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演算法至上,流行樂壇將成“口水歌”天下?

發佈時間:2023-03-23 11:28:00 | 來源:文匯報 | 作者:黃啟哲 | 責任編輯:蘇向東

你也許沒聽過讓李榮浩拿了專業音樂獎的《模特》《喜劇之王》,但眼下卻一定經受過他新歌《烏梅子醬》的“洗禮”——從網約車到街邊咖啡館再到短視頻平臺,甭管身處什麼場景,都有“你淺淺的微笑就像烏梅子醬”作為背景音樂。盤點各大平臺,圍繞其的熱搜從明星網紅翻唱一直延伸到討論“烏梅子醬到底是什麼味道”。而僅抖音一個短視頻平臺,《烏梅子醬》的播放量更是超過40億次。就連購物平臺同款果醬的銷售額,也跟著飆升。   

如此全網躥紅速度,有人判定其提前預定“年度單曲”。但也有專業樂評人和樂迷認為其不過是一首放在唱片時代毫不起眼的“口水歌”。在某評分網站,《烏梅子醬》僅獲4.5分。甚至,樂評人丁太升直斥其“俗不可耐”。對於潮水般的爭議,歌手汪峰則站在創作者的立場回應:“意義與價值是別人、是時代賦予的”,“藝術家只是用創作記錄他當下心境”。   

不論立場如何,有一點汪峰是對的,那就是當前《烏梅子醬》所引發持續而多維度的討論與爭議,顯然已經不是這首輕鬆簡單的小情歌本身所能承載的了。相比于批評質疑某位歌手與某首歌曲,輿論熱議其實暗含另一重更深的擔憂——傳統唱片業篩選的專業創作者及其精良製作的作品,與當下網路創作者、短視頻神曲的邊界是否在日益模糊?而隨著所謂專業“護城河”的消失,在短視頻演算法掌控傳播邏輯下,流行樂壇是否將成為“口水歌”的天下?   

被遮蔽的《烏梅子醬》傳播時間線   

“濃濃的鄉土風摻雜著短視頻平臺火爆的元素撲面而來!”如果不是樂評人丁太升的“毒舌”評論,《烏梅子醬》恐怕也只是大眾聽過但無意深究作品水準、創作者動機的“耳熟”之作。而因為他的“炮轟”加之直白通俗的歌詞與朗朗上口的旋律,令《烏梅子醬》儼然成了知名唱作人“向流量低頭”的惡果。視頻中,丁太升認為《烏梅子醬》是“投機”,“(李榮浩)早期的作品至少有誠懇在裏邊,現在連誠懇都沒有了”。   

“這樣的評價顯然是‘斷章取義’的,僅以《烏梅子醬》一首歌的水準判定創作者當前的狀態未免有些以偏概全。”流行音樂研究專業博士、杭州師範大學副教授趙樸給出了自己的判斷。要知道,這首歌其實是李榮浩去年11月推出的,隨後收錄在其12月發行的專輯《縱橫四海》之中。聽過整張專輯後,趙樸評價:“專輯水準雖不及他早前的作品,但整體尚可,其中的《縱橫四海》《山川》品質不錯。即便是翻唱Beyond的一首《情人》,李榮浩在結尾也有一段長達數分鐘的個人吉他Solo,可以看出他的用心。而《烏梅子醬》雖然不是專輯主打歌,但也絕不像網路批駁的那樣‘俗不可耐’。尤其是考慮到這是一張具有復古概念的專輯,其整體瀰漫著一種對於港片港樂的懷舊氛圍,在第九首的位置插入這樣一首情歌小品,或也可看作是為聽眾留下舒緩空間的設置。”趙樸分析認為,《烏梅子醬》的走紅更像是作品的通俗性發揮了作用,換句話説,是短視頻平臺對唱片工業中符合其傳播偏好作品的吸收。   

而梳理《烏梅子醬》的傳播時間線也能進一步印證,至少從創作者層面,無法判定其是專業音樂人對標“短視頻神曲”傳播邏輯“定向爆破”的歌曲,而更像是經由網際網路傳播的“大眾選擇”。查看百度指數,“烏梅子醬”詞條直至今年2月13日——也就是情人節前夜,開啟搜索量“爬坡”歷程。而直至3月4日,也就是樂評人“炮轟”過後,才真正迎來搜索高峰期。而從“騰訊音樂由你榜”周榜成績單來看,《烏梅子醬》也是在2月13日至19日榜單第一次奪冠並“霸榜”至今。   

演算法在“謀殺”創作還是在成全創作   

當然無論有心還是無意,李榮浩一定是從《烏梅子醬》的爆火中獲得了流量紅利。他開啟的“縱橫四海世界巡迴演唱會”,目前在南京、武漢、成都等多地門票均已售罄。從結果導向看,樂評人與部分樂迷更深層的憂慮呼之欲出——《烏梅子醬》後,是否會有更多唱片業精英創作者全面擁抱短視頻神曲?   

無可否認,短視頻大行其道的當下,流行音樂或多或少淪為了視頻的BGM(背景音樂)。而受制于15秒的曝光時長,那些旋律通俗、情緒飽滿、節奏明快的“口水歌”更容易脫穎而出,經由“演算法”推薦機制的加持,輕易破圈從而獲得指數級增長的流量。由此,形成“口水”爆款更爆、“精品”冷門更冷的兩極化局面。而從創作難度上來説,比起旋律的創新創意、歌詞的字斟句酌與編曲的精良用心,沿著大眾最順耳的旋律走向,完成一段15秒的短視頻神曲BGM來得容易的多。   

這是創作者故意“下沉”,為了相容更多受眾?經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經歷過唱片時代的唱作人,汪峰不認同。他拿自己舉例,“十多年前我寫了《飛得更高》,那絕對不是我的作品裏的最高水準,打分的話應該不超過80分……可是比那之前再早六七年我就寫過《晚安北京》,難道我(寫《飛得更高》)是在想下沉嗎?”在他看來,有的時候一個創作者就想在那個時刻寫一點沒有那麼深刻,沒有帶那麼多哲理、深邃的東西。   

確實,回溯唱片時代,即便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歌手周傑倫,也有過《陽光宅男》《等你下課》等爭議之作。更不必説,在網際網路方興未艾時,不少被大唱片公司、資深DJ選中的主打歌未能走紅,反倒是B面歌曲經由時間沉澱成為越發燦爛的遺珠。   

“《烏梅子醬》引起如此廣泛的爭議和擔憂也是正常,很多人擔心創作的‘底線’進一步坍塌。”趙樸説,他對此持樂觀態度,“專業歌手與網路音樂人、唱片工業品與網路神曲界限的模糊,其結果並不見得是向下坍塌滑坡,而也有可能是互相借鑒和融合,使神曲不再‘惡俗’‘爛俗’,唱片時代的作品也沒那麼‘高冷’。”   

確實,一首溫暖小情歌能夠掀起如此大的討論,或許恰恰就印證了,“演算法”或許可以“欽點”爆款,但絕沒那麼容易壟斷所有人的音樂審美。(記者 黃啟哲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