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最中國”?這些答案你服嗎?

   什麼東西是有史以來“最中國”的?

timg (1).jpg

  
  這個美版“知乎”網站Quora上三月提出的問題最近終於養肥了。多説無益,來看看這些令人捧腹、或令人深思的答案吧。
  
  “隨時隨地種菜”
  
  @JC Hóu
  
  “
  
  中國人特別擅長種菜,而且是“隨時隨地”。 
  
  早在漢代,移民們就跑去西域種菜。 
  
  鄭和下西洋,船員們在海上種菜。
  
  出國搞外交,外交官在大使館種菜。
  
  去非洲維和,維和部隊種菜。
  
  搞援建工程,晚上學種菜。
  
  ……
  
  第一個在尼羅河畔種菜的,是中國人。  
  
  在耶魯大學種出蔬菜園的,也是中國人。
  
  去南海搞了一片菜地的,還是中國人。
  
  ”
  
  重點來了,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這位網友如同寫論文一般嚴謹,把資料來源標注得清清楚楚。
  
  “奇葩的英文翻譯”
  
  @YatharthBakshi
  
  絕對是奇葩的英文翻譯。由於説英語的中國人不多,為了照顧外國人,很多場所都設置了英文的“友情提示牌”,但真的很好笑。
  
  雖然翻譯很奇怪,但還是謝謝你們,中國人,我感受到了你們的關懷。
  
  中國的特色美食
  
  民以食為天,網友的答案裏自然少不了美食。各具特色的火鍋、小龍蝦、“老乾媽”、臘八蒜、衛龍辣條都紛紛上榜。甚至還有網友深諳中國的火鍋文化,這位網友説,火鍋的社交屬性很強,大家圍坐一圈,有説有笑,可以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此外,中國火鍋也有創新的地方。比如“鴛鴦鍋”,表現了中國人的創造力。
  
  中國文化難以置信的“化外”能力
  
  最高票的答案,來自一個網名為@Tom Yue的中國IT小哥,他認為,“最中國”的是中國文化對於外來文化的難以置信的消化能力……
  
  比如這貨↓↓↓
  
  小哥回憶説,有一年的耶誕節,女朋友突然生氣了。他用排除法分析了半天,最後終於搞清了,她生氣的原因是,自己忘了送她“平安夜蘋果”。
  
  自五歲起就開始讀各種宗教讀物,打小英文倍兒溜的小哥,卻從來沒有在任何外國宗教傳統中聽説過這玩意兒。
  
  他想了一下才搞懂,平安夜的平與蘋果的蘋是諧音,所以,中國才會有這樣一種“習俗”,讓他感嘆,這實在太“中國”了!
  
  “新四大發明”羨煞歪果仁
  
  什麼”最中國”? 其他五花八門的答案也很多,比如“大熊貓外交”、中國茶道、剪紙、功夫、以及便宜的電子産品……
  
  事實上,除了Quora之外,還有不少歪果仁現身説法,搶紅包,叫外賣,掃碼支付……這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但在歪果仁看來,“無現金”生活簡直不可思議。
  
  來自以色列的小夥兒高佑思是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大三學生,他説,自己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深度使用者,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不僅會中文,還了解中國的生活方式、玩中國的APP。
  
  另外,在不少歪果仁看來,最能代表中國的還有剛剛晉陞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用單車和網購,這一榜單是由20多個國家的外國青年評選出來的。咱們國人聽了這個答案可能感到匪夷所思,但是歪果仁給出了充分的理由。
  
  來自羅馬尼亞的留學生Peter説,第一次乘坐高鐵時,剛上車,感覺還沒坐穩就到了,人們可以在旅途中用網路處理一些事情,讓旅途更加充實;“高鐵有足夠的空間,來放我的大長腿”。
  
  來自泰國的Bond説,如果你能用支付寶的話,就算你把什麼東西弄丟了,你的錢也還在。
  
  對於歪果仁來説,共用單車簡直就是舉世無雙的“神器”。 Peter説,“隨時都能騎,停在哪都可以,大家都能用,真是了不起的發明。”
  
  來自波蘭的Sophie説,在中國,可以在淘寶買東西,上餓了麼買吃的,還能直接送到家。如果歐洲有這樣的東西,非常方便。在淘寶上買東西,過了兩個星期,老闆打電話讓我給評價。在歐洲,買了東西就沒有人理我。
  
  我們看起來稀鬆平常的事,在歪果仁眼裏卻成了難得一見的“創舉”。什麼“最中國”的答案也將會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不斷刷新。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什麼“最中國”?這些答案你服嗎?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