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加強交流對話 促進相親相知 “網路傳播與文明交流互鑒”論壇在烏鎮舉辦

發佈時間:2023-11-11 14:57:5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張靜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國網烏鎮11月11日訊(記者 張靜) 2023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網路傳播與文明交流互鑒”論壇11月9日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枕水廳舉辦,論壇由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主辦,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騰訊公司協辦。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王京濤,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孫海燕,浙江省政協副主席蔡秀軍致辭。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高岸明、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先後主持論壇。 

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王京濤致辭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王京濤在致辭中指出,習近平主席向 2023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發表視頻致辭時強調,要“加強網上交流對話,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推動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我們要堅持相互尊重,凝聚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價值共識;要堅持守正創新,講好文明交流互鑒的中國故事;要堅持技術向善,激發文明交流互鑒的網路動能;要堅持合作共贏,匯聚文明交流互鑒的奮進力量。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孫海燕致辭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孫海燕在致辭中通過3個故事分享了在網際網路上開展政治文明交流的體會和思考。孫海燕説,“億萬民眾是文明交流互鑒的主角和主力軍。大家遠隔重洋、背景迥異,但都追求人類共同價值。只要秉持相互尊重和平等包容,本真地表達初心,即使通過小小的手機螢幕,也可以溝通心靈、增進友誼。”

浙江省政協副主席蔡秀軍致辭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蔡秀軍在致辭仲介紹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十年來,浙江省在對外講好中國故事,搭建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的國際平臺,共同參與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凝聚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等方面的積極貢獻。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高岸明主持論壇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論壇設置主旨演講、主題演講、成果發佈、圓桌對話等多個環節。來自海內外的知名學者、網際網路企業代表、華僑華人與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中國公共關係協會會長、國務院新聞辦原副主任郭衛民,中國外文局外文出版社榮譽英文主編、中國政府友誼獎、首屆蘭花獎獲得者大衛•弗格森,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等中外嘉賓發表主旨演講。伊琳娜•博科娃説,“我們需要一種文化多元且包容的、多語種的新型‘網上絲路’,我們能共用跨文化的經歷,推動不同文化間交流。通過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通訊技術的創新使用,讓不同文明、文化交流對話,促進互相尊重與理解。”

郭衛民認為,網際網路賦予全球多元文化交流新動能,也給網路生態帶來新挑戰。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傳播優秀文化、促進心靈溝通的獨特優勢,豐富各國民眾精神世界;另一方面,要完善全球網際網路治理規則,促進全球網路生態更加公正合理,推動全球網路文明繁榮發展。

大衛•弗格森認為,中國應該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構建國際傳播策略,要善用網際網路以及社交媒體平臺,採用國外年輕人喜歡的表達方式,全面多元地介紹中國的發展。

郭凱天認為,中華優秀文化遺産是對外交流的寶庫,但由於文物保護需要和時間空間限制,對它們的開發與傳播時常有所保留。為此,騰訊通過AI、遊戲科技等技術,對敦煌藏經洞、三星堆等文化遺産進行修復和活化,使這些文化遺産不僅得到數字永生,還有望更多參與文化交流。

在主題演講中,來自不同國家的中外學者從“‘一帶一路’上相遇相知”和“在文化交流中共識共鳴”兩個主題展開討論,發表各自的觀點。

“‘一帶一路’上相遇相知”主題中,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介紹了敦煌研究院借助數字技術保護石窟藝術的積極探索,希望通過敦煌數字藏經洞國際版的發佈,讓更多的國外觀眾欣賞敦煌藝術,了解中國優秀文化藝術;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張濤甫認為,主流媒體要善用外國受眾易接受的傳播方式,選用中國社會經濟各領域發展的鮮活案例對外講好中國故事;英國皇家社會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外籍教授羅伯特•沃克認為,要通過開放、誠實、理解的態度,加強共情能力,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埃及工業與外貿部首席經濟學家希沙姆認為,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給不同文明間的交流提供了更多便利,人們可以通過拍攝短視頻在網上發佈,給世界各地的受眾分享本國文化。微網志政府媒體事務副總裁、總編輯陳麗娜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以微網志為代表的社交媒體進行廣泛傳播,讓更多的世界友人認識中國,也讓中國人更好地認識世界。

“在文化交流中共識共鳴”主題中,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黃友義介紹了翻譯工作對開展國際傳播和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意義;日本華文教育協會會長、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前會長顏安認為,文化交流、文明互鑒不是要用自己文化替代、弱化別人的文化,而是在文明互鑒中形成共識共鳴;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國際學院東亞研究中心副教授葉文認為,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將不斷加深不同文明之間的聯繫,跨越地理和領土界限的文明交流也將更加包容。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僑聯海外委員、澳大利亞華人文化藝術界聯合會(澳華文聯)主席余俊武表示,網際網路已成為海外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可以依託中國的傳統節日,用民間化、生活化的藝術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傳統文化,欣賞中華傳統文化。

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人圓桌對話文化交流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在圓桌對話中,來自美國、喬治亞、秘魯、紐西蘭等不同國家的幾位青年人,一起圍繞“以網為媒促進文明交融”主題展開討論。他們從如何借助社交平臺創作有價值的內容、如何提升媒體工作者的技術素養、如何運用網際網路加強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等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據悉,本次論壇還設置了三個成果發佈環節,敦煌數字藏經洞國際版全球發佈儀式、2023年度中華文化符號國際傳播指數(CSIC)報告,以及“中國好故事”地域特色文化網路國際傳播案例徵集展播活動啟動儀式。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