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
胡和平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28日第 09版)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國家發展、民族復興高度,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重大任務,就“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作出部署安排,為做好新時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瞭前進方向。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産業,不斷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充分認識新時代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重大意義
文化建設是培根鑄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有助於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助於更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有助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有助於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有助於傳承中華文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出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給予充分肯定。
在看到文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還未充分發揮;文化創新創造能力還不夠強,優秀文化産品和服務還不夠多;我國文化話語權與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還不相匹配,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任務更加艱巨。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推進文化自強,發揮文化鑄魂、文化賦能作用,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著力點,努力創作優秀文藝作品、提供優秀文化産品,大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聚力。
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興盛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藝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兩次出席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代表大會開幕式,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中國戲曲學院師生、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藝術家回信。黨中央印發《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援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推動我國文藝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創作為核心任務、以演出為中心環節的工作機制逐步形成,《偉大征程》《奮鬥吧,中華兒女》《我們的四十年》等重大文藝演出成功舉辦,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歌劇《沂蒙山》、話劇《谷文昌》等優秀文藝作品不斷涌現。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我們要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守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把人民作為藝術表現的主體,推出更加豐富、更有營養,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從中汲取營養、激發靈感,學會用“群眾語言”“生活視角”進行創作。把握時代主題、時代價值,緊緊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主題開展文藝創作,推出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更加嘹亮地唱響“新時代之歌”。堅持養德、修藝相統一,加強藝德藝風建設和文藝工作者隊伍建設,引導文藝工作者把崇德尚藝作為一生的功課。
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發展公共文化服務,是保障人民文化權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補齊文化發展短板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圖書館法頒布實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2015—2020年)》等文件,推動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覆蓋城鄉的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日益完善,“村晚”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廣泛開展,智慧圖書館體系、公共文化雲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不斷涌現。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我們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用,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效能提升,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立健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優化基層公共文化設施佈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把提升品質作為重中之重,建設高水準圖書館,明確新時代文化館新定位,建好用好基層公共文化空間,精準開展分眾式公共文化服務。建立健全群眾需求反饋機制,推廣“訂單式”“功能表式”“預約式”服務,推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創新開展文化志願服務,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辦好群眾歌咏、廣場舞、“村晚”等活動,打造更多文化惠民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準,豐富數字文化資源,拓展智慧公共文化服務應用,建設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和公共文化雲。
加強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利用
文物、古籍、非物質文化遺産等文化遺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文化遺産保護提升到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高度,下大力氣予以推進。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導、親自推動,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主題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就文物工作、革命文物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向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週年、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致賀信。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推動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文化遺産資源家底逐步摸清,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等深入實施,文化遺産進一步“活起來”,“考古熱”“博物館熱”“非遺熱”蔚然成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我們要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水準。做好考古挖掘、整理、研究、闡釋等工作,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強化系統保護、整體保護,實施好石窟寺保護利用等重大工程項目,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做好低級別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築牢文物安全底線。完善古籍工作體系,提升古籍工作品質。以貫徹落實非物質文化遺産法為主線,以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為抓手,堅持保護為先、合理利用相結合,聚焦保護、傳承、發展、傳播,完善保護制度體系,加強傳承實踐能力建設,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呈現新氣象。
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
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滿足人民文化需求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産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品質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關於深化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等文件,推動我國文化産業和文化市場健康發展。文化産業體系逐步健全、規模日益壯大,數字文化産業快速發展,線上演播、網路直播、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快速崛起,文化市場更加繁榮、規範、有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産業項目帶動戰略。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以重大文化産業項目為抓手,優化産業結構佈局,擴大城鄉居民文化消費,提升産業發展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順應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發展趨勢,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超高清等技術在文化創作、生産、傳播、消費等各環節應用。改造提升演藝、娛樂、工藝美術等傳統業態,培育線上演播、數字藝術、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培育一批品牌文化産業園區,提升國家級文化産業園區建設水準。推進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示範城市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文化和旅遊市場服務品質評價體系,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促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二者密不可分,有著天然聯繫。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産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重塑了文化和旅遊工作新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等文件,均對推進文旅融合作出具體部署,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走深走實、見行見效,業態融合、産品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交流融合取得可喜進展,紅色旅遊、旅遊演藝等蓬勃發展,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穩步推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我們要牢牢把握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的規律特點,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堅持優勢互補、相得益彰,推動文化和旅遊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準上實現融合,讓“詩”和“遠方”實現更好聯結、共創美好生活。要堅持以文塑旅,用文化豐富旅遊內涵、提升旅遊品位,把更多文化內容、文化符號納入旅遊線路、融入景區景點,營造濃厚文化氛圍。要堅持以旅彰文,用旅遊帶動文化傳播、推動文化繁榮,發揮旅遊覆蓋面廣、遊客參與度高等優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革命文化和紅色基因傳下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開。要找準契合處、聯結點,通過“化學反應”,形成兼具文化和旅遊特色的新産品、新服務、新業態,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為文化和旅遊發展提供新引擎。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重要標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文交流、文明互鑒,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推動、親自部署,出訪和會見外國元首時將文化交流作為重要內容,提出舉辦中外文化和旅遊年等重大舉措,為斯里蘭卡等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揭牌,向第四屆和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等活動致賀信,多次就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發表重要講話。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等文件,推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和對港澳臺文化交流合作工作格局逐步形成,配合元首外交、重大主場外交的文化活動成功舉辦,各種對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動影響廣泛,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體系日益完善。對港澳臺文化交流合作深入開展,凝心聚力、增進認同作用彰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我們要堅定走相互尊重、和衷共濟、和合共生的人類文明發展正確道路,大力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讓中國故事更為生動、中國形象更加鮮活、中華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打造多維度、立體化交流渠道和平臺,提升國際話語權。統籌文化交流與産業合作,形成相互促進、雙輪驅動工作格局。建好用好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駐外旅遊辦事處。辦好中外文化和旅遊年(節)、“歡樂春節”、“美麗中國”等品牌活動,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深耕厚植對港澳臺文化交流合作,持續打造“藝海流金”“情係”等活動品牌,增強港澳臺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全面深化文化領域體制機制改革
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推進文化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關注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定不移將文化體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關於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意見》《關於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推動文化領域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入,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文化發展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聚焦文化領域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難點堵點問題,全面推進改革、持續深化改革。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重大任務,明確文化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戰略重點、任務舉措。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政策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加快構建以創作為核心任務、以演出為中心環節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充分激發院團活力。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完善公司治理。以構建公共文化新型空間為重點,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機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協調發展。完善以高品質發展為導向的文化經濟政策,加強文化法治建設,為文化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作者為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