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崔毅飛)昨天上午,“源·緣——閩臺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展廳展出。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福建博物院承辦,共展出400余件閩臺藝術作品,從戲曲、文學、書法、美術等方面詮釋了“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展覽將開放至4月9日。
福建與台灣,在地緣、血緣、文化淵源等方面聯繫緊密,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最早可追溯至石器時代。安溪寮、福安裏、泉州厝、興化坑、永春陂、同安宅、龍岩莊等以福建漳州、泉州地名命名的台灣聚落,以及詔安、梅山等100多個閩臺同名村鎮,完整記錄了福建先民開發台灣的歷史軌跡。閩南話、氏族宗祠、布袋戲、媽祖信俗、閩南建築等習俗與藝術形式,時時訴説著閩臺同根的綿長柔情。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博了解到,本次展覽共分為4個部分。
序廳“同宗同源 敦親睦族”,通過族譜、家譜、古渡口路亭碑拓片、台灣同胞帶回的台灣土壤等展品與抽象的閩南紅磚建築結合,展現中華民族“重土戀家、重視血緣”的文化傳統。
第一單元“海峽之音 合韻千年”,通過南音、薌劇(歌仔戲)、閩劇、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戲、木偶戲以及現代戲等戲曲形式,展現閩臺語言同係,閩臺人民通過共同的戲曲傳統所表達出的情感聯結。
第二單元“藝蘊天工 小康大同”,圍繞閩臺共同的生活習慣、信俗等,結合兩岸工匠、藝術家共同創造的民間工藝以及工藝美術作品,展現閩臺同根同源的展覽主旨。
第三單元“妙筆生花 寫意中華”,通過文學、書法、繪畫、漆畫等藝術形式展現閩臺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兩地文化淵源深厚。
展品中,來自福建博物院的“江加走雕木偶頭”顯示了福建木偶戲的源遠流長。木偶戲在福建落地發展出多樣的表演形式,其中提線木偶、布袋木偶與鐵枝木偶並稱“福建木偶三絕”。神奇絕妙的木偶表演技藝為福建贏得了“木偶之鄉”的聲譽。明清時期,木偶戲隨著福建移民傳播至台灣地區,成為聯繫兩地人民文化和血緣親情的重要載體。
泉州市博物館藏的清代金門風獅爺大門陶燈座,來自福建金門地區傳統建築,極具地方特色。閩南、金門等地設立在建築物的門、屋頂或村落的高臺等處的獅子像,用來替人、家宅、村落鎮風辟邪。
此外,莆田市博物館藏的金漆木雕人物龍紋桌燈,工藝巧奪天工。明清以來,一大批掌握木雕技藝的福建先民遷居台灣,把傳統木雕技藝帶到台灣的日常生活中。金漆木雕是閩臺木雕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最早運用在佛像、神像的雕刻製作當中,後發展至建築裝飾、傢具及日常生活用具中。金漆木雕以樟木、銀杏、冬青、杉、柏、楠等木材為原料,主要使用劈、削、雕、剔等雕刻技藝制木成形,隨後髹以色漆為底,再使用金箔貼金或塗抹上金水,成品流光溢彩、富麗堂皇。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