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以文化人 以藝通心 國家大劇院十五載奏響多彩樂章

發佈時間:2022-12-23 10:09:15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作者:孔祥鑫、楊淑君、孫蕾 | 責任編輯:秦金月

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西側,一顆“浮”于湖中的明珠煥發著奪目光輝——累計11800余場商業演出,讓古典與現代交融、傳統與時尚碰撞;累計舉辦近1.4萬場的各類藝術普及活動,讓藝術浸潤百姓心田、文明得以交流互鑒;全球眾多藝術院團、藝術家共同繪就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精彩畫卷……

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15週年。堅持“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辦院宗旨,秉承“引領、傳承、創新、包容、開放”的發展理念,15年間,國家大劇院深耕原創藝術平臺,拓展藝術普及教育平臺,搭建國際文化交流平臺,夯實數字文化平臺,推動全球文化繁榮發展,不斷向智慧型國際劇院邁進。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成為我國文化建設偉大成就的生動縮影。

根植人民服務大眾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之際,國家大劇院新製作經典民族歌劇《黨的女兒》,既保留神韻向紅色經典致敬,同時也以新的舞臺呈現和視聽效果煥新經典。“《黨的女兒》是一部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作品,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我們必須保留下來。”導演汪俊説。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國家大劇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探索題材的豐富性和風格的多元化,打造了涵蓋歌劇、話劇、舞劇、戲曲、音樂戲劇等多藝術門類的百部劇目。

山海有情,可抵漫天黃沙。9月30日晚,國家大劇院根據同名電視劇改編推出的原創民族歌劇《山海情》首演,高水準的演唱、演奏,飽含真情的表演,繪製出一幅當代人類遷徙的歷史畫卷,展現出中國人民為追求美好生活艱苦奮鬥的恢宏史詩。

《天路》《黨的女兒》《山海情》《楊家嶺的春天》……15年間,國家大劇院守正創新,匯聚眾多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打造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反映群眾呼聲、反映時代變遷,把文藝創作寫在民族復興的歷史上,寫在人民奮鬥的征程中。

“我們始終將藝術創作當作中心任務,將優秀作品視為立身之本,深耕不輟,精雕細琢。”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表示。

近年來,國家大劇院的演出策劃更是將目光聚焦于中華優秀文化與國內藝術院團,上演了一大批弘揚傳統文化、書寫時代氣象的文藝佳作。無論是《江姐》《紅色娘子軍》等經久流傳的文藝精品,抑或是《只此青綠》《五星出東方》等近年來表演藝術領域的“破圈”佳作,還是話劇《抗戰中的文藝》《人世間》、滇劇《張桂梅》等各藝術院團傾力打造的時代新作,均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精彩呈現。

藝術源於人民,更服務於人民。今年9月初,北京市密雲區不老屯中學迎來了新學期特殊的“第一課”——來自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的藝術家們走進校園,用鼓舞人心的動人作品,為師生們帶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感謝大劇院的公益演出能走齣劇院,將藝術帶到我們身邊,帶給這裡的學生們。”不老屯中學教師徐云云説,“我們在藝術中感受到奮進的力量。”

2015年起,國家大劇院啟動百場公益演出活動,借助劇院駐院藝術團體和藝術家資源,將合唱、室內樂、戲劇及聲樂表演等形式的高雅藝術送到百姓身邊,將寶貴的藝術資源帶到城市的每個角落,不斷豐富市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自建院之初,國家大劇院一直秉承‘藝術改變生活’的核心價值理念,植根人民、面向人民、服務人民。”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宮吉成説。

15年來,國家大劇院累計商業演出11800余場,1200余萬人次觀眾曾走進國家大劇院觀看演出;累計舉辦各類藝術普及活動近1.4萬場;與多所高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有力推動美育工作的繁榮發展;策劃藝術展覽560余場,多維營造藝術熏陶,打造獨具特色的綜合藝術展示平臺;在全國展映歌劇電影近1600場,讓藝術的觸角延伸至更廣泛的地區。

創新發展數字賦能

2020年4月11日,伴隨著貝多芬的美妙樂曲,一場名為“遲來的春天”音樂會線上上奏響,自此拉開了國家大劇院線上系列演出的序幕,“春天線上”“聲如夏花”“華彩秋韻”“冬日之約”四季不斷,為廣大樂迷和網友奉獻了一場場精緻細膩的雲上音樂會。

近年來,作為國內表演藝術領域的風向標之一,國家大劇院在危機中求新機,開啟“線上、線下”雙軌運營演出新模式。

“春日隨想——國家大劇院線上演播2週年特別策劃”“文藝為人民——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80週年特別節目”“天涯共此時:國家大劇院中秋特別策劃節目”等,以定制化內容深度融入線上演播新形態。

“沒想到在偏遠山區也能聽到交響樂音樂會!”“這是我第一次看歌劇,沒想到通過網路還能看歌劇。”“為了準時收看音樂會,早早處理完手中的活兒,滿懷期待守在電腦旁。”……不少網友表示帶著“追劇”的心態來期待每一場的開演,線上演出讓高雅藝術“飛”入尋常百姓家。

數據顯示,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開播以來,已有160余場線上演出在60余家網路平臺播出,內容涵蓋歌、樂、舞、劇、戲等多個藝術門類,全網點擊量超43億次。

音樂評論人陳立認為,線上演出的開創,消除了觀眾欣賞高雅藝術的空間距離,以獨具特色的節目策劃、精益求精的藝術呈現,成為“雲端劇場”的典範,在行業中起到積極向上的引領示範作用。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是大劇院高效發展的基因密碼。”王寧表示,國家大劇院始終堅持創新發展,激發藝術生産生機活力。

從借助遙控軌道機器人、無人機、“飛貓”系統等高科技技術手段錄製線上演出,到全球首次“8K+5G”直播,再到將舞蹈表演與XR技術相結合……國家大劇院探索藝術生産和傳播新形式,不斷加快數字化建設,積極運用資訊化、大數據等高科技,為藝術“插”上科技的翅膀,打造永不落幕的舞臺。

文明互鑒美美與共

“大家好,歡迎收聽本週的《國家大劇院之聲》節目……”今年1月初,隨著美國古典樂節目主持人喬治·普萊斯頓的聲音在電波中傳出,國家大劇院首檔海外廣播專題節目《國家大劇院之聲》在美國芝加哥古典音樂電臺正式開播,此後,陸續在美國25家電臺、125個城市和地區播出,引起強烈反響。

今年10月,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夏日彩虹》在美國芝加哥古典音樂電臺廣播節目“歌劇系列”中全劇播出,並陸續在65家美國電臺,通過268個轉播站面向紐約、華盛頓、亞特蘭大等333個美國城市播出。這是中國現實題材歌劇首次大範圍在海外主流媒體播出。中國音樂和中國音樂故事漂洋過海,讓更多的海外觀眾感受中國文化之美。

“這部作品結合了西方傳統作曲技法和中國語言,讓人感覺既熟悉又陌生。”喬治·普萊斯頓在聽完《夏日彩虹》後評價道。

“《夏日彩虹》在芝加哥古典音樂電臺全劇播放,向世界展示了國家大劇院在歌劇創作上的實力,也向世界傳遞了中國聲音、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部部長韋蘭芬説。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國家大劇院承擔著與國際舞臺互通交流、與世界各國文明互鑒的使命。

2020年9月,國家大劇院發起成立世界劇院聯盟。迄今,已有德國柏林國家歌劇院、英國皇家愛樂樂團、美國卡內基音樂廳等近30家全球表演藝術領域相關機構成為聯盟成員。在聯盟框架下,國家大劇院持續舉辦世界劇院北京論壇、世界交響樂北京論壇、臺湖舞美國際論壇,建立起與世界同行之間多元、深度的合作。

“通過世界劇院聯盟作為紐帶,藝術機構之間能夠互幫互助、分享經驗,共同展望未來。”英國皇家歌劇院首席執行官阿萊克斯·比爾德説。

截至目前,國家大劇院已與30余家國際藝術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7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460余家藝術機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展現俄羅斯古典芭蕾與現代芭蕾的璀璨魅力,鋼琴大師安德拉斯·席夫爵士率領安德烈亞·巴爾卡室內樂團展現“最接近貝多芬時代的演繹”,德國慕尼黑格特訥國家歌劇院童聲合唱團天籟童音唱響“放牛班的春天”……15年來,全球眾多藝術院團、藝術家登上了大劇院的舞臺,繪就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精彩畫卷。

“加大高水準對外開放,開展常態化交流互鑒是推動劇院行業持久繁榮、行穩致遠的關鍵所在。”王寧表示,國家大劇院每年上演歌、樂、舞、劇、戲多門類演出,五大洲的優秀藝術機構和藝術家都曾登上大劇院的舞臺,攜手煥發偉大作品的新活力,促進表演藝術穩態傳播。

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京杭大運河北端沿岸,一座“文化糧倉”正待開啟。從坐落在長安街南側的藝術殿堂,到位於臺湖的舞美藝術中心,再到即將竣工的北京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打造“一院三址”格局,推動劇院高品質發展,向世界展示中國首都的文化底蘊和蓬勃朝氣。

十五華年,明珠熠熠,未來征程,華章可期。在王寧看來,辦劇院、做文化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也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潛移默化的浸潤,需要水滴石穿的堅持。

“國家大劇院將以15週年為新起點,打造親民為民惠民的藝術殿堂,為繁榮首都文藝、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讓人民享受藝術,讓藝術改變生活。”王寧説。(記者孔祥鑫、楊淑君、孫蕾)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