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北京冬奧遺産可持續利用賦能文旅消費調查與思考

發佈時間:2023-03-02 10:08:13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龐宇等 | 責任編輯:蘇向東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積極謀劃、接續奮鬥,管理好、運用好北京冬奧遺産。”冬奧場館是寶貴的文體旅遊資源,如何充分挖掘、傳承這份豐厚遺産,實現可持續利用,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課題。適逢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一週年,冰雪“冷資源”正撬動著高品質發展的“熱經濟”。如何持久釋放北京冬奧會遺産效益,使其成為推動文體、旅遊産業發展的新動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北京市委黨校課題組圍繞冬奧遺産利用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分析冬奧遺産實現最大化利用面臨的挑戰,並提出對策建議。

  1月30日,遊客在國家速滑館內滑冰。新華社發

  1月23日,遊客在“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體驗冰壺運動。新華社發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首鋼滑雪大跳臺“雪飛天”“雪遊龍”、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張家口雲頂滑雪公園……北京冬奧會之後的首個冰雪季,這些耳熟能詳的冬奧場館,已成為大眾文旅消費的休閒勝地。

北京延慶奧林匹克園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近4萬名遊客,首鋼園推出的“首鋼冰雪匯”吸引了超過5萬名遊客前來體驗,河北張家口崇禮6座大型滑雪場累計接待遊客超過10萬人次……冬奧場館賽後的多樣化利用正不斷推動冬奧遺産全民共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從“真正無與倫比”的冬奧會到“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一週年之際,《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産報告(賽後)》正式發佈,彰顯了我國傳承和利用好冬奧遺産的堅定決心和突出成果,為解決冬奧遺産再利用的世界級難題積極貢獻中國方案。結合其中對場館賽後利用、冰雪産業發展等方面的梳理總結,課題組對北京冬奧遺産可持續利用賦能文旅消費方面的情況展開調研,並提出相關思考及對策建議。

1月25日,市民從北京北站乘坐“滑雪專列”去崇禮滑雪場滑雪休閒。孫立君攝/光明圖片

1月27日,北京首鋼園群明湖冰場,市民享受冰雪的樂趣。李文明攝/光明圖片

賽區變景區,冰雪運動帶火冰雪消費

冬奧場館變身多元冰雪消費場景。“我是從哈爾濱過來專門體驗冬奧滑雪賽道的。期待了很久,今天終於如願了!在這裡滑雪,感覺就是不一樣!”滑雪發燒友張先生興奮地説。在延慶奧林匹克園區雪具大廳,等待租雪具、換票的遊客排起了數十米的長隊,雪道上,不同水準的滑雪愛好者盡情馳騁。

高山滑雪被稱為“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被稱為“雪飛燕”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位於延慶奧林匹克園區海坨山山頂,是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項目的比賽場地。北京冬奧會後,園區對雪道重新規劃,60萬平方米的雪道中,有超過40萬平方米向公眾開放。曾經的冬奧雪道,成了滑雪愛好者大顯身手的舞臺,使他們盡享在“冬奧同款雪道”滑雪的樂趣。

“普通滑雪愛好者,也可以從海拔2198米的‘雪飛燕’飛馳而下,在滑行14公里後,到達延慶冬奧村。”北京國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紅艷介紹,為適應大眾滑雪需求,目前已向公眾開放了技術雪道。

從“最快的冰”到“大眾的冰”,國家速滑館“冰絲帶”2022年7月對公眾開放以來,成了廣大滑冰愛好者嚮往的新地標。“我是帶孩子來的,看了冬奧會比賽後,孩子就對冰雪項目很感興趣,從冬奧賽場開始他們的冰雪生涯很有紀念意義。”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的宋女士説。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首鋼園燈光璀璨,點亮整個夜空。北京冬奧會中國隊的“雙金福地”滑雪大跳臺流光溢彩、美輪美奐,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到此打卡。“利用大跳臺本體的落地坡,我們開發了雪圈沖浪遊樂項目,非常受歡迎,遊客可以坐雪圈俯衝而下,體驗奧運健兒奪金的快感。還有雪上CS、雪地平衡車、單板滑雪體驗等19個體驗項目,能讓大家充分感受冬奧文化,盡享冰雪樂趣。”北京首鋼園運動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曉民説。

  1月1日,滑雪愛好者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雲頂滑雪公園滑雪。新華社發

冰雪消費帶火鄉村遊和周邊遊。“發揮冬奧帶動效應,延慶景區接待量同比2022年增長近一倍,八達嶺長城景區、龍慶峽、世園公園、世葡園等景區接待量同樣有較大增幅。鄉村旅遊接待人數同比2022年增長近七成。”延慶區文旅局産業科科長田榮穎介紹。以服務保障冬奧會為契機,在冰雪項目帶動下,北京延慶、張家口崇禮等地的溫泉、農旅、民宿行業也展現了新生機,2023年春節假日期間,遊客數量明顯增長。據北京市文旅局數據,2023年春節假期(1月21日——1月27日),延慶共接待遊客76.66萬人次,佔北京市鄉村遊接待遊客總數的57%,排名第一。調研發現,得益於北京冬奧會這張名片,“首鋼城市復興新地標”“延慶最美冬奧城”“張家口亞洲冰雪旅遊度假目的地”已成為冬奧籌辦帶動地區文旅消費的新典範。

新産業新業態激發消費新活力。走進首鋼園北區秀池西街北口,原來的進料間現在被改造成RE睿·國際創憶館,作為新文旅業態創新的代表,這裡也是全球首款以“文化遺産+數字創意”為內核的沉浸交互體驗空間。展覽《重返·奧林匹亞——延續千年的生命盛宴》正在這裡展出,通過全域沉浸體驗、XR數字互動、豐富的史料和文物等,讓觀眾全方位多角度感悟奧林匹克延續至今的寶貴精神遺産。

因冬奧而實現華麗轉身的首鋼園,成為“城市復興新地標”,提出了“産業復興”“活力復興”的發展思路。這片因夏奧而生、因冬奧而興的恢宏鋼鐵遺産,已經實現了綠色轉型。目前園區引入企業、商戶244家,融通上下游産業鏈實現創新發展。新首鋼大橋、一高爐·SoReal元宇宙樂園、瞭倉沉浸式數字藝術中心、六工匯、全民暢讀藝術書店(首鋼園店)、北京首鋼園香格里拉酒店等火速“出圈”,入選新晉網紅打卡地推薦名單,滿足了消費者城市“微度假”的新需求。

在冬奧品牌影響力下,各場館園區積極拓展體育、文化、旅遊、休閒功能,創新多種消費場景,與多元業態疊加並相互賦能,形成集體育、科技、文化、會展、會議等於一體的後冬奧産業生態圈,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

超前謀劃,讓奧運遺産利用效益最大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後就成了‘寂靜的山林’。”北京冬奧會是第一屆從籌辦之初就全面規劃管理奧運遺産的奧運會,通過科學規劃、管理和運用籌辦成果,寫好“後冬奧文章”,使廣大群眾與主辦城市和地區發展獲得更多的長期收益,是冬奧“賽區變景區”的深層密碼。

冬奧場館改造提前佈局,兼顧賽後利用的大眾消費體驗。調研發現,12個北京冬奧會競賽場館在建設改造之初就統籌兼顧了賽時與賽後利用需求。賽時,“雪飛天”“雪如意”“雪遊龍”等中國傳統文化與奧林匹克元素完美結合、造型優美、匠心獨運的場館就受到了大眾的青睞和嚮往。賽後,各競賽場館迅速推進賽後利用計劃,進行個性化、針對性的改造提升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推動單一專業競賽場館向專業性、大眾性、趣味性相結合的體育、文化、休閒旅遊綜合體拓展。從冬天到夏天、從一季到四季、從賽區到景區、從一地到全域,延慶奧林匹克園區、首鋼園、崇禮冬奧競賽場館在賽後全新轉換,成為城市新地標、遊客熱門“打卡”地、旅遊目的地。

提升城市綜合服務保障水準,改善文旅消費環境。以服務保障冬奧會為契機,舉辦地的區域承載力、交通道路、市政基礎設施、周邊環境等極大提升。延慶區以冬奧會接待為抓手,帶動區域餐飲酒店服務體系建設,現擁有63家不同檔次的酒店,其中四星級以上賓館飯店10家,成為北京市生態涵養區中唯一實現世界一線酒店品牌集聚的區域,能夠較好地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京張高鐵、京禮高速良好的交通環境和高效的路網為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打通了“動脈”,延慶進入首都“半小時經濟圈”、張家口融入“京津冀1小時經濟圈”。延慶綜合交通服務中心、張家口南綜合客運樞紐、崇禮南客運樞紐的落成使用,滿足了高鐵與多種交通形式的換乘和接駁,聯通更大的客源市場,為群眾體驗冰雪運動、冬奧文化、長城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提供了極大便利。

策劃冰雪旅遊新消費點,豐富文旅産品供給。北京、河北抓住大眾對冰雪旅遊休閒的新需求,加快創新冰雪旅遊和冬奧文化深度融合的新消費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拉動“吃住行遊購娛産學研”全鏈條消費,以冰雪紅利推動全域文體旅産業發展。春節期間,兩地精心策劃假日産品,舉辦了“冰雪歡樂季”“冰雪嘉年華”“冰雪大世界”“民宿過大年”“非遺過大年”等豐富多樣的文旅活動,推齣戲冰雪、享私湯、賞冰燈、樂採摘、微度假等特色産品,從供給側創造新需求,釋放出強勁的消費動力和內需潛力,將冰雪“冷資源”變成文旅“熱經濟”。

多措並舉,持續放大冬奧效應

在北京冬奧會成為助推各地冰雪運動和文旅消費新引擎的背景下,如何讓冬奧遺産“活下去”,讓冰雪項目“熱下去”,持續放大冬奧效應,紮實推動後奧運文體旅高品質發展?調研發現,這一目標的實現還需在以下幾方面發力。

持續創新拓展四季運營的後冬奧消費場景。課題組了解到,目前場館的賽後利用,大多以冰雪運動為主要消費産品,難以全面滿足時下“家庭遊”“親子遊”和“Z世代”群體等多元消費需求。據統計,國內高達90%的雪場在夏季選擇停業,只有10%選擇四季運營。冬奧園區的四季運營是一項長期課題。目前各園區在經營管理、冰雪旅遊産品開發方面仍處於起步期,還需建立起多功能、全鏈條、一站式的服務體系,加快探索春季觀光、夏季避暑、秋季觀景、冬季滑雪的四季經營模式。奧運場館要實現從賽時“雪季運作”到賽後“四季運營”,從“小眾服務”走向“大眾消費”的身份轉變,滿足全齡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必須開展最大限度的賽後利用功能創新拓展。

持續發揮冬奧品牌價值,加大國際賽事舉辦力度。從國際經驗看,舉辦大型國際賽事是持續釋放冬奧品牌效應的關鍵舉措,可進一步促進體育賽事與文旅消費相互導流,提升舉辦城市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力。調研發現,除冬奧會外,滑雪世界盃、滑雪世錦賽、短道速滑世界盃、花樣滑冰大獎賽等冰雪國際體育賽事,在北京落戶還不多,冬奧場館賽後引進國際頂級冰雪體育賽事的機制尚不完善,缺乏賽事資金保障和舉辦國際賽事的人才儲備,冬奧品牌價值的持續發揮有待加強。

整合全域文體旅資源,實現跨區域深入聯動。北京冬奧會跨地區舉辦,留下了區域協調等多維度遺産。京張高鐵、京禮高速通車運營,京張文旅聯盟成立,串聯起京張文體旅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區域協調聯動發展。調研發現,因跨區域聯動尚未確定牽頭單位,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區域協作推進較慢。兩地冰雪資源聯動開發、錯位發展、産品行銷、項目協作等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冰雪産業整體發展。京冀旅遊産業應借助冰雪産業的獨特性與地域性,共同開發並大量供給滿足文旅消費新需求的新業態産品。此外,應加大同一地區內優質文旅資源的串聯,延慶的長城、世園、冬奧三張“金名片”之間,以及“金名片”與區域內其他旅遊資源要素之間要更好地串聯成“線”、充分整合,實現從點狀佈局到片區化跨越發展。

持續“破冰”,推動冬奧遺産利用高品質發展

據《2022中國冰雪産業發展研究報告》預計,到2025年我國冰雪産業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當前要充分挖掘、傳承利用冬奧遺産,整合資源,補足短板,實現賽後良性、長效運營,“一起向未來”,進一步為高品質發展增添新動能。

引入國際體育賽事,賦能文旅産業發展。加強與國際體育組織的聯繫,建立冰雪體育賽事體系,以北京冬奧會、單項國際賽事為龍頭牽引,充分發揮各方優勢,逐步建立地區政府、體育協會、冬奧企業三方協同機制,夯實冬奧賽區國際高端冰雪賽事的申辦基礎。充分利用世界上第一個永久性保留的首鋼滑雪大跳臺、世界頂級冰雪賽事的理想舉辦地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車雪橇中心等現有的國際一流比賽場館,由主辦城市設立專項資金支援申辦和承辦世界頂級冰雪競技賽事。積極籌辦商業賽事、極限挑戰賽事和全民健身賽事,串聯全年經營亮點、挖掘場館潛力,持續改善賽區自生能力。圍繞賽會籌辦和産業發展的具體需求,加快培育本地技術人才、文旅行業服務人才,實現“辦賽事、促發展、惠民生”有機統一。

打造多元消費場景,做好園區四季運營。在場館功能上不斷拓展,打破季節對冰雪場館造成的經營限制,由單一體育功能向體育、文化、休閒娛樂、旅居康養等綜合功能拓展延伸,將知名文旅景點及特色餐飲、住宿、遊玩項目進行整合串聯,打造高品質旅遊休閒度假綜合體、都市型産業社區,滿足不同消費群體四季休閒需求。在消費場景上不斷豐富,搭建跨區域、多部門聯合推動文旅消費的工作機制,培育“文旅+科技”“文旅+商圈”“文旅+體育”等新型消費供給;大力支援實體商業數字化賦能,拓展共用消費、定制消費、綠色消費、夜間消費等新領域,打造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新場景。在引流方式上不斷創新,充分挖掘區域內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等,統籌各級資金,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積極爭取項目落地,打造城市文旅新地標;將山地演藝活動、山地自行車、登山攀岩、徒步、滑索等戶外娛樂活動和度假方式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增加遊客黏性。

打破地域觀念束縛,打造文體商旅融合大市場。加快打造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協同發展的新高地。一方面,用好冬奧場館和冰雪設施,提升場館使用效率,積極探索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冬奧項目訓練合作,利用三大賽區配置一流、項目齊全的場館資源和完善便利的城市設施吸引其他國家隊來華駐訓,將北京冬奧資産打造成為國際知名的冰雪項目訓練基地。另一方面,推動地區冰雪運動資源聯動發展,推動整個區域的體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促進消費要素在城鄉間、區域間順暢流動,更好融入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融入地區整體規劃,推進産業錯位發展。依託奧運場館和冰雪資源優勢,北京和張家口應在後冬奧轉型發展中做大消費蛋糕,發揮各自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産業優勢,錯位發展,不斷提高冰雪産業與關聯業態跨界融合,打造獨特的産業優勢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片,持續推動文旅消費轉型升級。可學習世界其他冬奧城市以冬奧為名片打造“産業金字塔”的好做法,構建綠色高精尖産業體系,用産業發展帶動城市實力提升,實現以産優城、以城興産、産城互動。

  (作者:北京市委黨校課題組 課題組成員: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龐宇、楊旎、唐維)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