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酸化是影響文獻保存壽命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國際文保界面臨的普遍性難題。如果您手邊有民國時期出版的文獻,就會發現它更易變黃、變脆。如果不對這類文獻進行脫酸處理,那它剩下的壽命可能不過百年。近日,北京國圖創新文物保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圖文保)開業儀式舉行,國圖文保新組建的“文獻脫酸保護實驗中心”也正式揭牌。紙質文獻脫酸專利技術成果轉化,邁出了關鍵一步。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文獻保護組組長田周玲介紹,我國現存古籍約4000萬冊,1850年到2000年之間的文獻1億冊以上。以國家圖書館為例,在所藏的67萬冊民國時期文獻中,超過50%的文獻pH值在5.0以下,屬於嚴重酸化。此外,除民國文獻外,革命文獻及1949年到2000年出版印刷的書刊報、國家重要的紙本檔案文獻也存在程度不一的酸化問題。
國家圖書館作為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自1981年開始致力於解決紙張酸化問題,成立古籍保護科技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組建專業團隊致力於文獻保護技術研究,取得了包括紙質文獻無水液相脫酸技術專利等3項發明專利在內的一系列重要學術與科研成果。
脫酸工藝以工業上常用作阻燃材料的氧化鎂為脫酸劑,以消防上常用作滅火劑的全氟烷烴類物質為溶劑,不僅具有絕對的安全性,而且能夠整本快速乾燥,不引起紙張變形,不引起字跡褪色,適用率高達99%以上。脫酸後文獻紙張pH值得到大幅提高,並保留一定的鹼儲量,可抵抗未來二三百年的酸性破壞。
文獻出庫、接收、錄入系統,除塵清潔,檢測酸鹼度,脫酸處理,效果評估……集系統整合、智慧操控、批量脫酸、遠端管理等於一體的文獻脫酸保護智慧化實驗中心,可實現一次性百公斤級規模化脫酸。田周玲説,各級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紀念館、文史館、美術館等文博機構,只要藏有酸化文獻,都適用國圖文保的這一業務。
開業儀式上,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軍期望,在接下來的市場化應用中,國圖文保能夠站在為中華民族賡續文脈的高度,充分依託市場實踐,加大技術研發投入,不斷提升文獻保護技術與服務水準,以科技助力文保,讓文獻歷久彌新。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