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麥家:是國家的強大在幫助中國文學走向世界

發佈時間:2021-10-09 08:57:53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劉少華 | 責任編輯:謝榮宇

專訪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暢談中國文學如何進行國際傳播——

“是國家的強大在幫助中國文學走向世界”

本報記者劉少華

杭州,西溪濕地,已是初秋時節,青色的樹木氤氳在潮濕的空氣中,不時有鳥飛過眼前的湖面。作家麥家的“理想谷”書店就在這裡,他的多部暢銷書也正是在這裡完成的。

這位在中國家喻戶曉的作家,如今作品已暢銷多國。在國內,小説《暗算》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在海外,小説《解密》被《經濟學人》評為“2014年度全球十大小説”,英文版被收入著名的“企鵝經典”文庫。他最新的作品《人生海海》,成為近幾年中文圖書市場最暢銷的作品之一,也正在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推向海外。

今年5月31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

麥家的作品從杭州一隅走向世界,證明中國文學、中國文化想走出去,既需要作家一支筆,也需要有國際傳播的視野和能力。而其大背景,則是一個日漸強大的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麥家趟出了一條值得借鑒的路。

從西班牙公交車廣告到“麥家之夜”

麥家還記得,2014年出國去拉丁美洲和歐洲時,才發現自己的作品真的火了。

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街頭,他的作品《解密》西語版海報,印在18條公交線路的公交車上,穿梭了整整三個星期。2014年6月底至7月底,在近一個月的西語國家之行裏,他接受了上百家當地媒體採訪。大手筆廣告、密集的媒體報道,對於當代中國作家來説,這在西語國家是空前的待遇。

西班牙最大報紙之一《阿貝賽報》評價《解密》一書,“是一個微妙而複雜的故事,是間諜故事和歷史傳奇及數字代碼的結合,麥家優雅的筆觸讓他的作品既兼具文學性,又十分暢銷”。

到了阿根廷,當地最大報紙《號角報》將本國知名作家博爾赫斯與麥家聯繫起來。“麥家不止一次談起過自己與博爾赫斯的深厚淵源。這次南美之行,博爾赫斯也成了他與當地媒體、學者之間對話的切入點。”

出發前,他還有些忐忑,不知國外媒體和讀者是否會買賬。事實證明擔心有些多餘,《解密》在當地十分暢銷,就連其發行商、西語世界最大的出版社“行星”也感到很驚訝。

在英語國家,《解密》同樣一紙風行。

在英國,2013年,全球最大出版商企鵝蘭登書屋以5萬英鎊的預付版權購入《解密》的英文版版權,將其收入“企鵝經典文庫”。截至當時,該文庫收錄過的中國作家作品僅有《紅樓夢》《阿Q正傳》《圍城》和《色戒》,《解密》成為當時唯一被收入該文庫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且已擁有33個譯本。隨後,麥家作品《暗算》也被列入這一文庫中。

在美國,負責出版《解密》的是FSG(法勒、斯特勞斯和吉魯),這家出版社是美國最具有特色、最能延續文學出版社傳統的品牌,出版對象包括數十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在英語、西班牙語這樣的主流語種風靡後,麥家的書在很多其他語種市場上也受到了歡迎。

2016年春天,受歐洲最大的讀書節“萊比錫讀書節”和丹麥“霍森斯作家節”的邀請,麥家做了20天的巡迴宣傳。期間,丹麥文化部部長親自接見麥家,《丹麥日報》也用兩個整版報道了麥家和《解密》。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麥家與當地讀者見面時感慨地表示,中國文學作品要走向世界,在題材上得有所選擇和取捨,要讓外國讀者看得懂。

2018年10月9日晚,全球最大的書展法蘭克福書展在開幕當天舉辦“麥家之夜”,作為開幕式當天的首場熱點活動,重磅發佈麥家的第三部長篇小説《風聲》的國際版權。這是法蘭克福書展上第一次舉辦中國作家個人主題活動,吸引了20多個國家的近百位出版人。

如今,麥家相繼有《解密》《暗算》《風聲》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33個語種,在100多個國家出版,至少被海外400多家媒體作了正面報道。他以一支筆,為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作出了突出貢獻。

這一切,正如2014年4月,華爾街日報的標題所言——“一位中國小説家走向全球”。

恰逢其會地走向世界

“和外國文學在中國的熱度相比,中國文學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還是有限的。在這種大背景下,《解密》等作品這些年在海外受關注的程度確實有點出乎我的意料。”麥家坦承,這裡有一些運氣的成分。

他將自己的成功歸結為“恰逢其會”——寫了一個好故事,碰到了一個好翻譯,“搭上”出版界豪門,世界正急需了解中國。

麥家説,他最要感謝的是第一位英文譯者米歐敏,因為翻譯是作品的再生父母。

英國漢學家米歐敏主要研究先秦歷史,她之前的研究課題都與中國古典文學有關,也翻譯了許多古籍,但對中國當代文學了解較少。因為一次飛機延誤,她在上海機場的書店裏看到了《解密》,拿起後一口氣讀完,感到“相見恨晚”。回去後她自娛自樂地翻譯了幾章給祖父看,祖父二戰時曾在“電腦科學之父”圖靈領導下參加破譯德國密碼的工作。她的同學、著名漢學家藍詩玲看到後,又拿給企鵝出版社的編輯,對方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

“許多中國當代小説很難在歐洲有讀者,因為歐洲人並不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對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也知之甚少,如果沒有相關註釋,讀者很難欣賞這些書。但西方同樣有諜戰小説。”米歐敏覺得,麥家的作品在西方有讀者基礎,他們願意讀一本中國間諜小説。

《解密》賣出的第一個版權是英語版權,這為之後的全球出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並非偶然的是,麥家作品一走出國門,就與國際知名出版公司合作,有了很高的站位和品牌效應,這為作品發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時的現實的確不容樂觀。英國著名漢學家茱莉亞·洛弗爾曾撰文指出中國文學在海外出版的窘迫現狀:“2009年全美國只出版了8本中國小説”,“在英國康橋大學城最好的學術書店,中國文學古今所有書籍也不過佔據了書架的一層,其長度不足1米”。

“中國製造的産品早已遍及世界各地,相比之下,我們的文學乃至文化‘走出去’一直步履維艱。”麥家認為,文學出海確實很艱難。除了疫情這樣的“天災”之外,更重要的是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不願承認中國崛起,有意無視我們,帶著不甘不願的情緒面對我們。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國作家不再為了討好外界而自我醜化,不再吃“出國得獎、回國炫耀”這一套。

“如果世界想了解中國,文學是必經之路,因為它代表的是百姓立場,反映的是生活現場。”麥家表示,正如巴爾扎克所言,小説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沒有比文學更能聽到一個民族或國家腳步聲和心跳聲的學科門類。

講好“中國英雄”的故事

2021年9月,在出版兩年後,麥家最新一部作品《人生海海》,銷售了超過220萬冊。很多讀者發現,麥家不再寫熟悉的諜戰,不再聚焦天才,而是將背景設置在自己的故鄉,一個南方小鄉村,講述一位隱沒山村的“上校”起伏壯闊的人生。

有心人同樣會發現,歸根結底,故事的主人公“上校”,依然是一位心懷祖國、默默奉獻的“中國式英雄”。回溯麥家此前的每一本“諜戰”題材作品,主人公無論外在差異多大,內核始終是這樣一位心中裝著國家、人民的“中國英雄”。他們在紛繁蕪雜的環境中,在難以克服的壓力中,秉燭夜行,懷著絕對的忠誠,承擔起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

這樣的“中國英雄”,與西方作品中的英雄有很大區別,不像後者那麼張揚,那麼個人至上。但是,忠誠與責任,本身就符合世界各國人民樸素的價值觀,有風靡世界的群眾基礎。這樣呈現出來的民族氣節,一旦走向海外,很容易打動讀者和觀眾。

麥家説,他希望自己的作品“給外國人提供一個正確接受中國英雄的出口”,以此表達中國人的智慧和能量。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好故事、好人物,早已跨越國界限制,成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南韓電影出品公司LAMP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從2018年底開始,先後3次聯繫麥家方面,商議其作品《風聲》的電影版權合作,並最終達成協定。今年1月,這部電影已經開機。

值得注意的是,《風聲》作為一部講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共地下工作者故事的作品,在進入南韓市場時,進行了本土化改編。比如,根據韓語的特點,在引進南韓市場時將其改名為《幽靈》。另外,劇本也有很大改動,特工“老鬼”的身份和解密過程都有所變化。但麥家告訴記者,《風聲》的精神內核和故事外殼不會變,因為故事中的主人公“老鬼”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中國英雄”的內核,就這樣傳播了出去。

為何這樣的“中國英雄”能打動人?

麥家告訴記者,作為一名作家,他對筆下的英雄非常“狠心”,作品中的英雄都沒有善終。但,這也正是世界通用的“英雄原則”——麥家總結為,“所謂英雄,不過是他滄桑的海比別人深”。一定意義上説,這也是通用的藝術法則,為了讓人們疼愛英雄,我們得對英雄狠心,同時也是為了讓人們珍惜美好生活。

“我的作品從小説到影視,具有廣泛的受眾,這也説明時代需要崇高,人民需要英雄,需要正能量。”麥家分析,自己通過《解密》《暗算》《風聲》等作品,塑造了一批為國家安全事業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中國英雄’本質上也是‘世界英雄’。”

讓文學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通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工作者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外國民眾通過欣賞中國作家藝術家的作品來深化對中國的認識、增進對中國的了解。

近幾年,不少中國文學作品在海外讀者中風靡。除了麥家的作品外,還有劉慈欣的《三體》系列等,登上了歐美國家暢銷書榜。

“是國家的強大在幫助中國文學走向世界。今天的中國在世界任何角落都有它的聲音、腳印、影響力,它強大到已經無人敢忽視,世人都想了解它,而文學作為認知一個國家和民族最便捷的途徑,便迎來了‘紅運’,贏得了囑目。”麥家感慨,此時我們最應感謝的是背後的祖國——那是一個巨人,承載了十四億人的光榮和夢想。

“我相信,只要中國持續發展下去,外界對中國文學就更加感興趣,因為文學是了解一個國家最便捷的途徑。”麥家表示。文學是了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客觀、最民間的一種方式。中國現在越來越強,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世界對中國人的好奇心也在增強,這個時候文學更會成為他們了解中國人的一個通道。

事實上,這些年中國在世界上的文學版圖明顯擴大,中國作家頻頻在海外得獎,世界對中國文學投以了前所未有的熱情。

麥家已經起到了非常好的示範效應。作為一名先行者,幾年來他主動帶領浙江作家“走出去”。2017年,經過麥家多方協調,英國企鵝出版社推出了一套五卷本的浙江作家叢書,集中向海外展示了“文學浙軍”的實力,向世界講述了浙江故事。

但麥家也認為,就目前而言,中國文學還不能擔當讓世界了解中國的重任,因為被翻譯出去的作品實在太少了。“西方媒體可以整天造中國的謠言,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的文學沒有‘走出去’,國外百姓不了解中國,謠言便可以趁虛而入。”

作為文學國際傳播成功的探索者,麥家認為,作家應該像講武俠故事一樣,講講中國人博大進取精神的故事。麥家認為,和西方人相比,中國人最大特點是謙遜、博大、不傲慢,有強烈的進取精神,但我們缺乏正面解讀中國人這些好品質的作品。

當然,文化對外傳播還需要有耐心。麥家的作品之所以能被“行星”出版社發現,也得益於五洲傳播出版社的一次推介會。進入對方視野,是國際傳播重要的先決條件。麥家希望,未來能將更多的漢學家和名牌出版機構請進來,加深彼此的了解。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麥家認為,中國文藝的發展與我們黨的正確領導和重視是分不開的。“感恩這個時代,給了我最好的創作土壤,寫出了好故事。我的作品還能走出國門,不辱使命,為國爭光。”

展望未來時,麥家表示:“接下來,我要沉下心,在未來寫出更多更好的中國故事。我們要寫出有中華民族筋骨和我們祖先體溫的作品,只有這樣的作品才可能‘走出去’,也只有這樣的作品‘走出去’才是有意義的,讓世界人民真正了解中國。”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