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潘魯生撰文賀張道一先生從教七十週年:傳道治學 立德樹人

發佈時間:2021-11-19 09:53:12 | 來源:中國藝術報 | 作者:潘魯生 | 責任編輯:葛蕾


2017年,張道一與潘魯生交流學科建設

張道一先生是我的恩師,是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名譽院長,更是中國民藝學、藝術學學科建設的主要開創者和引領者。幾十年來,先生的為師之道、為學之道、為人之道陶冶帶動了一批批後生、學者,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典範。得遇張道一先生,是所有追隨先生學習、聆聽先生教誨、拜讀先生著作的後學之幸!生而為人,父母給予我們身體髮膚之生命,老師引領我們治學、為人,才有了一生的事業,賦予的是精神與思想之生命。先生以山東人的耿直豪爽、學術大家的嚴謹自律、老師的耐心無私和作為一位充滿創造熱情和活力的人,帶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進行回顧和總結,不只是對先生的感念,更是對學科、對教育、對後學者的啟示和激勵。

張道一先生作為我國當代著名學者、藝術理論家和藝術教育家,作為中國藝術學學科的倡導者和主要創建人,先後執教于南京藝術學院、東南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和高等藝術教育工作幾十年來,提出了具有本土特色、時代特徵的諸多藝術理論和藝術教育觀點,産生了廣泛的影響,為推進我國藝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在20世紀80年代,先生即參與指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籌備與創建。2000年之後,作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名譽院長,更是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學科專業建設與教育事業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

張道一先生師承名家,薪火相傳,桃李滿天下。先生的根脈在齊魯大地、孔孟之鄉,1932年11月出生於山東省齊東縣(現屬鄒平市)九戶鎮。在家鄉接受啟蒙教育之後,考入濟南的華東大學文藝係學習,後隨校合併進入山東大學學習。在山東大學讀書時即開始美術與設計創作,20世紀50年代中期先後到南京、北京繼續深造,在陳之佛先生、龐薰琹先生指導之下進入圖案學和工藝美術史論的研究領域,傳繼衣缽,一脈相承。先生撰寫的《陳之佛先生的圖案遺産》《審美之鑰——〈陳之佛全集〉總序》《願來者多思——寫在龐薰琹先生逝世週年之際》《琴弦雖斷聲猶存——〈龐薰琹文集〉序》等回憶文章,致敬恩師,富有學理;飽含真情,感人至深;薪盡火傳,賡續文脈。他唸唸不忘恩師教導,一直都在發揚光大陳之佛先生、龐薰琹先生的藝術精神和學術事業。

1955年,陳之佛與張道一合影

張道一先生傳承前賢藝術教育精神,獻身藝術教壇七十個春秋。自1952年任教于華東藝專、南京藝術學院,後於1994年到東南大學創辦中國第一個藝術學系,並獲批藝術學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幾十年間培養了數以千計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和訪問學者,可謂桃李滿天下。先生嘔心瀝血,誨人不倦,培養出了數十位優秀博士研究生和諸多學界領軍人物,還曾榮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導師獎”。

先生認為,教育是一種培養人才的宏偉事業,它是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重要基礎。針對工藝美術和設計藝術教育中的問題和境遇,深感責任重大而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富有遠見卓識地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學方案和教育觀點,並切實落實于藝術教育實踐之中。先生全面探索藝術學博士、碩士及本科生的人才培養方法,通過教學與科研基地建設強化學科建設力度,身體力行將學科理論成果應用於高等藝術教育實踐。2000年5月,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名譽院長聘請儀式上,他發表講話時特別指出:“衡量一個學校的學生水準和工作能力,固然要適應社會的需要,但僅僅做到這一點是不夠的,還要在認知上高於社會,使思想走在社會的前邊。”至今讀來,發人省思。

1984年,龐薰琹與張道一交流

張道一先生治學嚴謹,著作等身,推動中國藝術學學科建設。對於自己的學術使命和文化職責,先生自己概括為“肩扛藝術學、民藝學和工藝美術三面大旗”。其實,先生耕耘與探索的學術領域還要博大深廣,比如美學、藝術教育學、藝術設計學、敦煌藝術、畫像石藝術以及書籍裝幀、標識設計、剪紙、版畫、磚雕、陶瓷、染織等諸多專業領域都有所涉獵並且成果斐然。他在宏觀建構的同時,更注重“專、博、正”的協調統一,將嚴謹紮實與立意創新、廣博通識與專深約取融會貫通,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1998年,張道一與研究生在魯西南調研

近七十年來,先生已經出版學術專著和主編著作近百種。《工藝美術論集》《造物的藝術論》《張道一論民藝》《吉祥文化論》《張道一文集》《論藝術與設計》等學術代表作,凝聚著他數十年的學術心血與理論思考。此外,他主編的大型學術文獻《中國圖案大系》(12卷6冊)《中國木版畫通鑒》《中國拓印畫通覽》等,都是積澱深厚、澤被後世的經典之作;他主編的《中國民間工藝》《工藝美術研究》《藝術學研究》《藝術學記》等專業期刊和學術叢刊,為學術界構建了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先生多年積累、厚積薄發而成的《麒麟送子》《老鼠嫁女》等專題研究著作,為中國民俗民藝研究別開生面,堪為學術典範之作。

進入耄耋之年,先生愈加癡迷埋首于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學術專題的精深研究,連續推出了《藍花花》《剪子巷花樣》《桃塢繡稿》《漢畫故事》《孝道圖》《鄉土玩具》《紙馬》《獅子藝術》等一系列厚重的大部頭著作,獨闢蹊徑,嘆為觀止。對於藝術人生的學術經驗,先生習慣於以格言俗語予以概括總結。例如“不通一藝莫談藝”“嘗嘗味道”“攥米糰子”“辮子股”“讀研歌”等等,看似通俗易懂,實則內涵十分豐富。其總結的“學研十法”(廣求、勤記、究源、連鎖、類比、聯想、推理、反證、辨物、綜合)旨歸更注重“融會貫通,必有新創。治學之道,方法在人”。他的圖案學、藝術學、藝術教育、藝術設計等思想以及造物藝術論、本元文化論等,已成為近年學術界關注與探討的研究對象,有待後學深入研究和總結。

張道一部分著作

張道一先生是中國藝術學學科較早的倡導者和主要創建者。1988年即發表《中國民藝學發想》,後又發表《建立“民藝學”的必要性》等文章,第一次比較全面系統地提出民藝學科的建設問題,並從理論建構和學術實踐層面實現了從民間美術研究到構建民藝學科的轉型和昇華。1995年發表《應該建立“藝術學”》,1997年發表《關於中國藝術學的建立問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前瞻性,提出和闡述了建立中國藝術學學科的學術構想。20世紀90年代中期,先生作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為將“藝術學”上升為獨立的學科門類而苦心孤詣,上下求索,作出了積極努力和突出貢獻。經過學界的持續努力,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過《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調整方案,將“藝術學”從文學門類中分離,提升為獨立的學科門類,在我國高等藝術教育及學科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推進教育實踐和建設學術陣地的過程中,先生的一系列學科建設思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培育和影響著一批批年輕的學子紮根中國的文化藝術土壤,實現理論建構與提升。甚至可以説,由此形成了“西學東漸”以來西方學術範式漸成主流的語境中一支具有本土生命力、承傳有序、遞進發展、能夠實現理論提升的學術中堅群體。

從民藝學到藝術學理論體系建構,從藝術學科理論到高等教育實踐,從教育教學探索到求解現實命題,先生的治學實踐歷程和藝術學科建設思想都與中國現當代藝術與設計發展的時代脈動深度契合,其藝術學思想和學科建設思想不僅具有專業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而且體現了這一歷史時期中國人文學科建構發展的內在理路和精神脈絡,具有歷史和現實的啟示意義。

1996年,張道一與博士生潘魯生合影

張道一先生為人率真,正道直行,堅守知識分子品格。先生的人生道路,是與中國大地近百年來的歷史進程密切相關的。他的個性和性格熔鑄著歷史文化積澱、世道人心變遷、時代大潮激蕩的綜合要素。“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給學生們留下深刻印象。先生的嚴格與嚴厲融入了他的學術人生,但又嚴慈相濟,溫厲相和,相輔相成,從而成全了他鮮明的個性和剛直不阿的品格。他立足中國大地,堅守本土文化,探索學術範式,貫通藝術領域,形成了典型的“張道一風格”。他對學生們的獎掖扶助、鞭策批評、關心關愛,令人終身難忘。

1998年,張道一與潘魯生在東南大學藝術學系合影

歷經九十春秋,無論身處和諧順境,還是困厄逆境,他都處之泰然,樂觀面對,榮辱不驚。風雨滄桑,艱難困苦,磨礪了他的堅韌不屈、頑強倔強和凜然傲骨,也淬煉了他思考歷史文化、擔當時代使命、“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情懷。他看待藝術與社會問題的深刻,他對民族民間文化的熱愛,他對崇洋媚外現象的怒斥,他對學界晚輩後學的扶掖,都反映出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堅定的愛國主義立場和對本土本元文化的古道深情。先生“嚴而慈”“溫而厲”的坦誠率真的性格品格和幾十年的學術求索,都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吾道一以貫之”,是古代聖賢的哲言,也是張道一先生鍥而不捨的學術精神與執著探索的人生追求的生動寫照。“立德、立功、立言”是自古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安身立命的不朽盛事,張道一先生從教七十年的卓越成就已屹立於學術之林。張道一先生的為師之道、為學之道、為人之道都融入了他一生奮鬥和奉獻的傳道治學、立德樹人的藝術教育事業,學高為師,身正是范,一以貫之,高山仰止!

衷心祝賀張道一先生九十大壽,祝福先生學術之樹長青!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