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感受文物中蘊含的絢爛傳統文化

發佈時間:2022-12-22 09:58:51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孟繁哲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感受文物中蘊含的絢爛傳統文化(金臺隨筆)

每一件文物都像一塊拼圖,拼接出更加真實的歷史圖景,也讓我們對古代中國的物質和精神文明有了更加鮮活直觀的認知

不久前,在長沙博物館舉行的“長沙考古七十年成果巡禮”特展上,一隻題有五言唐詩的長沙窯青釉瓷碗受到關注——“住在綠池邊,朝朝學採蓮。水深偏責就,蓮盡更移舡”。樸實無華的文字、恬淡自然的意境,仿佛帶領參觀者走進千百年前的江南水鄉,泛舟于碧波盪漾的池塘。目前已發現的長沙窯器物題寫各種詩句110首,其中只有10首能在《全唐詩》查到。通過遺址考古發掘,這些原本失傳的唐詩重新呈現於世人眼前,讓人們從一個側面領略到詩歌國度的風采。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古人用詩歌記錄生活、表達情感,而這些詩歌被瓷器匠人寫在生坯上,用釉涂、拿火烤,留傳到今天。“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哢春聲。”古人把一醉方休的酣暢留在了瓷器上。“不意多離別,臨分灑淚難。愁容生白髮,相送出長安。”萍水相逢、關山難越,沒有發達的交通和通信,離愁別緒怎能不叫人動容?“二八誰家女,臨河洗舊粧。水流紅粉盡,風送綺羅香。”這份初遇的情意,歷經千百年依舊動人。長沙窯瓷器上的古詩,或許沒有李白的飄逸瑰麗,也不似老杜般沉鬱頓挫,但這些質樸直白的詩句,同樣凝聚著古人對生活的情思、對生命的感受,更描繪出當時的民俗風情、生活日常,讓後人得以思接千載,感受古今情感與思想的同頻共振。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在河南三門峽,一個青銅壺在地下“窖藏”了6斤多重的西漢時期藥酒;在新疆羅布泊地區,大漠中埋藏的一截指頭長短的深褐色小尖棒,是古代女性用於涂紅的化粧棒;在湖南長沙,2000多枚出土木簡上,佃農租地情況、納稅數量等數據一目了然……史書文獻裏,對尋常百姓柴米油鹽的記述相對匱乏。但諸如做衣服、蓋房子、種糧食、造工具這些普通人生活的日常,同樣蘊藏著文明的基因、包含著文化的種子。從這個意義上説,每一件文物都像一塊拼圖,拼接出更加真實的歷史圖景,也讓我們對古代中國的物質和精神文明有了更加鮮活直觀的認知。

放在更加宏闊的視野中觀察思考,文物還標記著我們走向世界的腳步。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裏洞島海域出水的“黑石號”沉船中,打撈出長沙窯瓷器超過5.6萬件,説明長沙窯瓷器曾有過大規模的出口外銷。天方海舶,賈客鄉情。當中國商人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把刻印著“長沙窯大唐造”的瓷器運到西方時,也在不知不覺間將中華文化帶到了西方。“一個威尼斯銀幣可以買到三隻精美的瓷碗,其玲瓏可愛,簡直無法想像。”《馬可·波羅遊記》中對中國瓷器的描述,曾讓許多西方人著迷。而當西方人開始認識瓷器、喜愛瓷器、探尋瓷器,中國瓷器上也逐漸出現了椰棗紋和西洋風光等域外文化元素。東西方的人文風尚和製造技術,就這樣在一件件器物中碰撞與交融。

前段時間,福建漳州聖杯嶼元代沉船水下考古工作全面啟動。考古隊員身穿潛水服,佩戴潛水錶,背負氧氣瓶,攜帶水下攝影機、防水繪圖紙等工具,借助新型設備對沉船進行高精度測繪。如今,遙感技術、數字技術、智慧技術等的廣泛應用,為考古研究打開更大空間。未來,更多像長沙窯青釉瓷碗這樣記錄古人生活的文物,會源源不斷地進入人們的視野。其中蘊含的絢爛的傳統文化,也將穿過時光、越過山海,一次次向我們跋涉而來。(人民日報孟繁哲)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