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131件珍稀化石在京展出 破譯“飛龍在天”的證據

發佈時間:2023-11-03 16:45:1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謝榮宇

中國網北京11月3日訊 (記者 秦金月 通訊員 吳亦凡)11月2日,由國家自然博物館、淩源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遠古熱河——中生代重要化石發現特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幕。

此次展覽由“走進熱河地區化石寶庫”“熱河地區古生物的珍寶”和“飛龍在天的證據”三個單元組成,共展出131件(其中有130件模式標本)珍稀化石,幾乎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過渡的所有生物門類,同時結合多媒體互動展項,全方位、多角度帶領觀眾走進遠古熱河地區,演繹發生在那裏中生代精彩的生命故事,尋找並破譯“飛龍在天”的證據。

“遠古熱河——中生代重要化石發現特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幕(國家自然博物館供圖)

該展覽首次集中展出大批來自熱河地區中生代的珍稀化石,比如:世界上最早“有胎盤哺乳動物”中華侏羅獸等化石“明星”都將亮相。不僅展示了遠古時期熱河地區生物類群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也為研究鳥類起源、真獸類哺乳動物起源、被子植物起源,以及昆蟲與有花植物協同演化等重大生命起源與演化理論的研究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化石佐證。

“遠古熱河——中生代重要化石發現特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幕(國家自然博物館供圖)

“熱河”一詞在清初即得名,雍正10年(1732年)把熱河改為“承德”,意即秉承先帝恩德。1914年2月,熱河特別區域設立,1928年改制熱河省,直到1955年才撤銷,省會承德市。它是中國舊行政區劃的省份之一,轄區涵蓋冀北、遼西和內蒙古東部地區。

在熱河地區,中生代的地層十分發育,其中保存了種類繁多的古生物化石。1923年葛利普在遼西淩源首次發現並提出“熱河系”,之後一大批地質古生物工作者前赴後繼,為探索生物起源與演化的奧秘傾注了大量智慧和汗水,取得了系列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

熱河生物群是東亞地區特有的中生代晚期淡水生物群,分佈于中國北方、蒙古、西伯利亞、以及朝鮮和日本等東北亞地區,尤以遼西地區發育並出露最好。自1923年葛利普在遼西淩源首次發現並提出“熱河系”概念以來,一大批地質古生物工作者前赴後繼,為探索生物起源與演化的奧秘傾注了大量智慧和汗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

“遠古熱河——中生代重要化石發現特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幕(國家自然博物館供圖)

據介紹,展覽期間,國家自然博物館的科研人員將在展廳中提供“標本零距離”特色講解服務,通過零距離互動答疑的交流方式,對於觀眾了解有關熱河地區中生代不同類型生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極高的科研、科普價值。

展覽展期為11月2日至12月3日。

“遠古熱河——中生代重要化石發現特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幕(國家自然博物館供圖)

“遠古熱河——中生代重要化石發現特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幕(國家自然博物館供圖)

“遠古熱河——中生代重要化石發現特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幕(國家自然博物館供圖)

“遠古熱河——中生代重要化石發現特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幕(國家自然博物館供圖)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