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小米的墜落:指紋旗艦缺位 行銷優勢不在

  • 發佈時間:2015-11-03 13:26:49  來源:大河網  作者:米曉彬  責任編輯:湯婧

  一場關於數據的爭執

  三季度的手機市場數據突然受到媒體的關注。原因是華為、聯想和小米的出貨數據略有出入,誰是三季度的出貨王引發了爭議:

  國外媒體援引IDC的數據,結論是:華為緊隨蘋果三星,成為全球手機出貨量第三名,2650萬部的出貨量同比猛增了60.9%,市場份額也達到7.5%,增長了一半。IDC認為,華為的中高端的策略奏效,榮耀6 Plus、P8帶動中高端設備成長了25%。

  而小米則引用IHS數據稱,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國內份額為16.4%,領先華為的16.2%。小米認為,華為在用全球數據跟小米國內數據比,不公平。在國內市場,自己的份額要高於華為。

  當然,也有明眼人發現,聯想如果算上收購的摩托羅拉的份額,佔有率也在小米之上。在全球市場上,小米雖然曾是業界黑馬,現在卻屈居聯想之後,僅排名第五,讓人不禁感慨唏噓,小米到底哪出了問題?

  頂配版策略失誤

  在飯館裏,筆者最喜歡點招牌菜,價錢可能略貴一點,但性價比錯不了。這就好比做手機的旗艦機。旗艦機代表一個廠商的實力,一個只做低端或者中端性價比的機器,很難讓所有用戶相信他的實力,就好比,一個能把佛跳墻做好的廚子,做馬鈴薯絲和蛋炒飯自然不在話下。反之,一個只會做馬鈴薯絲的廚子,就算做出花來,也就是個熟練工,未必是高級廚師。

  在小米推出note頂配版之前,小米只有2000元左右的中端旗艦,比如米2 米3 米note,以及紅米係的低端産品,卻缺少真正與蘋果抗衡的高端産品。這給人們的印像是,小米就是一家普通的川菜廚子,做不了高大上的滿漢全席。即便是推出了頂配版,人們也發現這是個缺乏誠意的頂配版:外形與米note極其相似,給人感覺像是,換湯不換藥地換了幾個提升參數的配件而已。

  小米的頂配版和華為、奇酷的頂配版不同,後者定位在3000-4000元,有多個版本,還有榮耀獨立品牌,指紋識別等功能深受高端用戶歡迎。IDC的數據顯示,華為中高端的策略方向正確,榮耀6 Plus、P8高端設備增長迅速。而小米在指紋識別上的缺位,顯然考慮不週。

  指紋和金屬機身的産品缺位

  一個值得感慨的現象:很多技術流的國産手機非常重視指紋識別和金屬機身。這兩項原本是蘋果手機最吸引果粉的亮點,從設計上也頗有點難度,也會增加不少手機的成本。但從華為中興到360奇酷,卻緊隨蘋果,生怕落後,將其作為主流機型的標配。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米,小米旗下無論是旗艦小米4,還是頂配的米note,都與指紋識別無緣,取而代之的是使用手環解鎖的方案。79元的小米手環解鎖,雖然在指紋識別出現伊始,還算是不錯的替代方案。可三四年過去了,主流機型和國産手機商紛紛跟進的時候,小米仍無動於衷。

  可以説,小米賭錯了。

  79元的小米手環,論性價比的確遠超國內外一線的手環,銷量也相當可觀。但這並不意味著它適合所有高端手機,也並不代表擁有最好的解鎖體驗。手環解鎖固然也很方便,但缺少和手機的交互(指紋識別需要有觸碰),在安全感和使用體驗上明顯略遜一籌。另外,額外需要購買的手環,也遠不如手機自帶的指紋解鎖來得便捷。手機是必備的物件,手環未必是。

  小米4錯過了指紋識別,並無可厚非,那時蘋果推出指紋識別的時間並不長。但如果三年後自家的旗艦米note和note頂配版上,指紋識別的缺失,就是對“旗艦““發燒”字眼的打臉:在指紋識別已經成為國産機標配的今天,連基本標配功能都缺失的手機,又怎敢稱妄稱旗艦?

  技術流PK市場流的輸家

  在熙熙攘攘的一眾手機廠商裏,小米這頭所謂的這頭黑馬,殺手锏不過是網際網路行銷,而這最初也是從魅族的論壇粉絲行銷中取得的經,小米將其發揚光大,在微網志、微信、朋友圈、QQ空間以及線下不斷拓展,定期舉辦的産品發佈會,以及線下米粉節。就如同黎萬強那本《參與感》對於粉絲行銷的描述,小米將粉絲行銷的做到了極致,而這也奠定了,小米的市場流的定位。

  當然,現在市場流的公司裏已經不止小米一家,小米科技反而顯示不出優勢,儘管note一年舉辦了多個場次的發佈會,但人們還是被其他公司吸引了眼球。

  魅族,現在經常被人們戲稱為“演唱會公司”,魅族副總李楠説,在經歷了幾次發佈會的“試水”之後,魅族與娛樂圈的距離越來越近,自魅族發佈MX4開始邀請明星,明星的檔次也由逃跑計劃牛奶咖啡小眾組合,到了李健、汪峰、鄧紫棋、筷子兄弟這樣的大眾歌手。被阿裏收購後,悶騷的魅族開始變得“愛秀”。

  錘子科技的羅永浩,在作秀表演方面簡直堪稱天才。別人的公司發佈會都要給媒體發車馬費,老羅的發佈會還能收不少門票,把IT公司發佈會,變成了傳統相聲與IT結合的巡演,老羅在8月份的堅果發佈會,又一次北派相聲推廣到南方大都市上海,讓郭德綱和周立波都自嘆不如。

  小米反倒沒有這麼搶眼。小米note發佈會連著開了幾場也沒有什麼動靜,雷布斯甚至遠赴印度,用半生不熟的英語問候印度米粉,Are you OK視頻迅速傳播,成了人們調侃的對象。小米賴以成名的粉絲經濟,已經被對手悉數抄去,甚至發揚光大,小米作為市場流的領先企業,現在遠遠不如魅族、錘子、甚至格力。

  華為的發佈會,顯然不如市場流的企業,華為高大上的發佈會,更像是三星和蘋果在國內的翻版,産品特色,技術實力,反而成了華為發佈會的最大亮點。作為通訊産品製造商,華為在手機通信,晶片技術,指紋識別方面,都頗有建樹。“技術流”和“産品流”的華為,已經讓小米望塵莫及。

  小米之所以沒能吸引更多用戶的眼球,因為在市場流裏,小米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而在與技術流的華為相比,在海外沒有專利優勢,在國內缺少産品優勢。所以,小米被用戶邊緣化,絕非偶然。

  從左右逢源到孤獨的黑馬

  2010年,雷軍踏入了BAT三家不敢踏入的手機和硬體領域,最初幾年是左右逢源的。

  小米曾經和QQ空間合作,推廣小米的新機型,成為行銷界的典型案例;小米手機也是天貓商城和淘寶商鋪的座上賓,小米各種活動給阿裏繫帶來的不少流量用戶,甚至現金流;當然,百度也不敢輕視小米,OS內置應用裏,總有百度産品的身影。

  當小米成長為與騰訊阿裏一個量級的時候,當BAT變成ATM時,業界對於小米的合作,似乎也有幾分忌憚了。對於阿裏,無論是雷軍曾經做過的卓越,還是正在成長的小米商城,都已經對天貓構成了一定威脅。這種自有品牌的品牌店,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京東商城,而且自主設計生産,更是從底層對天貓商城有著更強的殺傷力。所以,我們看到阿裏投資入股了天語和後來魅族,兩者(尤其是魅族)對小米有一定的壓力。

  在今年的天貓雙十一節的購物街頻道上,小米依然名列手機數位賣場的Banner中,位置雖很搶眼,但卻已經不是最搶眼的角色。魅族作為阿裏係的重要一員,魅藍已經成為天貓商城首推的手機,其次是華為榮耀,而小米手機僅排名第三。

  至於百度和騰訊,更是相當糾結。百度與小米,恰如谷歌和蘋果的關係,百度作為雲企業,卻時時擔心被扼住“手機端”的渠道,與其他搜索企業合作;騰訊與小米,恰如Facebook,Whatsapp與蘋果,時時擔心imesenger的威脅,小米從不放棄米聊,上億安裝量的米聊,還是會讓微信團隊以及馬化騰寢食難安。

  六年前,人們還沒有看懂小米時,每個企業都是朋友;而現在,小米體量如此龐大,讓BAT也不得不防。

  2015年最大的遺憾錯過的上市

  筆者在2014年中期對於2015年IT業和網際網路的謹慎與悲觀,現在已經基本上被驗證。2015年10月前後,BAT陸續流出的停止社招的通知,無疑是對網際網路寒冬的最好注解。而兩個月前,阿里巴巴成功登陸美國,及時趕在寒冬來臨之前,獲得了過冬的糧草,不得不承認馬雲的先見之明。

  2015年上市,對於小米同樣重要。硬體企業永遠是資金最為緊張的企業,有充足的資金,就能大批量生産,獲得規模效益和利益。對於投資者而言,6年的投資,也需要儘快變現,或者有所回報;而對於小米內部員工,錯過了這一次,下一次又不知道何年何月,一夜暴富的夢想也許要“三年三年再等三年”。

  投資人總要回報和變現,員工也不可能無限期地等下去,錯過了上市,就是對投資人和員工的預期,也會傷了他們的心。

  總結:

  小米和雷軍這五六年間,其實沒有犯太大的錯誤,産品功能缺位,産品定位,品牌邊緣化,錯失上市,也許有著其他方面的考量,筆者只是做個人的推測與分析。

  從小米官網的流量趨勢看,小米科技這一年正走出一條拋物線,慢慢滑落,人們已經對小米手機審美疲勞,小米科技已經不是手機界最亮眼的主角。手機市場的不景氣,也許是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小米是否有更大的野心,從手機商朝著“泛電器廠商”拓展,我們不得而知。

  雷軍曾經把小米的崛起歸功於“無線網際網路的機會”,他的一句經典説法是:“在這個風口上,即便是頭豬,也能飛起來”。小米果然飛起來了,但無線網際網路的風是如此短暫,風口一過,一切如常。無論是那頭被吹飛的豬,還是被風吹起來的黑馬,總歸要墜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