宏源稱,“中國製造2025”給航太裝備帶來了10年的政策紅利,航太軍工板塊的估值有望持續提升。由於文件中重點提及加強衛星遙感、通信、導航等空間資訊服務能力,中國衛星、中海達、海格通信成為最直接受益的標的而有望率先爆發。民生證券在看好這三隻股後市的同時,還為投資者推薦了中航動力、中航動控、中航飛機、中直股份、洪都航空、四川九洲等其他6隻股,其研報稱在“中國製造2025”政策紅利的帶動下,後市股價有望繼續走高,可給予重點關注。(中國網財經“中國製造2025”特別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