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科技 > 通信 > 運營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流量不清零僅為兩個月 三大運營商被指缺乏誠意

  • 發佈時間:2016-04-02 07: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家振  責任編輯:張少雷

  作為國家高速寬頻網提速降費政策的重要組成,“流量不清零”政策落地成效備受關注。

  3月23日,中國電信總裁楊傑表示,去年底開始實施的“流量不清零”政策,短短2個月就導致公司減少流量收入20億元。

  但對於“叫苦”行為,用戶並不買賬。幾乎所有受訪的用戶均反映,電信運營商在執行“流量不清零”這一惠民政策上“缺乏誠意”,具體表現為:上月結轉的流量只能在使用完當月新購買流量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否則上月結轉的流量只能等待超過兩個月“有效期”後被清零。

  記者梳理髮現,用戶存疑最多的在於三大電信運營商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後,流量消耗速度太快以致每個月使用的流量比之前多出了很多,並因此質疑運營商“偷跑流量”。

  營收滑坡怪“流量不清零”?

  3月23日,中國電信公佈降速提質政策實施以來的首份業績報告:營收3312.02億元,比去年增長2.1%;凈利潤200.54億元,比去年增長13.4%。在三大電信運營商中,中國電信成為唯一一家實現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的企業。

  不過,“流量不清零”政策給電信運營商帶來的營收壓力已經顯現。楊傑表示,去年實施的“流量不清零”政策,2個月時間導致公司少收入20億元。“今年全年實施,預計影響更大。”

  其業績報告顯示,儘管受到“流量不清零”政策影響,2015年中國電信手機上網流量收入仍達478億元,同比增長了40%。手機上網總流量同比翻番,其中4G流量佔比達到51%,4G用戶月戶均流量達到751M,同比增長25%。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快高速寬頻網路建設推進網路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要求電信企業加快推進寬頻網路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速降費,提升服務水準。隨後,工信部要求電信運營商流量和寬頻資費降低30%。

  2015年10月1日,中國電信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楊傑透露,去年實施提速降費後,中國電信移動業務單價下降37%,固網業務單價下降55%。

  不僅如此,中國電信數據顯示,2015年,受移動網際網路業務替代的影響,移動語音收入為人民幣489.83億元,較2014年的的546.73億元下降10.4%,佔經營收入的比重為14.8%。

  “一方面,政府希望運營商切實提高網路品質,另一方面,希望資費能夠持續下降,降低企業和個人移動網際網路接入的成本。”電信業資深研究員陳志剛表示,電信運營商基礎網路建設騎虎難下,資本開支援續增加,新業務收入尚在襁褓中,確實也左右為難。

  據了解,在“提速降費”“流量單月不清零”“營改增”和傳統業務下滑等因素對經營業績帶來的衝擊之下,三大電信運營商為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和提高現有業務的運營效率,均不約而同地將希望寄託在了流量經營上。

  如中國聯通提出,要打造WO+能力開放平臺,推動流量規模增長。“2015年,公司移動手機用戶數據流量同比增長60.1%,移動主營業務收入中數據流量收入佔比達到42.9%,使用4G網路用戶的月戶均數據流量達到1.2GB。”

  中國移動則指出,流量已成為拉動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5年,移動數據流量較上年增長143.7%,無線上網收入較上年增長30.5%,高達2009億元。

  陳志剛認為,相比而言,中國電信的轉型則更多是內向型的,即通過業務創新和組織變革提高自身的行業競爭力。比如,在定向流量包上,中國電信主要是尋找大流量的業務場景,為網際網路業務定制流量包。

  流量結轉缺乏“誠意”

  根據三大運營商公佈的流量結轉規則,流量結轉僅有兩個月有效期,當月剩餘流量可結轉至次月繼續使用,次月底未使用完的結轉流量清零。

  所謂“流量不清零”並非真正“不清零”,而是相當於將用戶流量的有效使用期由之前的一個月延長到了兩個月。

  作為積極響應國家“提速降費”政策,降低用戶流量使用費用的進步之舉,“流量不清零”在具體操作中依舊引來了用戶的諸多質疑。

  記者梳理髮現,用戶存疑最多的在於三大運營商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後,流量消耗速度太快以致每個月使用的流量比之前多出了很多,因此質疑電信運營商“偷跑流量”、流量計費系統改造或暗藏玄機。

  早在去年,包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內的諸多媒體就對此提出了質疑,但受限于缺乏確鑿證據尚很難得出定論。

  據多位中國電信用戶反映,上月結轉的流量只能在使用完當月新購買流量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否則上月結轉的流量只能靜靜地等待超過兩個月“有效期”後被清零。

  事實上,遭到用戶質疑的並非中國電信一家,中國移動近日同樣因被懷疑流量“偷跑”而被消費者告上了法庭。

  另據報道,因為手機10分鐘“跑”了2000多兆流量,北京律師張新年已將中國移動北京公司告上法庭,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或近期開庭。

  對此,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研究中心秘書長、北京市潮陽事務所律師胡鋼表示:“如果近期流量使用過快是普遍現象,那就可能涉及到流量計費系統有誤差,相關部門就有責任對電信計費進行檢定,公開相關數據,消費者也有權進行投訴和索賠。”

  針對相關疑問,記者致電中國電信等運營商,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