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因為它披上了網路的外衣而放鬆警惕,步步走入陷阱。封閉場所、洗腦課程、如同拘禁的人身控制……説到這些,你一定能一眼認出它——傳銷!但是你知道嗎,新型的傳銷模式正借助網路“還魂”。尤其是打著“多級分銷”“微商”“電商”等名義,從事的傳銷活動不斷蔓延,時刻“請君入甕”!
近日,一美容院老闆楊女士收到微信好友推送的資訊,稱現資産的擁有人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解凍鉅額海外民族資産,只需128元申報項目會員並集齊3000人就可得到高額回報。心動的楊女士從申請人主動轉變為召集者並建立新的微信小群吸引群友被騙數千人。詐騙團夥也是利用“民族資産解凍”的名義在全國各地行騙,受害者高達六七萬人,金額高達幾千萬元。其實這是一個在中國流行了幾十年的騙局,如今披上了網路的外衣讓人們難以辨別,極易上當受騙。下面小編就帶你一一識破網路傳銷的新花樣。
1、假借購物商城網站,採用多級分銷的形式,將“拉人頭”作為體系內人員盈利的主要模式,正是國家《禁止傳銷條例》中明令禁止的違法行為。
2、歪曲“行銷”概念,假借“金融創新”。打著“虛擬貨幣”“金融互助”“微商”“愛心慈善”等幌子從事網路傳銷犯罪。
3、打著“微信行銷”的旗號,以微信、微商為平臺,採取誇大宣傳、造假炫富等方式,誘騙“朋友圈”的親朋好友,以商品零售為幌子,實際是以發展下級代理商的形式從事網路傳銷。
4、以“免費旅遊”“邊旅遊邊賺錢”為噱頭,通過加微信好友的形式發展下線,拉群眾入會交費,從事網路傳銷。
5、以創業、投資為由頭實施網路傳銷活動。以“在家創業”“網路創業”“網路資本運作”“網路投資”“原始股投資”“基金髮售”等為誘餌,欺騙、引誘上當。
6、打著“慈善救助”“愛心互助”等幌子,以“做慈善事業,築和諧家園”“愛心支助貧困學子”“消費養老”等形式,欺騙群眾上當受騙。
由此可見,這些五花八門的網路傳銷手段,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1、蔓延迅速,大要案高發
傳銷資訊依託網際網路以及微網志、微信、QQ等社交平臺,在網路空間廣泛擴散,傳銷活動得以快速蔓延,短時間內裹挾鉅額資金、涉及眾多參與人員,波及全國,社會危害嚴重。
2、名目繁多,迷惑性強
不法分子打著“虛擬貨幣”“金融互助”“微商”“愛心慈善”等幌子從事網路傳銷犯罪,混淆視聽,引人入彀。
3、利誘性、欺騙性強
多以“動態收益”“靜態收益”“推廣返利”等名目,許以高額回報,在群眾參與初期往往給予一定返利,製造“盈利”假像,形成較大誘惑力,以引誘更多人員加入並繼續發展下線。
4、“職業化”特徵顯現
傳銷網站搭建簡便,可複製性強,不法分子同時或先後運作多個傳銷平臺的情況多見,出現職業“操盤手”。這些人熟諳犯罪手法和參與人的投機心理,利用部分職業傳銷團隊實施“業務轉型”,大肆發展人員,瘋狂斂財。
5、參與傳銷方式便捷,違法成本低
網路傳銷參與方式極其便捷,隨時隨地,上下線不需見面,開會無需真實場景,支付無需現金和憑條,會員往往涉及全國各地,違法成本低。
6、網路傳銷多在境外運作,打擊難度大
組織頭目往往藏身國外,伺服器架設在境外,一旦發現被偵查,立即關閉境外伺服器,致使公安取證難。
根據眾多一線民警介紹,這些網路傳銷案件都是“網上來網上去”,人員之間互不相識,追蹤難度很大。中國網際網路舉報中心提醒廣大網民:切勿輕信一夜暴富、小投資高回報的謊言,以免誤入傳銷歧途造成財産損失。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當傳銷披上網路的外衣 你還認識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