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4小時:一座文明城市的時間之旅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杭州逐漸甦醒,一座城市迎來了全新的一天。
  
  上班族穿過斑馬線匆匆趕去上班,遊客在西湖邊愉快地玩耍,文藝青年在書店沉醉地閱讀……在杭州,他們感受到幸福。
  
  無論是多年如一日禮讓行人的公交車司機、每個週末都出現在西湖邊的志願者或者深夜裏還為讀者留一盞燈的書店負責人……他們支撐起城市文明的網路,用點滴的行動匯成完整體系。

1.jpg


  時間:清晨7:00
  
  孔勝東:最動人,是輕點剎車讓路人前行

  
  清晨7點,孔勝東駕駛著杭州公交28路3—4808號車準時從火車東站(西)出發,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1982年11月,孔勝東和公交結下不解之緣。從青春少年到沉穩中年,他做過公交車修理工和乘務員,最終成了一名公交車駕駛員。一路經過天城路、秋濤北路、艮山西路、環城北路、體育場路等地向西,一路直到植物園再折返,這樣的路線,孔勝東一天要開五圈,一開就是20年。
  
  作為一名公交車司機,孔勝東是這個城市中無數個“車讓行人”的踐行者之一,早在2007年,杭州市公交集團就開始推行公交車禮讓行人,隨後,漸漸帶動起計程車和私家車的“禮讓”。
  
  炎夏時節時常伴有突來的雷陣雨,穿梭在杭州的馬路上,孔勝東開車越發小心平穩。每次遇見斑馬線,孔勝東都會緩緩減速,若行人等在路邊,他就輕點剎車,把車不急不徐地停下來。然後,他總會對馬路邊的人招招手,示意他們通過。跟隨孔勝東的28路公交車,同行的計程車和私家車,也依次停了下來。
  
  這簡單的一幕成了一張美麗的“金名片”,給不少外地來杭的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城市哪都有,風景各有韆鞦,但斑馬線前車讓行人這件事卻讓杭州更有魅力。”從北京來杭州旅行的遊客梁小姐説:“兩年前第一次來杭州,過斑馬線時,一輛公交車停下來讓行,我都驚呆了,從來沒有一個城市能做到這樣,感覺很動人很溫暖。”
  
  同樣的路開了20年,孔勝東有些感慨。他回憶著多年前的老杭州:“過了武林門再往西,就是田地。”而如今,杭州高樓林立,道路寬敞,孔勝東説:“變化的是城市的容貌,不變的是城市的文明。”
  
  時間:13:00
  
  李曉鳳:最美麗,是遊客的笑臉映在湖面

  
  下午1點,志願者李曉鳳坐在南山路凈寺對面的“微笑亭”後面匆匆吃過盒飯,趕緊回到窗口前的崗位上。
  
  每天日出之後,西湖邊都會遊人如織。
  
  一位遊客走到“微笑亭”窗口邊,一臉焦慮地問道:“請問,曲院風荷怎麼去呀?”
  
  李曉鳳面帶微笑地回答:“您從這邊的凈寺公交站坐51路,到杭州花圃下車,再往前走300米左右就到了。”
  
  李曉鳳是江西人,2006年還是個大二學生的她偶然在報紙上讀到了一則招募志願者的新聞,她去報了名,並如願成為了一名志願者。自此開始,幾乎每個週末,她都會出現在西湖邊為遊客提供志願服務。
  
  “一開始,志願者服務站只是個撐著一把大傘的小攤點,比較簡單,現在西湖邊有了6個專門提供志願服務的‘微笑亭’。亭中還為遊客準備了導遊圖、工藝傘、醫藥箱、打氣筒等便民設施,很方便。”李曉鳳説,6個“微笑亭”中,她經常出現在蘇堤春曉、雷峰夕照和柳浪聞鶯三個地方,都是遊客聚集之地。
  
  夏天還好,冬天週末的早晨天冷,別人還在溫暖的被窩賴床時,李曉鳳卻毅然從被窩爬起來,洗漱完畢吃過早餐後就匆匆趕往西湖。
  
  找不到路、手機沒電、不知道去哪玩甚至被蚊蟲叮咬,十年來,每個週末的“朝九晚五”,李曉鳳已為數不清的遊客解決了這樣的小問題。
  
  已走過十年,李曉鳳説:“我一點不覺得辛苦,而是很享受在西湖邊為遊客提供志願服務的過程。因為我喜歡在西湖,西湖是開放的,它不收門票,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融合在一起,山美水美,遊客的笑臉更美。在西湖邊待著我覺得很幸福。”
  
  時間:23:00
  
  蔣瞰:最回味,是深夜街角散發幽幽書香
  
  深夜11點,杭州的夜,晚風溫柔。

  
  萬籟俱寂時,周圍商鋪的燈光都已暗淡,位於解放路和青年路交叉口的悅覽樹卻依舊燈火未眠。這是杭州首家24小時書店,自打2014年5月開業以來,這家通宵書店就聚集了頗高的人氣。
  
  夜深了,書店中咖啡吧臺前的服務員打了個哈欠,三五個讀者窩在沙發裏,有人捧著書,有人對著電腦在打字,這裡的燈光將相伴他們到天明。
  
  家住青年路社區的鄭先生是這家24小時書店的常客,從家裏出發,步行5分鐘就能來到書店。週末無事時過來看看書,深夜加班時來此地趕報告,或者乾脆約三兩個好友到此處聊聊天……他把這家書店當做了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存在。
  
  在書店負責人蔣瞰眼中,“書店是一盞燈,體現著一座城市文明水準。過去的夜間消費,只能在酒吧、KTV等地選擇,而24小時書房在延展公共閱讀空間的同時,也豐富了市民的休閒選擇。”
  
  若要説不打烊的意義,她回憶,2015年春節期間,書店進來第一對讀者,是一對母女,坐面對面看書。“我們上前打聽才得知,她們來自廣東,因為在異地過年,吃完飯,發現大部分的店都關門了,只有這裡的燈光還亮著,就不由自主地走了進來。”
  
  如今,悅覽樹還開出了三家分店。“我們還會不斷開起更多的分店。”蔣瞰説,分店多了之後,每家分店都會有一個偏重的主題,最終形成一個閱讀矩陣,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網路中拉回到散發著墨香的書本前。
  
  從清晨到日暮,杭州給了世人太多驚喜,無論是斑馬線前輕點剎車、西湖邊的耐心解答還是深夜裏為閱讀者留一盞燈,它的氣質與血脈皆是因為這片土地上的人。在西湖邊或龍井山下,在鬧市區或者山間茶園,歷經歲月的沉澱與洗禮,此刻,這座文明之城一定將留給世界一個靚麗的身影。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杭州24小時:一座文明城市的時間之旅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