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政協委員何寄華:長沙馬王堆漢墓如何煥新"出圈"

發佈時間:2023-03-02 16:14:54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唐小晴 劉辰璐 | 責任編輯:蘇向東

中新網長沙3月2日電題:全國政協委員何寄華:西漢“文化寶庫”長沙馬王堆漢墓如何煥新“出圈”?

今年1月,因改造關閉約3年的馬王堆漢墓墓坑遺址重新開放。甫一亮相,這個位於長沙芙蓉區古漢路、“藏”在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內部的西漢“文化寶庫”就吸引各地遊客前來“打卡”。

馬王堆漢墓是西漢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一家三口的墓葬,係20世紀世界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出土的大批珍貴文物震驚中外。尤其是歷經兩千多年不腐的辛追夫人遺體,創造了人類防腐技術的奇跡。自20世紀70年代對外開放以來,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一直作為享譽世界的經典陳列備受海內外觀眾熱捧。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盟湖南省委會主委、湖南省地質院院長何寄華,對湖南這張亮麗名片格外關注。在這位新任全國政協委員看來,長沙馬王堆漢墓蘊藏著兩千多年前的中國社會萬象,在國內國際考古史上均有著重要地位,具備打造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示範工程的基礎條件。

從“雲遊敦煌”“數字故宮”到虛擬博物館、智慧博物館,再到文旅元宇宙新技術、新産品、新場景的加速落地,中國文博領域正加速走向深度數字化。近年來,湖南博物院不僅開發出馬王堆漢墓IP數字文創體系,上線多款數字文創産品,還攜手湖南省京劇保護傳承中心打造了馬王堆漢墓復原動態展演《一念·辛追夢》,讓現代人更好地讀懂馬王堆文物故事。

何寄華坦言,馬王堆漢墓的“文博+文旅+文創”融合深度還不夠。這個西漢“文化寶庫”還需思考如何煥新“出圈”?

“需要探索開發數字化新産品。”何寄華調研後認為,可依託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産業園技術優勢、産業基礎,加快文物活化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加強文物背後故事與數字媒介相結合,支援創作全景式人文綜藝節目《登場了!馬王堆》,打造“馬王堆元宇宙”“漢文化歷史元宇宙”空間。

以數賦能,利於打造“迭代新生”的文化遺産生命力。在何寄華看來,還可運用數字孿生技術、3D列印技術、圖像AI拼接修復技術等手段,數字化存檔馬王堆文物、馬王堆漢墓遺址,建立馬王堆文物大數據資源庫,為後續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提供源頭活水。

從動態復原辛追夫人風貌,到“置身”楚漢名城長沙的漢文化生活場景,再到購買一件素紗單衣的數字藏品,科技創新讓馬王堆漢墓的故事以多元化的形式走進市民生活。

“2000多年的時空距離,隔斷不了文明的紐帶。馬王堆的故事仍可與現代人産生關聯。我們有義務讓千年‘國寶’煥發新彩。”當下受年輕人追捧的國潮風,也給何寄華帶來新思路。他建議,支援在長沙設立漢文化創意賦能中心,構建漢文化雙創平臺,將馬王堆漢文化融入各類文博文創設計和現代生活美學。

何寄華提出,用虛擬數字復原楚漢名城長沙的漢文化生活場景,塑造虛擬數字馬王堆文化遺産代言人,可創造馬王堆文化遺産商業新消費場景。

50年來,馬王堆漢墓的保護、研究與開發一直在持續。為紀念馬王堆漢墓發掘50週年,2022年至2024年,湖南博物院與中國數字圖書館有限責任公司將推出“生命藝術--馬王堆漢代文化沉浸式多媒體大展”。

何寄華認為,以馬王堆考古成果開發利用為基礎,以湖南博物院數字化升級為載體,推動文博、文旅、文創産業鏈融合發展,能把長沙打造成具有世界影響的漢文化中心,還可以搭建湖南文化遺産數字基金庫,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象級馬王堆數字文化IP。(唐小晴 劉辰璐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